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作者:瀚海沙魂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并非大国强邦,却能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时期屹立不倒。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未能将其彻底灭亡。这个国家就是卫国,一个存在了900多年的诸侯小国。卫国为何能在强敌环伺中生存如此之久?它与秦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秦始皇为何对这个小国网开一面?卫国的命运又是如何被最终改写的?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

卫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军推翻殷商政权,建立周朝。然而,新朝廷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安置数量庞大的殷商遗民。周武王深知,若不妥善处理这些旧臣民,很可能会引发动乱,危及新生的周王朝。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原殷商都城朝歌附近设立卫国。这一决策可谓一举多得:既安置了部分殷商遗民,又在战略要地设立了一个忠于周朝的诸侯国,还能监视殷商旧都,防止可能发生的叛乱。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卫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封。康叔封以其贤明的治理能力和对周朝的忠诚,赢得了周武王的信任。在他的治理下,卫国逐渐成为一个稳定的诸侯国,为周朝在东方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卫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临齐国,西接晋国,南邻宋国,北靠燕国。这种四面楚歌的地理位置,既是卫国的优势,也是其最大的挑战。一方面,卫国处于中原腹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另一方面,它也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常年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下。

面对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卫国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生存策略。在春秋时期,卫国常常周旋于各大国之间,通过外交手段和巧妙的联盟来保全自身。例如,在齐桓公称霸期间,卫国积极参与齐国主导的城濮之战,成功抵御了楚国的北伐。

进入战国时期,卫国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面对秦、魏、赵等强国的崛起,卫国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它一方面继续保持与各大国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卫国君主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商业发展,使得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卫国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殷商文化的延续者,卫国保留了许多殷商时期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这不仅使卫国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也为后世研究殷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卫国的历史发展充分体现了小国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它通过灵活的外交政策、稳健的内政措施以及文化软实力的积累,在强国林立的春秋战国时期成功地延续了国祚。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卫国的长寿上,更反映在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中。

卫国作为殷商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在春秋战国时期扮演了独特的文化角色。这个地处中原的小国,不仅保存了丰富的殷商遗风,还培养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殷商文化对卫国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首先,在宗教信仰方面,卫国保留了殷商时期的祭祀传统。卫国君主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殷商的先祖和天地神灵。这些仪式不仅维系了卫国与殷商的精神联系,也成为研究殷商宗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其次,卫国在音乐艺术方面也继承了殷商的传统。《诗经·卫风》中收录的许多诗歌,反映了卫国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民间文化。这些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斐然,还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卫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培养出了众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贡,名端木赐,是孔门十哲之一,以善辩和擅长外交著称。他不仅在儒学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成为当时的富商。子贡的成功,体现了卫国人才的多元化特点,也展示了儒商文化的雏形。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卫国人才是商鞅。商鞅原名公孙鞅,出身卫国贵族。他年轻时游学各国,最终在秦国施展才华,推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这场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经历,既体现了卫国人才的进取精神,也反映了小国人才在大国施展抱负的历史趋势。

吴起是卫国输出的又一位杰出人才。他以军事才能闻名,先后在鲁国、魏国和楚国任职。在楚国期间,吴起推行变法,大大提升了楚国的国力。吴起的足迹遍布多个诸侯国,展现了卫国人才的广泛影响力。

除了这些耀眼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卫国还培养了一批思想家和文学家。例如,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在卫国讲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人屈原也曾到卫国游历,其作品中多次提到卫国的风土人情。

卫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人才输出上,还表现在其作为文化交流中心的角色。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卫国成为各国学者交流的重要场所。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都曾在卫国停留或讲学,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卫国的文化影响力与其政治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不够强大,但卫国在文化上的贡献却远超其国力所能预期的程度。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国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卫国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输出,不仅丰富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景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子贡的儒商之道到商鞅的变法实践,从吴起的军事才能到荀子的思想贡献,卫国人才在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杰出人物的成就,既是卫国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秦国与卫国,一个是最终统一六国的强大帝国,一个是历经沧桑的小诸侯国。表面上看,这两个国家似乎没有太多联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关系。

