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作者:醒时诗酒醉

世人皆知范蠡乃一代"商圣",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急流勇退,隐居他乡。却鲜有人知,这位智者还是一位慈父。话说有一日,范蠡的次子因斗殴杀人入狱,面临死刑。消息传来,范蠡家中顿时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大儿子闻讯,急欲前往楚国营救弟弟。谁知范蠡却说出了一番令人不解的话:"你若去,你弟弟必死。"这话究竟是何意?为何范蠡不让长子去救次子?难道他不想救自己的儿子吗?还是说,这位智者又看到了常人所看不到的危机?范蠡的预言最终应验了吗?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范蠡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越王勾践的得力助手。公元前494年,吴国大败越国,勾践被俘。范蠡随勾践入吴,通过巧妙的计策,使勾践获得吴王夫差的信任,得以返回越国。

回国后,范蠡与文种共同辅佐勾践,制定了著名的"灭吴九术"。这九术包括:积聚粮食、广招人才、厚待百姓、练兵备战、结交诸侯、离间吴国君臣、利用吴国内部矛盾、伺机而动、以及最后的一击必胜。范蠡的谋略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体现在经济和外交方面。

在范蠡的建议下,越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主张"以农为本",鼓励百姓耕种,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他还提倡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如冶铁、造船、制盐等,以增强国力。在外交方面,范蠡主张与齐、晋等强国结盟,孤立吴国。

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越国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但范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决定急流勇退。他带着勾践赏赐的金银,乘船离开了越国。

范蠡来到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定居。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积累了大量财富。范蠡热心公益,乐善好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后来,齐王请他出任相位,但范蠡再次选择隐退,来到了宋国的陶邑。

在陶邑,范蠡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短短几年间就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他给自己取了个"陶朱公"的雅号,意为"陶邑的富商"。范蠡的商业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善于观察市场,把握商机。范蠡发现当地缺少牛,便从周边地区购买牛只,在陶邑售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其次,他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范蠡所售的商品都保证质量上乘,价格公道,因此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再次,他懂得资金运作和风险管理。范蠡会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调整投资方向,避免资金积压或损失。

范蠡的商业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财富的积累上,更体现在他对商业理念的创新和传播上。他总结出了"善用财者三致千金"的理论,意思是一个善于经商的人,可以三次积累起千金家财。这个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蠡的传奇人生,从政治到商业,再到隐居,展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远见。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思想家。范蠡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才能,更需要智慧和远见。他懂得何时进取,何时退隐,这种洞察力和决断力,正是他能够在不同领域都取得成功的关键。

范蠡虽然在政治和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家庭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他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的性格和特点都不尽相同,这为范蠡的家庭教育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长子生于范蠡在越国时期,从小就跟随父亲经历了国家兴衰。他性格稳重,做事谨慎,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爱财。这可能是受到父亲早年积累财富的影响,但长子并没有继承父亲乐善好施的美德。他常常因为一些小利而斤斤计较,这让范蠡十分头疼。

次子也出生在越国,比起兄长,他的性格更为直爽豪放。然而,这种性格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次子常常与人争执,甚至引发斗殴。范蠡多次劝诫,但收效甚微。次子的冲动性格最终酿成大祸,在一次争执中失手杀人,被楚国官府逮捕入狱。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小儿子是范蠡来到陶邑后所生,从小就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与两个哥哥不同,小儿子天资聪颖,性格温和,最得范蠡喜爱。他不仅学识渊博,还继承了父亲的商业才能和乐善好施的美德。范蠡常常感叹,如果能早些生下小儿子,也许会少许多烦恼。

面对三个性格迥异的儿子,范蠡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长子,范蠡经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他金钱虽然重要,但不应成为人生的全部追求。他常说:"财富如流水,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方能生生不息。"范蠡希望长子能明白,真正的财富不仅是金银,更在于德行和智慧。

