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梅花村人 | (漫笔)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作者:大院子女

文/梅花村人

年龄大了爱想事。近来常听闻有人议论一些事,好比社会体制方面的比较,这些东西说大很大,说小吧又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如ZB主义与SH主义的比较问题。意见众说纷纭,我想从云里雾里凑个趣,也算个说道。

说来这两种主义斗了一二百年,也相互影响了这么久,结果是各自的主义中概念性、教科书似的因子少了些,反而有点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采纳吸收了似乎对已方有用但却又被对方所主张的地方。你说怪不怪,实际上应见怪不怪。

例如,北欧出现了福利社会主义。

又如,西欧主要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受到挫折后,左翼力量发生分化,原拉萨尔等人领导的第二国际及费边社等组织全面右转,演绎成了西方社会的左翼政党、合法主义者,参与普选,以多种身份在不少国家多次获得执政机会,当然他们始终无法改变那些政权的性质,但却自称为“第三条道路”、“社会改良主义”,虽然看起来扩大了本国工人及劳动者的权益,可在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仍然是以维护本国利益第一,未放下过去那副发达国家利益代表者的面子,因为资本要产生超额利润,方能保证发达国家整体人群的生活水平大大高于整个地球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推动科技发展的需要,任何一次创新都需要高额的投资。

如马克思所言,在这些国家内部的统治者要让渡一部价值来养活“工人贵族”,即发达国家的工会和一部分人群。而人道主义、人权平等成为他们的口号。

资本主义早期人权的平等讲的是资产者向封建主们要平等,后隨着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使得这种价值观的内含不断扩大,工人们觉得自己在资本的所有制上一无所有,哪里谈得上平等。他们希望得到实质性的、真正的平等,当然这种愿望是很难达到的。但没有让人想到的是,现在所谓的“人权平等”主张竟然似乎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旗幡”和“说教”。

还有一种竞合现象,从案例上看,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罗斯福的“新政”,即在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美国政府利用国家的力量加强其对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的投资,采取新的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较为顺利地走出了经济危机的死胡同。

这实际上是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凯恩斯指出,社会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凯恩斯有很深的数学、逻辑学造诣,但他的学说也打下了很强的时代烙印,有的国家规划和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所产生的效益不可能不被其看到。他应该懂得“借鉴”这个词的意义。

当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哈耶克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势头上升,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从右的方面而来的纠偏。西方似乎现在更习惯于左右手共用,交替变化花样,哪种学说方式更管用实用就优先使用哪种。这仅仅是就经济学意义而言。

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其社会经济发展跟不上其政治抱负和民众民生需求而出现的。它所采用的那种绝对式的计划经济,在人类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它的算力和算法均无法实现尽善尽美的时候,是很难实现实际而有效的“计划”的。计划不周,或有缺陷的计划时有出现。短缺经济是这种经济形式的一种常态。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可能更“顺利”些,虽然也走过一些冤枉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没有在所有制上强求“纯之又纯”,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及少量的个体经济要素共存。三年经济困难后还曾出现过短暂的“三自一包”试验。WG十年,招祸不少,击一猛掌。

真理标准讨论引发思想解放,从土地承包制开始,带来城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也进行了自主经营、股份制、承包制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开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名人名言:管它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中国对资本主义世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手段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态度,也没有陷入是姓“资”还是姓“社”这种无谓的争论吵架泥坑,基本没耽搁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当然中国也没有象西方希望的那样,建立一个完全“西化”的国家,它仍然坚持实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制度,与此同时,对现行政策和新鲜事物仍然坚持改革开放的态度。中国也没有停下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推行,也就是说中国并不拒绝学习西方先进优越的地方。

这种政治经济取向使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滴水不漏、带有点混合经济的做法很有成效。世界主流认为,中国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在综合国力意义上讲的世界第二强国。但中国好象至今也没有宣布自己是什么“世界强国”。

大自然是美好而复杂的。它好象是一个大森林,万木竞长,荫郁葱翠,虽有藤蔓蕨萝,但能形成错落有致的美丽群落;又恰似一座百花园,百花齐放,繁花似锦,而绿叶相扶,绿草如茵,不失滿园春色,馨香吐秀。

中国古代贤良称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发展与共,和而不同。这种充滿人生智慧和通达哲理的信念,应成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理性遵循。

和与同异。皆为同,难成和。五味成羹,五音配乐。这不正是嫁家都企盼的一种自由、秩序而又能循环下去的社会常态吗?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还是有些道理的。想透了一些困难还是能够克服的。不过关键点还是在于功夫要下在寻找出达成合谐平衡之道上。

2024年6月26日漫笔于羊城

梅花村人 | (漫笔)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