秦卫两国的同源传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相传,黄帝有一个儿子名叫挥,挥的后代分别成为了秦国和卫国的始祖。这个传说虽然难以考证,但却反映了两国在文化认同上的某种联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同源传说被广泛流传,成为两国外交往来的一个重要基础。

更加具体的历史联系体现在秦国先祖与殷商的关系上。根据《史记》记载,秦的先祖大费曾是殷商的大臣。大费的儿子伯益因为善于驯养马匹,得到商王的赏识,被封在西方的秦地。这段历史表明,秦国的统治者家族与殷商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卫国作为殷商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自然与秦国有了某种程度的文化亲缘关系。这种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时有体现。例如,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秦国和卫国都站在晋国一方,共同对抗楚国的北进。这次联盟不仅仅是出于政治考虑,也反映了两国之间潜在的文化认同。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对卫国的态度经历了明显的变化。在春秋早期,秦国还是一个西部的边缘国家,与中原诸国的交往相对有限。这时的秦国对卫国态度较为友好,甚至在卫国遭遇危机时提供过援助。例如,在公元前660年左右,卫国遭到狄人入侵,秦穆公派兵相助,帮助卫国度过了难关。

但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秦国开始实施东进政策,与中原诸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在这个过程中,秦国对卫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变。一方面,秦国仍然念及与卫国的历史渊源,对其保持一定程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统一大业,秦国也不得不将卫国视为潜在的征服对象。

这种复杂的态度在秦国的对外政策中多次体现。例如,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秦国大败韩、魏联军,本可以乘胜进攻卫国,但秦昭王最终选择了放过卫国。这个决定背后,既有战略考虑,也不排除有对同源之国的某种顾念。

秦国对卫国的态度还体现在人才政策上。秦国多次重用卫国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商鞅在卫国时名不见经传,但到了秦国后,得到秦孝公的赏识,推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国对卫国人才的重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两国之间潜在的文化联系。

然而,随着秦国统一步伐的加快,其对卫国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强硬。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多次进攻卫国,迫使卫国不断割地求和。尽管如此,相比其他诸侯国,秦国对卫国的态度仍然相对温和。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卫国仍然以附庸国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秦国与卫国的这段复杂关系,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文化认同因素,也展示了强国崛起过程中的现实考量。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便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文化渊源和历史传统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间的关系。秦国对卫国的态度,正是这种复杂历史关系的生动写照。

在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卫国作为一个中小型诸侯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周围强国环伺,卫国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其生存之道堪称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一个独特案例。

卫国的生存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卫国多次迁都,每次迁都都是一次战略性的决策。最初,卫国都城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境内,靠近黄河。然而,这个位置常常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公元前660年左右,卫国遭到狄人的猛烈进攻,被迫南迁至帝丘(今河南省滑县)。这次迁都不仅使卫国暂时摆脱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使其更接近中原腹地,有利于与其他诸侯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交流。

然而,帝丘的位置仍然不够安全。公元前643年,卫国再次南迁,迁都至楚丘(今河南省淇县)。这次迁都使卫国进一步远离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同时也使其处于晋、楚、齐、宋等强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个位置虽然危险,但也给了卫国更多的外交空间。

卫国的生存之道还体现在其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上。作为一个中小国家,卫国深知不能与强国正面对抗,因此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首先是"和亲"政策。卫国多次通过与强国联姻来换取和平。例如,卫灵公的女儿嫁给了晋国的公子,这次联姻有效地缓解了卫晋之间的紧张关系。类似的和亲还发生在卫国与齐国、楚国之间。这种政策虽然有时会牺牲卫国的一些利益,但在当时的局势下,却是保全国家的有效手段。