对于次子,范蠡则采取了严厉的态度。他多次警告次子要控制脾气,不要轻易与人起冲突。范蠡曾对次子说:"一时之气可以毁掉一生的努力,切记要三思而后行。"然而,次子似乎并未将父亲的话放在心上,最终酿成大祸。

至于小儿子,范蠡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和指导。他不仅传授商业知识,还教导小儿子如何做人处世。范蠡常说:"为商之道,诚信为本,利他为先。"在范蠡的悉心教导下,小儿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才智兼备的青年。

然而,次子入狱的事件给范蠡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消息传来时,范蠡正在陶邑处理生意。他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务,召集家人商议对策。长子主张立即前往楚国营救弟弟,认为凭借家族的财力和影响力,一定能够使弟弟脱险。

范蠡却持不同意见。他深知楚国的法律严苛,杀人偿命是不可改变的铁律。即便有钱有势,也难以改变这个事实。况且,楚国与越国曾有过节,范蠡担心自己的身份可能会给营救带来不利影响。

经过深思熟虑,范蠡决定派小儿子前往楚国,寻求老友庄生的帮助。庄生在楚国颇有声望,或许能够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为次子谋求一线生机。范蠡准备了一千两黄金,装在箱子里,让小儿子带往楚国。

范蠡的这个决定引发了长子的不满。长子认为父亲不信任自己,竟然派遣年幼的弟弟去处理如此重要的事情。他情绪激动,甚至扬言要自杀。面对长子的反应,范蠡不得不改变主意,同意让长子前往楚国。

然而,范蠡对长子的决定并不乐观。他郑重地对长子说:"这一趟楚国之行,若是你三弟去,你二弟还有可能得救;若改成你去,你二弟必死无疑。"这番话让长子感到不解和不服,但他还是表示会听从父亲的安排。

范蠡的这番话不仅体现了他对儿子们性格的了解,更显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预见到长子的贪财本性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影响判断,从而导致营救失败。这个预言最终会如何应验,将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揭晓。

范蠡得知次子入狱的消息后,立即开始制定周密的救子计划。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谋略家,他深知这次营救行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楚国与越国之间的历史恩怨,以及楚国严苛的法律,都成为了救子路上的巨大障碍。

首先,范蠡准备了一千两黄金。这笔钱并非用来贿赂楚国官员,而是作为一种策略性的准备。范蠡深知,在楚国这样的大国,单凭金钱很难撼动法律的威严。这笔钱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用来展示范家的财力和地位,以便在楚国打开局面。

范蠡的计划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寻求老友庄生的帮助。庄生是楚国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贤士,与范蠡相识多年。两人在越国时期就有过深入交往,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学和品格。范蠡认为,庄生在楚国的声望和影响力,可能是救出次子的关键。

然而,范蠡并没有打算亲自前往楚国。他清楚自己的身份可能会引起楚国朝廷的警惕。作为曾经帮助越国灭吴的谋臣,范蠡在楚国可能会遭遇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决定派人代为前往。

起初,范蠡打算让小儿子执行这个任务。小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言辞,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范蠡认为,小儿子能够以一个不带偏见的年轻人的身份,更容易获得庄生的同情和帮助。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范蠡详细地向小儿子交代了营救的计划。他告诉小儿子,到了楚国后,首先要拜访庄生,向他说明情况。范蠡特别叮嘱,在见庄生时,要表现得谦逊有礼,切不可恃才傲物。他还教导小儿子,如何巧妙地运用那一千两黄金,既不显得是在行贿,又能体现范家的诚意。

范蠡还为小儿子准备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详细说明了次子的案情,并恳请庄生在不违背楚国法律的前提下,为次子寻求一线生机。范蠡在信中特别强调,他并不是要庄生徇私枉法,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为次子争取一个公平的审判机会。

然而,就在小儿子即将启程时,长子却突然提出要亲自前往楚国。长子认为,作为家中长子,理应承担起拯救弟弟的重任。他向范蠡保证,一定会按照父亲的计划行事,绝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面对长子的坚持,范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长子的性格缺陷,担心他的贪财本性可能会影响营救的成功。但另一方面,长子毕竟年长,在处理复杂事务上有更多的经验。最终,范蠡勉强同意了长子的请求。

