天天看点

学习历史牛人没用

作者:子玉史院
学习历史牛人没用

文 / 子玉

人们总想从历史中汲取一些现成经验来指导自己在现实中实战,实际上,由于时代、条件不同,历史人物的成功案例并不能复制,最多具有参考价值。相比那些事功的牛人,可能王阳明、曾国藩这种在修身、心灵建设层面有所成就的人才更值得人们学习。

本质来说,人们热衷读历史牛人的个人传记和眼下许多商业奇才的创业记录,实际上都是一种“慕强”心理,人们天生有想成为强者的基因,所以就总是不自觉地向强者靠近,男人从酒局、社交切入,女人以感情和强者发生链接。

靠近强者,一个是想分享他们的资源,更多也想从强者身上拿到方法论,让自己也成为让人们仰视的强者。

发现强者,靠近强者,成为强者,是那些想要逆袭的人的基础认知。区别只是,身边的强者还能够得着,而历史上的强者和当世各领域的枭雄却只能以书籍为媒介和他们“交流”。

这就是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会热销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是人们对于强者的执念。

但现实却是,许多人不仅没有从中获取营养,反而还误导了自己。人们一提起秦始皇、汉高祖、拿破仑等历史牛人就眉飞色舞,仿佛自己曾参与、见证了这些人的人生一样。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其实只是一种知识点的卖弄,想通过表现自己的博学来获取他人的关注,想通过对历史牛人和商业奇才生平的叙述让别人产生自己也是强者的错觉。

归根结底都是个人执念。

那么问题来了,学习历史牛人到底有没有用?

答案是,这要看学习者的身份属性。刘邦是皇帝,那么他就可以学习秦始皇当年的一些做法治理大汉帝国;汉和帝想打击外戚势力,于是就翻出了《外戚列传》,从前朝的历史事件中寻找经验;司马光写出《资治通鉴》,这对赵宋官家就是治国的教科书;清朝皇帝正是对历代兴衰经验的总结才打出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并开创了康乾盛世...

再比如,一个将军学习历史不仅可以总结出先进经验,也可以避免踩坑,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打法都差不多,并且地理环境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比如,隋朝攻灭南陈时就参考了西晋当年灭吴的打法。

条件匹配度越高,越有学习的价值。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那是因为他是皇帝,是创造历史的人。

学习历史牛人没用

帝王学习历史代入感强 图源/剧照

也就是说,只有双方的身份属性一样或者差不多,才值得学习,因为有代入感。同理,你是一个企业家,那么你就可以在读别的企业家的个人传记时汲取相关营养。比如,你是搞制造业的,那么就可以对标制造业领域的大拿进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可以直接复制,别人踩过的坑自己也可以完美避开,不必非要通过试错来总结经验。

就这,由于时代的不同、条件的差异,历史牛人对同一身份属性的后人也只具备参考价值。最多是对别人做的好的地方进行再加工,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东西来,或者标注别人踩过的坑以避免自己入坑。

同理,同为企业家,由于企业规模、文化等的不同,别人的创业经验也只是起一个参考作用。

对于素人来说,学习历史牛人只是知识点的增加,在一些公众场合卖弄一下学问以博取他人的关注而已,因为身份属性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根本不具备学习、参考的价值。

大家谈起曹操就眉飞色舞,但事实却是,你离人家曹操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身份匹配度基本为零。

如果非要挤出一些营养,那也只局限于精神层面,比如,刘邦乐观豁达的心态、刘秀强大的心力、刘备百折不挠不向命运屈服的意志...