其次是"守中立"策略。在强国之间的冲突中,卫国常常试图保持中立。例如,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卫国虽然名义上支持晋国,但实际上并未派出大量兵力参战。这种做法既避免了与任何一方结下深仇大恨,又保存了自身实力。

再次是"示弱"策略。当面对强敌时,卫国常常采取示弱的方式来避免被攻击。例如,在面对秦国的压力时,卫国多次主动割地求和。这种做法虽然损失了一些领土,但保全了国家的基本实力。

最后是"联合"策略。当形势需要时,卫国也会积极寻求与其他诸侯国的联合。例如,在战国后期,面对秦国的威胁,卫国曾与赵、魏等国结盟。虽然这种联盟最终未能阻止秦国的统一大业,但确实为卫国争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卫国的生存之道还体现在其内政管理上。卫国统治者深知,国小民寡,唯有内政修明,才能在乱世中立足。因此,卫国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例如,卫灵公时期,卫国推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在文化教育方面,卫国也颇有建树。孔子曾多次到卫国讲学,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卫国的经济实力,还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为卫国的长期生存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卫国的生存之道还包括对人才的重视和利用。卫国虽小,但却是人才辈出。除了前文提到的子贡、商鞅等人外,卫国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外交人才。这些人才在卫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卫国在诸侯争霸中的生存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国在诸侯争霸中的生存之道,展现了一个小国在乱世中求存的智慧。通过灵活的外交政策、审慎的内政管理和对人才的重视,卫国在强国环伺的环境中成功地保全了自己,直到秦统一中国。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生态,也为我们理解小国外交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案例。

卫国虽然在政治舞台上并非主角,但其留下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诸侯国,卫国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艺术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首先,卫国在儒家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孔子曾多次到卫国讲学,其弟子中也有不少卫国人。例如,子贡就是卫国人,他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还在外交和经商方面颇有建树。孔子在卫国的活动,不仅传播了儒家思想,还为卫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后来在卫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卫国文化的发展。

卫国还是音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诗经》中的《卫风》就收录了许多卫国民歌,这些歌谣生动反映了卫国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其中,《硕人》描绘了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貌,《氓》则讲述了一个被抛弃的妇人的凄凉故事。这些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还为我们了解当时卫国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在艺术方面,卫国的青铜器制作技艺也很有特色。考古发现的卫国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反映了卫国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例如,在1954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春秋晚期卫国贵族墓葬中,发现了一批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包括著名的"散氏盘"。这件青铜器不仅工艺精湛,还刻有长达111字的铭文,记录了卫国贵族散氏家族的历史,是研究卫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卫国在中医药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据传,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出生在卫国。虽然扁鹊的历史真实性仍有争议,但这个传说反映了卫国在医学方面的某些成就。事实上,卫国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许多重要的中药材,如地黄、牡丹皮等,都在卫国境内有大量出产。

在哲学思想方面,卫国也做出了独特贡献。卫国思想家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的论辩闻名于世。这个看似荒谬的命题实际上涉及到了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深刻问题,引发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讨论。公孙龙的思想代表了先秦名家学派的重要成就,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卫国的历史遗产还体现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许多与卫国有关的历史故事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素材。例如,卫灵公的"闻鸡起舞"的故事,生动描绘了一个勤勉好学的君主形象,成为后世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典故。又如,卫国大夫祝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忠臣如何在困难时期保护国君,成为忠义故事的典范。

在考古学方面,卫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例如,在卫国故城遗址中发现的陶器、玉器、铜器等文物,不仅展示了卫国的物质文明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这些考古发现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秦始皇至死都没灭掉的国家,为何能这么持久?谈秦与卫的历史羁绊

卫国的历史遗产还包括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某些创新。例如,卫国在春秋时期就实行了一种类似于"相权"的制度,即由卿大夫辅佐国君治理国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为后世分权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借鉴。

此外,卫国在农业技术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卫国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农业发达。考古发现的卫国农具,如铁犁、铁镰等,反映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水平。这些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卫国的粮食产量,还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