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作者:梅香如故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有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世袭家族,它就是孔子的后裔。从宋朝开始,这个家族的继承人被封为"衍圣公",爵位世袭800余年。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35年,年仅15岁的孔德成主动请求撤销"衍圣公"爵位,成为这个古老称号的最后继承人。1949年,他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台湾岛上,这位末代"衍圣公"究竟度过了怎样的晚年?他是否延续了祖先的传统?在异乡,他如何看待自己特殊的身份?他的人生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孔德成的早年经历

世人皆知孔子乃至圣先师,却鲜有人知他的后人竟然世袭了一个爵位长达八百余年之久。这个爵位就是"衍圣公",而孔德成便是这个古老爵位的最后继承人。

话说到1919年,时任第30代衍圣公的孔令贻已是病入膏肓,膝下却无一子。这可急坏了孔家上下,毕竟衍圣公的爵位可是关乎整个家族的荣耀。就在孔令贻弥留之际,他的侧室王氏传来喜讯,怀上了龙种。然而,天不遂人愿,孔令贻终究未能等到后人出世就撒手人寰了。

1920年,王氏产下一子,这个遗腹子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孔德成。这个降生在乱世的婴儿,刚出生就被北洋政府册封为第31代衍圣公。谁曾想,这个ancient的爵位传到他手上,竟成了绝响。

孔德成的童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富贵安康。他不仅是个遗腹子,出生仅20多天,母亲王氏就因产褥热去世了。这个刚来到人世的婴儿,一下子就失去了父母的庇护。所幸的是,孔家族人还算厚道,将这个孤儿抚养成人。

虽然家世显赫,但孔德成的童年并不轻松。他从小就被要求背诵《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还要学习繁琐的祭祀礼仪。毕竟,作为衍圣公,主持祭祀可是他的重要职责。小小年纪的孔德成,就得穿着厚重的礼服,在孔庙里站上几个小时,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磨灭孔德成对学问的热爱。他天资聪颖,很快就精通了书法、甲骨文和金石文。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德成的确继承了祖先的学问天赋。

到了1935年,15岁的孔德成已经能够明辨是非。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主动请求撤销"衍圣公"的爵位。要知道,这个爵位可是他们家族的金字招牌,世袭了整整800年啊!

孔德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原来,他认为当时已经是民国政府,自己却还当着世袭的官员,这与国法不符。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孔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南京国民政府收到孔德成的请求后,也是颇费思量。一方面,他们赞赏孔德成的觉悟;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完全废除这个职位会影响民心。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撤销"衍圣公"的爵位,但同时授予孔德成"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世袭称号。

这一决定可谓是高明之举。表面上看,孔德成不再是"衍圣公"了,但实际上他享受的待遇和职责并没有太大变化。他依然需要在每年孔子诞辰时主持祭典,依然是孔家的代表人物。

就这样,孔德成成为了末代"衍圣公",也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他不再只是一个世袭的贵族,而是要靠自己的才学和能力来赢得尊重。这个决定,也为他日后在台湾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赴台初期的生活与贡献

1949年,国共内战局势急转直下,国民政府节节败退。作为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的孔家后人,孔德成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是留在大陆,还是随国民政府撤退台湾?最终,29岁的孔德成选择了后者。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为台湾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孔德成携家眷乘船离开山东曲阜,漂洋过海来到台湾。初到台湾时,孔德成的处境并不轻松。作为一个"外省人",他需要适应全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作为孔子后裔和"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他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在台湾定居后,孔德成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安置家人和维持生计。好在国民政府对这位孔子后人还是颇为重视,为他安排了一份在台湾大学的教职。虽然薪水不高,但至少解决了温饱问题。孔德成也没有辜负政府的期望,他勤勉工作,很快就在学术界站稳了脚跟。

然而,对孔德成来说,仅仅在大学教书还远远不够。他深感作为孔子后人的责任,决心在台湾重建孔子家庙,延续祭祀孔子的传统。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台湾当局的支持,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选址问题。台北市区寸土寸金,要找到一块适合建庙的地方并不容易。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在台北市大同区觅得一块空地。接下来是筹资问题。虽然政府提供了部分资金,但远远不够。孔德成四处奔走,向台湾各界人士募捐。他的诚意打动了许多人,不少商界大佬和普通市民都慷慨解囊。

建庙工程历时三年,终于在1962年竣工。这座新建的孔庙虽然规模不及曲阜的孔庙,但也颇具气势。孔庙的落成,标志着孔德成在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努力取得了第一个重要成果。

