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河到此清几许

作者: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

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过山脉与盆地,流淌过平原和丘陵,黄河孕育了中华大地古老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忻州是黄河入晋第一市,黄河流经偏关、河曲、保德三县,全长171公里,缔造了一系列神奇的自然奇观和神秘的人文传说。近年来,忻州为保护黄河生态作出的努力处处可见。在“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大战略部署为统揽和牵引下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唱响一首首壮丽的生态之歌。

汾河湿地

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应该是岩石裸露,黄土漫天,草木稀疏。可是,我们来到静乐县汾河湿地公园,碧水蓝天,绿色扑面,这分明是草长莺飞的江南,令人如此陶醉。

我们站在静乐的大地上,眺望崇山峻岭,纵览黄土高坡,郁郁葱葱,山河锦绣,青山绿水,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多少年,岁月轮回,人类的贪婪无知,滥采滥伐,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之工业无序发展,环境污染,哺育人类的河流变得污浊,碧蓝的天空变得尘沙飞扬。如今,人们加强生态建设,用勤劳智慧,重新装点山河大地,书写大地上最美的诗篇。

黄河到此清几许

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张存良摄

6月中旬,赤日炎炎,伫立湿地,凉风袭来,驱散了浑身的燥热。那一泓碧水,像一面明镜镶嵌在无垠的高原,映照出蓝天白云;那潺潺流淌的河水,像一条玉带,环绕在数十公里的黄土高原上,给高原披上美丽的盛装。今天的静乐,高山就是美丽的花冠,湿地就是飘扬翻卷的裙带,湛蓝的苍穹就是最好的调色板,绘出了人们心中最美的仙境。

人常说,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可以涵养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正是有了湿地,生态变了,视野变了,大地变了,甚至一切都变了。以前不曾见的鸟类出现了,消失的植物出现了,荒凉的高原变成了鸢飞鱼跃的世界,成为鸟类的天堂。粼粼水波上,鱼儿自由游弋;鸭子闲适地滑翔,抖落了一池碎银;黑鹳展开双翅,羽毛闪烁着紫色光泽,欢快地戏水;更有白尾鹞翱翔在蓝天上,为这幅画面赐来天外的画笔。

徜徉于湿地公园,忘记了心头的烦忧,这人间世界,多少浮尘飘在心上,何以解忧?唯有沐浴在大自然中,感受万物的洗礼。

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汾河,可以变得如此美丽,如此清澈,绿色为冠,霞光为裳,莺歌燕舞,水草连天。静乐是植物的世界,水生物的繁殖地,鸟类的天堂,珍禽的乐园,也是人们旅游的胜地。

在这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汾河湿地,我们敬畏自然,敬畏万物,也赞美那些改变生态环境、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创业者。

田园故城

途经千山万岭,爬上一面高坡,来到了历史文化名村——保德县故城村。此时祥云缭绕,不久雨丝飘落,细雨霏霏,顿感清爽。雨中行走于田园,增添了无限情趣。

迎面有一座三层楼,高高耸立,基座为三个拱形窑洞,三楼为歇山顶建筑。我们拾级而上,扶栏俯瞰,只见群山起伏,阡陌纵横,田野碧绿。黄河从远古奔腾而来,宽阔无际,滋润着晋西北大地。有人惊叹:“黄河碧绿,一点都不黄啊!”我们凝视良久,也感慨黄河在保德县变得如此清澈,像缓缓拂动的锦缎,荡漾着阵阵绿意,滋养着岸边的众生。

黄河到此清几许

保德县故城村新貌。杨宇龙摄

徜徉于故城村,干净的青石街道,鳞次栉比的四合院,灰色的砖墙,精致的木门,无处不显示着农耕文明的色彩。这是一个千年村落,每一片土地,每一块石碑,都诉说着古老的文明,演绎着村庄的历史。远在汉代,故城就受到人们的瞩目,汉文帝的母亲曾经在此居住,汉文帝接母回京的故事,流传了许多年。明代陈奇瑜是故城人,他官至五省总督,本可以享受京城的繁华,可是始终忘不了偏僻遥远的故乡,在故城凿山建立钓鱼台,作为人生的归宿。我们远远望去,只见在悬崖绝壁之上,悬挂着一幢幢红色石屋,破山穿石,十分惊险。这些石屋相互连通,结构精巧,可谓鬼斧神工。

