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作者:中科院物理所

本文由「Light科普坊」出品

撰稿:焦述铭(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

审稿:张心正(南开大学)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1:角反射器

来源:数学练习曲项目(俄罗斯科学院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

角反射器:从基础原理到创新应用

角反射器,这个看似简单的光学装置,正在以新的形式彻底改变我们的交互体验。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可交互空中成像”的创新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技术巧妙地运用了角反射器的基本原理,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显示装置。使用者可以看到悬浮在空中的虚拟屏幕,甚至可以通过触摸'空气'来与之交互。这种令人惊叹的效果背后,其实是角反射器原理的一种巧妙应用。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2:“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

图源:作者绘制/VEER

微反射镜阵列板:角反射器的新形式

这种创新技术的核心是一种被称为“微反射镜阵列板”的装置。它相当于是传统角反射器原理的一种升级和拓展。这个特殊的平板由两层微小的镜面阵列组成,每层都像一个精密的百叶窗,两层相互垂直。这种结构使得光线能够经过精确的双重反射,从而在空中形成虚拟图像。微反射镜阵列板的工作原理与传统角反射器异曲同工,都利用了多次反射来改变光线路径,只是在形式和应用上有了创新。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3:微反射镜阵列板在结构上分为两层,分别是一排平行的微反射镜,两组微反射镜方向相互正交垂直,镜子一侧入射的光线会先后被两层阵列中的镜子反射,再从另一侧出射¹

角反射器的基本原理

要深入理解这种创新技术,我们需要回到角反射器的基本原理。事实上,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而优雅,它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几何设计来精确控制光线的行为。

最基本的角反射器原理可以通过两面90度垂直相交的镜子来理解,这种结构被称为"二维角反射器",就像一台90度开合的笔记本电脑(图4)。这种结构会产生一个有趣的效果:在二维平面内,当光线从某个角度入射时,经过两面垂直相交的镜子反射后,会朝着与入射方向平行但相反的方向返回。这就是所谓的“哪来的就回哪去”效果。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4:二维角反射器

来源: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二维结构只能在一个平面内实现完全回射。完整的角反射器通常是指由三面相互垂直的镜面组成的三维结构,它能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全方位的回射。

小百科1: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

更常见的角反射器是由三面相互垂直的镜面组成的三维结构(图5)。这种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角反射器的效果,使得来自任何方向的光线都能精确地反射回原路。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可以用向量来描述:假设入射光线的方向由向量 (a, b, c) 表示,那么经过从 xOy 平面反射后,它的方向向量将变为 (a, b, −c),而在依次经过 yOz 和 zOx 平面反射之后,方向向量分别变为 (−a, b, −c) 和 (−a, −b, −c)。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5:三维角反射器原理

来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性是角反射器独有的。普通单面镜子只有在光线垂直照射时,才能将光线反射回原路。而角反射器,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结构,都能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光线"老老实实地沿原路返回"。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得角反射器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6:角反射器的原理演示

图源:网络

角反射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角反射器这种看似简单的光学装置,凭借其独特的反射特性,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道路安全到精密测量,角反射器的应用范围之广令人惊叹。让我们先从一个我们可能每天都会遇到,却常常被忽视的例子开始 —— 自行车尾灯。这个不起眼的小装置,实际上是角反射器原理的一个巧妙应用,为我们的日常出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信对于自行车的老式尾灯,不少人小时候曾经相当困惑不解,这种车灯不用安装电池,也不用插电源,而且整辆自行车前前后后也找不到灯的开关。假如灯是坏的,也不可能每辆自行车上都是坏的吧,那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7:不需要插电的自行车尾灯:其实是一个光学角反射器阵列