有了孔庙,接下来就是要恢复祭祀孔子的传统。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孔德成都会身着古礼服,带领众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台湾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除了主持祭祀,孔德成还积极推广儒学。他经常在各大学和文化机构举办讲座,向台湾民众介绍儒家思想。他的演讲总是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深度,又不乏生动有趣的例子,深受听众欢迎。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孔德成还参与创办了"中华孔孟学会",这个学会致力于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在他的推动下,学会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儒学著作,为台湾的儒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孔德成并不是一味固守传统。他也意识到,要让儒学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作用,必须与时俱进。因此,他鼓励学者们探讨儒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当代生活。

在孔德成的努力下,儒家文化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他的贡献不仅限于学术界,更影响了整个台湾社会。许多台湾人通过他重新认识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然而,孔德成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他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和批评。有人认为他过于保守,有人则批评他与国民党关系过于密切。面对这些声音,孔德成始终保持沉默,用实际行动来回应质疑。

晚年的学术成就与社会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德成在台湾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进入晚年后,他并未选择安享晚年,反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中。这一时期,孔德成的学术成就达到了顶峰,他的社会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70年代,已年过半百的孔德成开始着手编纂《孔子大全》。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旨在收集和整理有关孔子的所有文献资料。孔德成带领一批学者,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终于在1980年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孔子大全》共分为十册,涵盖了孔子的生平、思想、著作以及后世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研究孔子的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书,不仅在台湾,在国际儒学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除了《孔子大全》,孔德成还著有《论语新解》、《中庸新解》等多部儒学著作。这些著作不同于传统的注释,而是结合现代思想,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创新性的诠释。例如,在《论语新解》中,孔德成将"仁"的概念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相联系,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这些著作为儒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

孔德成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1975年,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这是台湾学术界的最高荣誉。1982年,他又获得了台湾"行政院文化奖",以表彰他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孔德成个人的肯定,也提高了儒学在台湾学术界的地位。

然而,孔德成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学术圈内产生影响。他深知,要让儒家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走出象牙塔,影响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为此,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发表演讲,接受采访。

1985年,已经65岁的孔德成接受了台湾电视台的邀请,主持了一档名为《孔子与现代生活》的电视节目。这个节目每周播出一集,孔德成在节目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儒家思想如何应用于现代生活。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这个节目,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孔德成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988年,台湾发生严重水灾,孔德成立即发起募捐活动,并亲自前往灾区慰问。他的行动影响了许多人,掀起了一波救灾热潮。这次经历让孔德成深刻认识到,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进入1990年代,已经年过七旬的孔德成开始关注跨文化交流。他多次出访欧美国家,在哈佛、牛津等著名大学发表演讲,向西方学者介绍儒家文化。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提高了儒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1995年,75岁的孔德成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家族文物捐赠给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这批文物包括历代孔子后裔的著作、书画以及祭祀用品等,价值连城。孔德成表示,这些文物属于全体中华儿女,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一举动引起了轰动,被台湾媒体誉为"世纪捐赠"。

晚年的孔德成,虽然身体逐渐衰弱,但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文化使命。即使在住院期间,他也常常邀请学者到病房讨论学问。他常说,传承文化是他一生的责任,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努力。

孔德成的晚年,是他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的巅峰时期。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更重要的是,他让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学术界,深入到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

两岸关系改善后的贡献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孔德成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孔子第77代嫡长孙,他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为了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这为两岸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窗。尽管孔德成本人因为特殊身份和政治原因暂时无法亲自前往大陆,但他积极支持和推动两岸的民间交流。他多次接见来台的大陆学者,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1988年,一个来自山东曲阜的民间代表团来到台湾,这是孔家后人首次正式访台。孔德成热情接待了这个代表团,并与他们深入交谈,了解大陆孔家的近况。这次会面虽然短暂,却为后续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基础。

1990年,孔德成创办了"兩岸儒學研究中心",旨在促进两岸儒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该中心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两岸学者参与,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通过这个平台,许多大陆学者得以来台进行学术交流,而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得以传播到大陆。

1992年,一个重要的机会出现了。大陆方面邀请孔德成回曲阜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43周年的活动。这是孔德成离开大陆43年来第一次有机会回到祖居地。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台湾当局并不支持孔德成亲自前往。面对这种情况,孔德成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他委托自己的长子孔垂长代表他回曲阜参加活动。