雨有点密了,不算大,更增添了兴致。故城的村庄,被绿色包围,村庄像一幅镶嵌在画板上的明珠。村边是采摘园,种植着各种水果。我们走在田间小道,来到瓜园,长长的西瓜秧上结着滚圆的西瓜,绿莹莹的。旁边还有甜瓜园,一个个圆圆的瓜正在茁壮成长。满地的西瓜和甜瓜,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汗水的回报。

故城的四合院很有名。我们来到一座四合院,四周都是房屋,高高的屋脊,吉祥的鸱吻,精致的窗棂,还有古老的砖雕、石雕,留住了曾经的岁月。我们进入一间房内,这里还有密室,是藏银锭的地方。据说,院子的主人刘姓大商人,曾经在包头经商,富甲一方,是包头城的首富。他致富之后,把银子运回家里,修建了这座四合院。院落依山傍水,风水极佳。守着财富,享受清风明月,过着田园生活,远离了商场的风风雨雨,岂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走遍神州大地,许多村庄都有关帝庙。

我曾经想,为什么人们对于“武圣”如此崇拜?后来明白,关帝在人们心目中是“忠信仁勇”的化身,也是民间的保护神。他夜读春秋的勤奋,义薄云天的仗义,无论何时何地,怎么不令人敬仰?

故城人信仰关帝,因此故城历史悠久,人们和睦相处,邻里仁爱。虽然故城是小小的村庄,关帝庙却那么气派,透着沧桑,收藏了天地的灵气。砖雕的“关帝庙”,砖砌的山门,砖做的斗拱,青石铺的台阶,显得十分古朴。一砖一石之间,镌刻的是人们的信仰,庙门两边是书法家王利民的题词:“黄河盘古寨萦回天地,赤胆照汗青续写春秋。”书法为颜体,遒劲有力。

黄河到此清几许

黄河进入保德,河水清澈。摄影袁建波

我们来到主殿,此为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面宽三间,斗拱下为雀替,雕刻了吉祥图案。殿内关帝塑像沥粉贴金,神情威武,不由想起《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令人肃然起敬。关羽两旁站立的是关平和周仓,形象十分逼真。东西山墙有清代壁画,惟妙惟肖,反映了关帝戎马倥偬的一生。主殿东为娘娘庙,西为观音寺,院子的东西还有钟楼和鼓楼。关帝殿内遗存一通石碑,记载了清代乾隆年间创建观音寺的经过。

从关帝庙出来,雨停了,我们正要去魁星楼,突然间天空出现一道彩虹,横跨黄河两岸,高耸入云,十分壮观。大家仰头观望,正在啧啧称叹,谁知紧临彩虹,又出现了一道彩虹,形成了壮丽无比的“双虹”,引起一片赞叹声。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双虹”。此次采风,到关帝庙、魁星楼,观看双虹,愿文运昌盛,幸甚至哉!

故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行走于故城青石铺成的小路上,乡间的民居,散发着浓浓的乡情。在这里,世界显得那么安静,雨落得那么潇洒,时光过得那么慢。

汾水碧绿,黄河碧绿,这就是三晋大地动人的“黄河故事”!

偏爱偏关

偏关人说,偏关是黄河偏爱的地方。长城有外三关: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偏关县以偏头关而闻名,是山西长城最多的县份,是黄河入晋第一县,有“长城与黄河握手,内外长城交汇”之称。

黄河到此清几许

绿意盎然的偏关县城。张存良摄

关河口驿站,建在悬崖之上,下临黄河。从窗外望去,一曲河湾,环抱了关河口村。住在这个村庄,对面是山岭,侧畔是碧绿的黄河,真是惬意无比。一路走来,彻底改变了我对于黄河的印象,这不是那咆哮吼叫的黄河,不是肆意泛滥的黄河,而是温润如玉的黄河,善良宽厚的黄河。

穿越崇山峻岭,我们跨越黄河,来到万家寨大坝。万家寨的得名来源于偏关县万姓家族,明代抗倭名将万世德建造的万家寨,巍然耸立在陡峭的孤峰上,四面均为悬崖,实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而今,万家寨成为历史文化名镇,昔日的烽烟化为白云朵朵,金戈铁马的长城脚下,飘扬着田园牧歌,吸引着前来纵情揽胜的游客。