图源:Light科普坊/VEER

仔细看一下这种尾灯,表面是红色灯罩只允许红光通过,使用红色有几个重要原因:首先,在交通安全规则中,红色通常用于表示警告或停止,因此红色尾灯可以有效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前方有自行车。其次,人眼对红光的敏感度在暗光条件下相对较高,这使得红色尾灯在夜间更容易被注意到。另外,红光的波长较长,在雾天或其他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穿透能力比其他颜色的光更强。最后,使用单一的红色可以避免与其他交通信号灯混淆,提高识别度和安全性。而在灯罩覆盖之下,很多个小的角反射器组成阵列,将反射的红光照向车后方的汽车司机眼中。

这种利用角反射器的反光原理不仅限于自行车尾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类似的应用。例如,在道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反光标志和标线,它们的工作原理与自行车尾灯相同,都是利用角反射器来增强可见性和安全性。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

图8:道路上的反光标志(与自行车尾灯同样原理)

图源:作者拍摄

角反射器在精密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角反射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在精密光学仪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激光测距系统中,通过测量激光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来计算距离,可是如果目标距离非常遥远,经过一趟来回“折返跑”之后,激光信号强度已经快消耗殆尽,角反射器作为“强心剂”,利用高效反射特性能够确保足够强度的光信号返回,从而大大提高测距的准确性。一个具体的应用是在卫星激光测距中,地面站向装有角反射器的卫星发射激光脉冲,通过测量往返时间来精确计算卫星轨道,误差可以控制在厘米级别。

在光学对准和校准中,角反射器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被用于建立精确的光学基准线,帮助调整复杂光学系统中各元件的位置。例如,在大型望远镜的组装过程中,角反射器可以用来确保各个光学元件严格对准,保证整个系统的成像质量。

在干涉测量中,角反射器可以作为移动反射镜,用于产生高精度的光程差。一个典型的应用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其中一个角反射器被用作移动镜,可以精确控制光程差,从而实现波长级别的精密测量。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长度测量、光谱分析等领域。

小百科2:什么是“光程差”?

光程差是指光波在不同路径上传播所经过的距离差。在干涉测量中,这个概念尤为重要。想象两束光从同一光源出发,沿不同路径传播后重新汇合。如果这两条路径的长度不同,就会产生光程差。这种差异会导致光波相位的变化,进而影响它们重新汇合时的干涉效果。通过精确控制光程差,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干涉效应来进行高精度测量。例如,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通过调整一个移动镜(常用角反射器)来改变光程差,从而实现波长级别的精密测量。这些应用充分利用了角反射器的高精度反射特性,为现代精密测量和光学仪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纳米级的微观世界到天文观测的宏观尺度,角反射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

角反射器的原理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智慧,提醒我们最优雅的解决方案往往源于最基本的原理。从日常生活到尖端科技,它不仅激发我们思考光的本质和潜力,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入射角度限制、高精度制造要求、温度敏感性以及尺寸重量约束。这些局限性正推动着新材料和新设计的研发,如大角度高效反射材料和更轻巧的结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角反射器在新兴领域找到了更多创新应用,展现出其强大的适应性和潜力。在自动驾驶技术中,角反射器被用来增强道路标志的可见性,提高激光雷达(LiDAR)系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性能,从而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增强现实(AR)技术领域,微型角反射器作为精确定位的标记点,帮助AR设备在大型室内空间中准确确定用户位置和方向,提供更沉浸式的体验。

此外,角反射器在通信技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5G和6G高频毫米波通信中,它被用来增强信号强度和改善覆盖范围。在量子通信领域,角反射器提高了光子的收集效率,对建立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至关重要。最后,在智能城市规划中,角反射器被整合到基础设施中,为各种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提供精确定位和环境感知能力。这些多样化的应用充分证明了角反射器在现代科技中的持续重要性,也预示着它在未来技术发展中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资料

1. [1] Makoto Otsubo, “Aerial imaging principle and its commercializ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s, Vol. 28: 227-230, 2021

说明:文中所采用的来源网络的图片,都是公共领域图片。

监制:赵阳

编辑:赵唯

来源:中国光学

编辑:停云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