孔垂长此行不仅参加了祭祀活动,还带回了大量关于曲阜孔府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对孔德成来说弥足珍贵,他通过这些资料,对大陆孔家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日后可能的回乡之行做了准备。

1994年,一个更大的突破出现了。在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的背景下,孔德成终于获准回大陆探亲。这次回乡之行,对已经74岁的孔德成来说意义重大。他不仅重访了阔别45年的故乡曲阜,还参观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古迹。在曲阜,孔德成见到了留在大陆的族人,参观了修缮一新的孔府、孔庙。这次经历让他深感两岸同根同源,更坚定了他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决心。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回台后,孔德成将自己的见闻整理成文,在台湾多家报刊发表。这些文章客观详实地介绍了大陆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文化保护方面的努力,引起了台湾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1996年,孔德成再次回到大陆,这次他的主要目的是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儒学研讨会"。在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儒学与现代化》的演讲,探讨了如何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这次演讲在两岸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推动儒学现代化的重要尝试。

1998年,孔德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建立一个"儒学交流中心"。这个中心将定期组织两岸学者进行交流,共同研究儒学经典,探讨儒学的现代意义。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设想最终未能实现,但它体现了孔德成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决心。

进入21世纪后,虽然年事已高,但孔德成仍然保持着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关注。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认为这是增进两岸互信、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0年,孔德成以80岁高龄再次回到大陆,参加了在曲阜举行的"世界儒学大会"。在大会上,他呼吁两岸共同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这次讲话被认为是他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

孔德成在两岸关系改善后的贡献,不仅限于学术交流,还体现在他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推动上。他多次强调,两岸同根同源,应该在文化上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他的这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岸之间的紧张气氛,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孔德成的逝世与历史评价

2008年10月28日,孔德成在台北榮民總醫院与世长辞,享年88岁。他的逝世不仅是台湾儒学界的重大损失,也引发了两岸各界对这位孔子后裔的广泛缅怀和评价。

孔德成的葬礼于11月8日在台北举行,规格之高,在台湾近年罕见。台湾当局给予了最高规格的礼遇,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自出席并致悼词。马英九在悼词中称赞孔德成是"当代儒学泰斗",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葬礼上,来自台湾政界、学界的众多人士都到场致哀,表达对孔德成的敬意。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方面也对孔德成的逝世表示了深切哀悼。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等机构都发表了悼念声明。在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的追思仪式,大批民众自发前来祭奠。这种跨越海峡的哀悼,体现了孔德成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孔德成逝世后,关于他一生的评价也随之展开。总的来说,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对孔德成的评价都是正面的,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在台湾,孔德成被普遍认为是儒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儒学研究和传播,著作等身,为台湾的儒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晚年主编的《孔子大全》,被认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权威著作。台湾学界普遍认为,孔德成的学术成就对维护和发展中华文化传统功不可没。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同时,台湾社会也高度评价孔德成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贡献。他多年来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为台湾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受过他资助的学生,在孔德成逝世后都公开表达了感激之情。

在政治层面,台湾当局肯定了孔德成在维护中华文化、促进两岸交流方面的贡献。尽管孔德成本人很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但他的文化影响力无疑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大陆,对孔德成的评价则更多集中在他作为孔子后裔的身份和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贡献上。大陆学界普遍认为,孔德成是连接两岸儒学研究的重要桥梁。他多次回到大陆参加学术活动,推动了两岸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陆方面高度评价孔德成在1994年首次回乡探亲后所做的工作。他客观介绍大陆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情况,为缓解两岸文化隔阂做出了重要贡献。大陆学者认为,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交流,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也有一些声音对孔德成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质疑他作为孔子后裔的代表性,认为他长期生活在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较少。还有人认为,他的儒学研究过于保守,未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但总的来说,这些批评声音在孔德成逝世后并未占据主流。绝大多数评论都肯定了孔德成在文化传承和两岸交流方面的贡献。

孔德成逝世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影响仍在延续。他创办的台湾中华孔孟学会继续运作,推动儒学研究和传播。他的著作仍被广泛引用,成为儒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而他晚年倡导的两岸文化交流理念,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和发展。

回顾孔德成的一生,从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到在台湾扎根发展,再到晚年促进两岸交流,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近现代中国史。作为孔子后裔,他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作为学者,他为儒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他为增进两岸互信发挥了独特作用。这些都构成了后人评价孔德成的重要依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