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作者:北京东城

裤子不合适,路口裁缝铺就能改;自行车坏了,路边的修车师傅很快修好;电脑“罢工”了,逛超市的同时顺便拿到摊位维修……在日常生活中,“小修小补”摊位提供的服务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近年来,东城区持续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为“小修小补”摊位找到合适的经营场所,稳定租金扶持商户,既满足居民需求,又促进业态良性发展。如今,“小修小补”正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为老城增添浓浓的烟火气。

便民综合体

“小修小补”服务应有尽有

走进北新桥街道的便民综合体——天泽祥鲜汇生活超市,十几个店铺沿着超市入口的走道有序分布:修鞋、修钟表、配钥匙、皮具护理、修手机、修电脑、缝衣服……各类“小修小补”服务应有尽有,方便着附近4个社区、2万多名居民的日常生活。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天泽祥鲜汇生活超市前身是天泽祥菜市场,2018年转型提升为5200多平方米的综合体。作为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之一,北新桥街道对便民综合体的“小修小补”业态进行了集中整合,不仅保留了菜市场原来的老商户,还将平房区违规经营的摊位逐步引导至便民综合体内合规经营,让居民们在去超市买个菜的工夫,顺便就能修修补补,“一站式”解决各类生活难题。

“师傅,我的手表带坏了,您帮忙修修。”临近中午,居民马大爷拿着一块手表来到钟表维修摊位,工作人员翁师傅检查后发现表带的销子断了,熟练地更换了配件,不一会就修好了。“这块手表陪伴了我20多年,已经戴习惯了,舍不得换掉,幸亏家门口有维修摊位,真是太方便了。”马大爷戴上手表,满意地付了钱。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翁师傅在北新桥街道从事钟表维修已经19年,祖传的修表手艺使他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宽敞的修理台上摆满了各种工具,新老顾客络绎不绝。“一开始店铺环境没有这么好,摊位面积比现在小一半,而且没有空调,冬天冷夏天热。”翁师傅说,综合体建成后,在街道社区的协调下,他将维修店搬了进来,工作环境大幅提升。

和翁师傅一同入驻综合体的,还有很多从事修鞋、配钥匙、改衣服、修手机的师傅们。孔令华的裁缝铺在这里颇受欢迎,不仅能缝缝补补、干洗衣服,还能定做服装,服务价格就贴在店门口,童叟无欺。“来我这儿的基本都是周围的街坊,因为价格比较公道,所以好多回头客。”谈话间,一位奶奶来取裤子,孔令华已经把裤子按奶奶的要求改好、叠放整齐,收了15元。时间久了,孔令华跟不少老顾客处成了朋友,谁家要是缺个针头线脑、纽扣布条,他会毫不吝啬地赠送。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小修小补”利润低,属于“低频刚需”的业态。为了让商户稳定下来,北新桥街道为长期经营者提供了实际的帮扶和支持,包括申请补助、租金优惠等政策。在多方努力下,天泽祥鲜汇生活超市的“小修小补”生意稳定,业态种类不断增多。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我们以海运仓社区居民‘议事厅’为平台,定期召开居民恳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及建议,根据居民诉求清单,坚持‘查缺补漏’,居民‘缺什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补什么’,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与内容。”北新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街道将继续推进基本保障类业态网点建设,让更多市面上不好找的“小修小补”业态回归到便民综合体里。

“社区移动驿站”

升级“小修小补”摊位

在建国门街道新开路胡同西口,有一个修车摊。上午10点,杨师傅正低头修着一辆自行车。“杨师傅,有扳手吗?”“您帮忙看看我的车是什么问题?”……不时有居民推着车过来,“稍等啊,马上!”

杨师傅今年44岁,而他的摊位在建国门一带已经经营了20年。“摊位原来在西总布胡同,修车干活难免看起来有些‘脏乱差’,街道帮我们升级了摊位,搬到新开路胡同西口,不仅能继续为老街坊服务,还能方便更多骑友。”杨师傅对记者说起自己的摆摊经历。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居民离不开的修车、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便民服务通常散落在街巷胡同内,也常常伴随着“跑马圈地”等问题。据了解,建国门街道平衡“美观”和“便民”两大需求,近年来对小修小补摊位进行统一升级、规范、设计,为摊位配备可移动多功能“组合柜” 。

在杨师傅的摊位,记者看到,现场立着几个不锈钢“组合柜”,柜子表面干净整洁,柜子里面的结构则是按需设计,可摆放修车、配钥匙、换锁等工具;中间支着一把大大的厚布遮阳伞,能为炎炎夏日带来一片清凉;地上摆着一些常用的修车工具和几把矮凳……构成了杨师傅的一片修车小天地。

“建国门地区环境整治提升后,过去以摊位形式存在的自行车修理点、修鞋点等就显得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但一律取缔又无法满足居民们的日常需求。因此,我们坚持‘未呼先应’理念,设计投入‘社区移动驿站’,做到一箱多用、一柜多用,功能齐全,操作便利,移动便捷,把公共服务设施规范起来设计成一个街区景观,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既保证街面的整洁美观,又能更好地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建国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杨师傅就是‘杨大夫’,专门给车治疗疑难杂症。”一位住在东总布胡同的老街坊路过摊位时对记者说。不难看出,周边居民对杨师傅修车手艺十分肯定。一个小小的修车摊位,不仅承担着修修补补的功能,还是一个连接周边街坊四邻的纽带。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杨师傅每天坚持“上班”,一般早上8点来修车摊,晚上8点甚至更晚收摊儿回家。同时,他的手机号码一直留在摊位醒目位置,为居民24小时畅通。