也不要说这是鸡汤,实际上人是需要这种能量的,在自身状态低迷的情况下,历史人物在逆境中的顽强精神还是可以给读史者多少注入一些鸡血的。不信,你在情绪低迷的时候读一读曹操的诗,心情马上就会不一样。

罗永浩就曾表示,自己度过低谷期的秘诀就是,读成功人士的传记。存在即合理,别一味排斥鸡汤。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那么能够学习的地方就更多,比如,可以学习刘邦重视人才、愿意与大家分享利益的优点;可以学习唐太宗善于听取下属意见的做法...总能挤出一些自己能用于实战的营养。

就是说,一个人的层级越高,他从历史中所能汲取的营养就越多。本质还是条件匹配度较高而已。

对于大多数人,如果实在想从历史中汲取一些实用的东西来,最好还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一下分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自然是过于遥远,但王阳明和曾国藩这样的人却离大家很近。

虽然王阳明的人生离我们依旧很远,但其搭建的心学体系还是值得普通人学习——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一步步修行、完善自己。

历史人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建功立业的人,这种人对历史的作用更多只局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比如李斯的功劳只能服务于大秦。但王阳明这种角色却能够通过大量实践和深度思考总结出一套有实用价值可以穿越时间的哲学体系。

心学的覆盖面广,能够服务人的内在工程,通过解决人的心灵问题从而改变人的生活,是实实在在能够影响、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前途的。

大家都说白起很猛,可那又怎样,他和你的人生产生不了任何链接,而王阳明却是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只要你肯拿起书。

历史上,大多人只能服务于当代,但有些人的价值却是可以穿越时间的。历史人物的区别就是,他们是否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能够服务后世的思想体系。

学习历史牛人没用

王阳明有自己的思想体系 图源/剧照

还有曾国藩。他的职业生涯同样不可复制,因为考取进士做到部级高官和创建湘军并建立不世军功本来就属于概率事件,但是他的个人进化史却是每一个素人都可以对标的。曾经的曾国藩好色、好虚名、沉迷于无效的社交...和现实中的你我紧密贴合。但他却能够通过写日记、反思和复盘的方式不断优化自己,持续精进,最终完成了从一个庸人、俗人到圣人的进化。

用张宏杰的话来说就是,曾国藩的案例证明了一个中人通过意志力可以达到的人生高度。

曾国藩就像一个执着的挖井人,每天坚持挖那么一点点,最终挖出了水。这套“掘井理论”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比起王阳明,曾国藩的学习价值更大,因为学习心学是要有一定根基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切入心学的理论体系中。但曾国藩就不一样了,吃饭、睡觉、与人打交道...这样具象到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做法都能让普通人轻松切入,不断完善自己。

就是徐霞客这个人物,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能够在学而优则仕的大环境下勇敢走一条别人不屑于走的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这本来就可以作为参考案例。

就像现在,大家都一窝蜂鸡娃,可是这个世界上永远有资源比你更丰富的人,在同一个赛道,你是竞争不过人家的。只有发现孩子擅长且有兴趣的领域,然后加以引导,才能拉开和别人的距离,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举个例子,出地铁时大家都一窝蜂乘坐电梯,但事实上却是,那个走楼梯的人反而比大多数人更快出站。商品讲究差异化、稀缺性,人生的路同样如此,要尽量避开过度同质化。

再一个,大家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有些人总是局限于学习而不去实践,就算你从古今历史牛人的案例中汲取了一些营养,但如果你不去实践,就永远也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验证。你从历史人物的案例中迁移出部分自己可以学习的东西这个只是第一步,在现实中实践然后进行调整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纯粹学习是个误区,单纯实战而不学习也有局限性,正确的做法是一边学习一边实战,这样的成长速度才是最快的。

总之,学习牛人要选择性学习,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如果单纯想获得知识点,那就可以通读,但如果想总结经验,那最好要进行一下筛选,要学习能对自己人生产生影响、有指导意义的东西。

历史几乎就是批量生产牛人,如果你谁都想了解,那只会浪费时间,聪明人都是先筛选再学习的。

另外,比起学习历史牛人、商业巨子,身边那些已经拿到结果的人似乎更有学习价值,因为,你们的身份匹配度高。比如,你想做自媒体,那你完全可以找一个对标账号复制对方的经验。

又比如,一个和你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在数年间拿到了让别人仰望的结果,那么他的方法论也完全值得你学习,因为条件匹配度比较高。

汲取经验,书籍不是唯一的通道,你眼前的路、生活中的人,都是载体。

你说呢?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