在长子出发前,范蠡再三叮嘱,强调了此行的重要性。他告诉长子:"这一千两黄金,看似数目不小,实则是救你弟弟性命的关键。切记不可有丝毫贪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范蠡还特别叮嘱长子,在楚国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告诉长子,如果有人询问,就说是陶朱公的门客,奉命前来处理商业纠纷。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楚国官员的怀疑。

尽管做了这些安排,范蠡仍然对此行的结果感到忧虑。他对长子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这句话既是对长子的警告,也是对事态发展的一种预见。

范蠡的这个救子计划,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谋略家的智慧。他不仅考虑到了金钱的作用,还充分利用了人际关系网络。同时,他也充分考虑到了楚国的政治环境和法律制度,尽量避免直接冲突。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次子的生死,也将考验范蠡对人性的洞察是否准确。

长子带着父亲范蠡的嘱托和一千两黄金,踏上了前往楚国的征程。这段旅途并不轻松,途中他经历了不少波折。首先,他遇到了一群山贼。这群山贼看到长子携带大量财物,起了贪念。长子凭借自己的机智和一部分金钱,才勉强摆脱了山贼的纠缠。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了此行的危险性,也让他更加珍惜手中的黄金。

到达楚国后,长子并没有立即去寻找庄生,而是先在当地打探消息。他发现楚国的法律确实非常严苛,杀人案件通常都是以命抵命。这让长子更加担心弟弟的处境。

在打探消息的过程中,长子遇到了一位自称能够疏通关系的中间人。这个人告诉长子,只要给他三百两黄金,他就能安排长子见到负责此案的官员。长子犹豫了,他想起父亲的叮嘱,但又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最终,贪财的本性战胜了理智,他给了那人三百两黄金。

然而,这个中间人拿到钱后就消失了,长子白白损失了三百两黄金。这次教训让长子深感懊悔,他开始意识到父亲的话是对的,自己的贪财本性确实可能会影响救弟弟的行动。

失去了三百两黄金后,长子终于按照父亲的计划,去寻找庄生。然而,庄生并不在家,据说是去了远方游学。长子只好在楚国等待庄生回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长子又遇到了一个自称是楚国大臣亲信的人。这人告诉长子,只要再给他五百两黄金,就能安排长子直接见到那位大臣,从而有机会为弟弟求情。长子再次陷入了困境。他已经失去了三百两黄金,如果再失去五百两,就所剩无几了。但是,他又担心错过这个机会,弟弟就真的无法获救了。

经过一番挣扎,长子最终还是决定再赌一把。他给了那人五百两黄金。这次,那人确实带他见到了一位衣着华贵的人,自称是楚国的某位大臣。这位"大臣"听完长子的诉说后,表示会考虑此事,但需要一些时日。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长子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大臣"的消息。然而,几天过去了,那位"大臣"始终没有任何回音。长子这才意识到,自己又一次上当受骗了。

此时,长子手中只剩下两百两黄金了。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和贪婪,但为时已晚。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庄生终于回到了楚国。

长子立即前去拜访庄生,将父亲的信交给了他。庄生读完信后,对范蠡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直言此事难办。他告诉长子,楚国的法律严苛,即便是他也难以干预司法程序。

长子听后几乎绝望,他跪下恳求庄生帮忙。庄生见状,叹了口气,说道:"范蠡老友的儿子如此诚恳,我虽不能直接干预案件,但可以为你引荐一位正直的官员,或许能为你弟弟争取一个公平的审判机会。"

长子听后大喜,连忙向庄生道谢。庄生又问:"范兄不是让你带了一千两黄金吗?这些钱可以用来聘请优秀的讼师,为你弟弟辩护。"