近年来,在长安街上骑行的骑友越来越多,当车坏在半路上,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杨师傅的修车摊,解了很多骑友的燃眉之急。“通过在手机地图上搜索‘便民修车’等关键词,就能找到我们。”杨师傅说,街道给小修小补摊位统一设计、升级后,远近顾客都来找他修车。

据了解,建国门街道共有8个这样的点位,均位于社区胡同口处。街道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摊位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交流与经验分享,推动社区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网红”裁缝铺

一针一线缝出生活幸福感

“叶师傅,我那裤子改好了吗?”“衣服我先放这儿,买完菜回来再找您量尺寸。”……在幸福大街与东壁街的交汇处,一间20平方米的裁缝铺内挤满了人。店主名叫叶志良,因为一位视频博主给店铺起名为“幸福大街裁缝铺”,他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市民纷纷慕名前来定制和改制衣服。

51岁的叶志良从小跟着爷爷学裁缝,衬衫、外套、演出服都能做,“我还在上海跟着旗袍师傅专门学了四年,相声演员的大褂、话剧演员的剧装我都能做。”叶志良说,前些年做成衣的人少了,都是附近居民来改补的。从去年7月份开始,因为有人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客人比以前多了三四倍,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天津、深圳、厦门的都有。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和记者对话的时间里,叶师傅的手一直没停。将一条麻质长裤铺平、对齐、画线、下剪后放在缝纫机上。随着缝纫机嗡嗡作响,一条裤子十几分钟就被裁剪得正合客人要求,“熨烫后,完全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叶师傅这手艺没得说。”市民余天竹说,叶师傅在北京做裁缝已经有20多年了,他们不少客户都和叶师傅成了朋友。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现在,市面上定制一条旗袍要四五千元,“到我这儿可以省一半,手工盘扣都是我自己做的。”因为有了网络,叶师傅的客人现在有一半都是“00后”的年轻人。“一位天津大学的学生刚刚用微信给我发来一张旗袍的照片,想照着那个样子做一条。”面对这些素未谋面的客人,叶师傅每次都耐心地用视频指导对方量体。最快的时候,叶志良两三天就能完成一件旗袍的制作。“我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旗袍店。”叶志良说。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每天从8点多开门到晚上10点多闭店,一个工作日能接待七八十位客人,一个冬天能做四五百件羽绒服,经常有人问叶师傅:“您生意这么忙,还接这种‘小修小补’的活儿图什么呀?”叶志良深有感触地说,衣食住行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衣,其实很多老百姓拿着三四十年前的衣服来改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保存心中的那份记忆。

改裤脚、扦裤边等缝补类的活,叶师傅几年都没涨过价。“都是过日子的老百姓,从没想过成为网红店以后涨钱。”叶志良说,“我愿意帮助大家留住记忆中的幸福感。”

家门口的修车铺

上门服务超万次

下午2点半,B+修车铺的姜艳来师傅带着设备从店铺出发,前往和平里社区五区为居民提供上门修车服务。“师傅,我的车打不着火了,您帮我看看。”车主张凤向姜师傅说明汽车的“病症”。“管家都跟我说了,应该是电瓶没电了。”姜师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外接电源给汽车电瓶充电,不一会儿,汽车就“药到病除”。张凤笑着说:“谢谢您,‘家门口’有个修车铺,就是方便。”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B+修车铺位于和平里街道和平里南街南侧,为周边两公里以内的车主提供上门修车服务。张凤说:“以前修车都要把车开到很远的修车店。自从有了B+修车铺,在‘家门口’就能修了,而且师傅们随叫随到,有一次晚上车胎扎漏气了,我给管家打电话,很快师傅就上门给修了,特别方便。”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张凤口中的管家式服务也是B+修车铺的一大服务特色。B+修车铺管家主管杨璠介绍,从线上咨询开始,到进店修车、修车等候、完成离店,再到后期的维修质量回访,修车铺都有专人负责,提供管家式服务。杨璠说:“我们修车铺的营业时间是上午8点半到下午5点半,但是线上管家一对一咨询服务会持续到晚上9点半。有的附近的居民车主跟管家联系得比较多,比较熟悉了,可以随时通过微信或者电话找管家帮忙。”据统计,2023年全年,B+修车铺为车主提供管家式服务达11800人次。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不只是修汽车,自2018年开业以来,B+修车铺为附近居民帮了不少忙。B+修车铺服务部主管张鹏说:“有一次,在附近住的一位奶奶坐着新买的电动轮椅来到店铺找我们帮忙。她担心轮椅的电瓶露在外面,下雨会给淋坏了,问我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为了让奶奶安心,我们的修车师傅用防水布把电瓶包上了,还把轮椅的电线都重新固定了一遍,老人这才放心。”多年来,像免费帮居民车胎打气这样的小忙,张鹏已经记不清帮了多少次,“都是举手之劳,能帮我们都会帮的。”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

与B+修车铺相邻的是“我与地坛”咖啡厅,这是修车铺专门为车主打造的休息区。“在咖啡厅,车主们可以自在舒适地坐在沙发上品一杯咖啡,看一本书,享受一个安心停留的等待场所。我们还会不定期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音乐会等,车主和附近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B+修车铺的创始人卜天是土生土长的东城人,他说:“B+是Plan B plus的缩写,我们希望在传统汽车维修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产品+体验+服务的方式,打造一家精品修车铺,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小修小补”回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添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