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一)

作者:经方中医张先生

温胆汤,最早记载于北周·姚僧恒《集验方》,本文为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的温胆汤,作者陈言(公元1121—1190),南宋名医。青田(今属浙江景宁县鹤溪)人,字无择,号鹤西道人。本方是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来,较之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量。方名之“温”历代有不同的解释,清代罗东逸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不过千百年来本方用于治疗失眠的疗效是公认的。现代名中医应用本方治疗失眠,指明了其适应症。

【组成】半夏、枳实面炒、竹茹各6g, 陈皮三两9g,炙甘草3g,茯苓5g。

【用法】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一)

【功用】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更年期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慢性胆囊炎、肿瘤化疗致呕吐、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心律失常、胸痹、脂肪肝、胃溃疡、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慢性咽炎、代谢综合征等证属胆郁痰扰的病症。

【方解】 本方所治诸证,均属痰热为患。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喜温和而主生发,失其常 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不和,进而化热生痰。痰热内阻,胃气上逆,则呕吐干哕。痰热上扰,心神不安,则惊悸不宁,虚烦不眠;蒙蔽清窍,则发为癫痫。治宜利胆和胃,涤痰清热。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综合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对于痰热内扰之惊悸癫痫,服之可使热清痰消,惊平痫定。对于胆热胃逆之虚烦、呕吐,服之则胆清胃和,烦除呕止。若痰热重者,可加黄连,癫痫可加胆南星等。

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一)

“胆寒”乃何物?又何谓“温胆”?寒并非指寒冷之寒,温也并非暖和之温。一词“令人胆寒”,如今仍被我们广泛使用,传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惊悚。宋杨万里的诗句:“黄巢矶与白沙滩,只是闻名已胆寒。”便是对此概念的生动描绘。《内经》云:“胆者,中精之府。”“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若胆气受扰,胆汁失其纯净,便无法做出决断,进而影响精神活动,引发惊悸、胆怯、虚烦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由于恐惧、害怕、惊悸、胆怯等症状均为虚、寒、阴性的表现,故称胆寒。然而,这并非胆经、胆腑受寒,而是胆气受扰。

那么,“温胆汤”又为何物呢?温胆汤并非为温暖胆寒而设,而是清胆除烦之意。这清胆之“清”,并非清热之“清”。那么,是什么在干扰胆气的正常运行,影响其主决断的功能呢?通过药物,我们可以推断出,是痰浊之邪。为何在温胆汤前面加上“千金”二字呢?这是因为还有另一个故事。温胆汤其实并非仅有一种。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还有一个名为三因方温胆汤的方子。这个方子是在千金温胆汤的基础上,减少生姜的用量(原方用四两生姜),并加入茯苓一两半、大枣一枚炼制而成。

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一)

那么,温胆汤的药性究竟是温还是凉?它是清胆除烦还是清热化痰呢?从千金温胆汤的组方分析,其中的半夏、生姜和陈皮属于温热药,而枳实和竹茹属于微寒药。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温胆汤的药性应该是偏温的,其作用主要是温胆散寒化饮。在三因方温胆汤中,生姜的用量被减少,从而减弱了整个方剂的温性。尽管如此,该方剂仍然属于温性范畴。因此,现代方剂学教材将三因方温胆汤归为燥湿化痰剂,与二陈汤并列,而非清热化痰剂。只有后世演变的黄连温胆汤才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一)

在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医宗金鉴》等后世医书声称温胆汤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然而,事实上,二陈汤源于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而温胆汤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历史传承差异。综上所述,大病后,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内生痰湿,扰乱清净之府,导致虚烦不眠。因此,温胆汤通过理气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三因方加入茯苓和大枣,进一步健运中焦,使立法更加完备,从而使其流传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