这是人间奇迹,抬头仰望,大坝像一面巨大的高墙,矗立在两山之间,将滔滔黄河锁在大坝之内。山崖至少有数十丈之高,依稀看到崖顶飞鸟盘旋,消失于云端。大坝有数个出水口,水势不大,激起无数涟漪,向远处飘荡。只有开坝放水时,才能看见滔天巨浪,如脱缰的野马奔驰于宽阔的河谷。大坝边有一座桥,连接了晋蒙大地,载重汽车穿梭不止。黄河像一个巨型扇面向远处铺开,覆盖了辽阔的峡谷,辐射向晋西北大地,灌溉两岸的良田,改变了生态环境。

进入大坝,听见电机的轰鸣声,大型发电机正在把电力源源不断运往晋蒙大地,给人们带来光明。站在坝顶眺望,大地苍茫,峰峦叠嶂,千沟万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此成神湖,真是高峡出平湖。一泓碧水,云山相接,波澜不兴,水鸟飞翔,一派祥和。万家寨大坝不仅具有防汛发电的作用,而且灌溉了千万亩良田,解决了人们的供水问题,为生态文明谱写了美丽的华章。

黄河到此清几许

偏关好汉山绿化工程。杨峻峰摄

来偏关,不能不来老牛湾。汽车沿着黄河旅游公路左拐右拐,终于到了老牛湾。村里还有许多人家,石头砌的院墙,石头碾子,苍劲的古树,是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老牛湾的故事,记载了黄河岸边的斑驳岁月。生活在偏僻的悬崖边的黄河人家,四周种植了树木,浓荫遮蔽了夏天的烈日,送来一阵阵清凉。墙壁上的一幅幅摄影作品,记载了老牛湾的春夏秋冬,留下了最美的风景。

站在古堡之上,老牛湾伸向黄河的河心,碧波绕着悬崖流淌,对岸是内蒙古的村庄,岸边停泊了许多船只,这是鸡鸣闻三市的地方,也是“长城与黄河握手之地”,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举目四望,悬崖峭壁,宛如屏风,怪石嶙峋,千姿百态,黄河像巨大的绿色画笔,随意涂抹,风情万种,绘制了一幅巨大的山水画。

西口河曲

有一首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有一首河曲民歌《走西口》,歌里唱道:“哥哥你走西囗,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走路走那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

黄河到此清几许

河曲娘娘滩。张存良摄

从前河曲的农耕之艰,走西口场景之悲壮,想起来就让人柔肠百转,河曲民歌也被深深打上历史的烙印,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传唱不衰。河曲人有激情,爱恨情仇,生死不渝,令人感动;河曲人有闯劲,摆渡黄河,打拼天下,创造财富,成就了商业神话。

在河曲的黄河岸畔,有一座美丽的临隩公园,花木扶疏,蝶飞蜂舞,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乐园。公园里的隩曦楼高耸入云,雕梁画栋,飞檐高翘,极为壮观。隩,即河岸弯曲的地方,隩曦楼寄托了河曲人民的美好愿望。进入楼内,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见证了河曲悠久的历史文化。河曲治水历来悠久,魏晋裴秀的《禹贡地图》标注大禹“治水始此”,清代《河曲县志》记载了治水的走向。河曲人在治理荒山荒坡、植树造林上的努力,镌刻着一个个平凡而非凡的名字,如贺六十九、王海元、苗混瞒等,一代代人植树造林,已经让山山披绿装,沟壑变良田。

慕名来到西口古渡,这里就是当年河曲人走口外的古渡,也曾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听一听河曲二人台《五哥放羊》《山高路远见不上》《跑口外跑得心惨了》《想亲亲》,缠绵悱恻的曲调,凄婉动人,令人心旌摇曳,感慨万千。河曲县因此获得“民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最具文化风情旅游名县”的美誉。

黄河到此清几许

西口古渡旁吹唢呐的女孩。张建军摄

古渡旁边建有精美的古戏台,鼓乐喧哗,粉墨登场,演绎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庙里高大的禹王塑像,浓眉大眼,充满智慧,神力无穷。殿内四周绘制的大禹跋山涉水、挥汗如雨、治理水患的场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感动着炎黄子孙。黄河奔流于河曲县,缓缓流淌,经过娘娘滩,绕过石径禅院,穿越晋陕大峡谷,一路高歌,一路美景,让人神思悠悠,遐想无限。

滔滔黄河水,奔腾万古流;飘飘如玉带,滋养黄土坡。这里的黄河,一点都不“黄”!碧绿,翠绿,深绿,墨绿。黄河,以崭新的姿态,以美丽的绝唱,奔腾于晋蒙峡谷,碧波荡漾,弦歌不辍,历久弥新,高唱着一曲壮丽的生态之歌。

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