长子顿时脸色惨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庄生见状,摇头叹息:"看来范兄对你的预言已经应验了。你的贪婪和愚蠢,可能真的会害死你的弟弟。"

长子闻言,惭愧难当,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庄生见他如此,稍稍心软,说道:"罢了,我虽不能保证能救你弟弟,但会尽力而为。你且随我去见那位官员吧。"

就这样,长子跟随庄生去见那位正直的官员。这位官员听完案情后,表示会重新审理此案,给予次子一个公平的机会。然而,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聘请优秀的讼师,次子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

长子在楚国的经历,不仅证实了范蠡的预言,也暴露出了他的诸多缺点。他的贪婪和轻信,几乎葬送了救弟弟的希望。虽然最终在庄生的帮助下获得了一线生机,但次子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这段经历也让长子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他日后的成长埋下了种子。

范蠡在陶地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每日都在为次子的命运担忧。当他得知长子在楚国的所作所为后,更是愤怒不已。他意识到,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方式行事,次子的性命恐怕难保。于是,范蠡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亲自前往楚国。

范蠡深知,自己前往楚国可能会引起楚国朝廷的警惕。作为曾经帮助越国灭吴的谋臣,他在楚国可能会遭遇不测。但为了救子,他别无选择。

在启程之前,范蠡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化名为一位普通的商人,并携带了大量的珍贵货物。这些货物不仅可以作为他商人身份的掩护,也可以在必要时用作疏通关系的礼物。

范蠡的行程十分谨慎。他避开了主要的官道,选择了一些较为偏僻的小路。途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次,他差点被一群盗匪劫走所有财物。范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不仅保住了财物,还说服了盗匪首领放他一马。

抵达楚国后,范蠡并没有立即去寻找庄生或是长子。他先在市井中打探消息,了解楚国的政治形势和民间舆论。他发现,楚国近来正在加强法制建设,对于杀人案件的审理尤其严格。这让范蠡意识到,仅仅依靠关系网络可能无法救出次子。

在打探消息的过程中,范蠡遇到了一位退休的老吏。这位老吏曾经在楚国司法部门工作多年,对楚国的法律制度了如指掌。范蠡与他攀谈,从中得知了一个重要信息:楚国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古老法律,如果犯人的家人能够证明犯人有重大贡献可以为楚国所用,可以减轻处罚。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这个消息给了范蠡一线希望。他决定利用自己在商业上的才能,为楚国制定一个经济发展计划,以此来换取次子的生命。

范蠡日夜兼程,花了七天时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经济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了如何改善楚国的农业生产、如何发展手工业、如何拓展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范蠡运用了他多年积累的商业智慧,力求使这个计划既能为楚国带来实际利益,又不会危及越国的利益。

完成计划后,范蠡通过庄生的关系,终于见到了那位正直的官员。范蠡向官员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计划,并表示如果楚国采纳这个计划,他愿意留在楚国协助实施。

这位官员听完范蠡的计划后,大为震惊。他没想到一个商人能够提出如此全面而深刻的经济发展策略。他立即向楚王汇报了这件事。

楚王听闻此事,也十分惊讶。他召见了范蠡,亲自听取了范蠡的计划。楚王被范蠡的才智所折服,当即决定采纳这个计划。但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范蠡必须留在楚国,担任经济顾问,协助实施这个计划。

面对楚王的要求,范蠡陷入了两难境地。留在楚国可以救出次子,但这意味着他要离开自己深爱的越国和家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范蠡最终同意了楚王的条件。

楚王大喜,立即下令释放范蠡的次子,并赦免了他的罪行。同时,楚王还封范蠡为楚国的经济顾问,赐予他高官厚禄。

范蠡成功救出了次子,但代价是要永远留在楚国。临别之际,他对次子说:"你犯下大错,几乎丧命。今后务必谨言慎行,不可再有丝毫差池。为父为救你,不得不留在此地。你回越国后,要好好照顾你母亲和弟弟,替我尽孝道。"

次子含泪答应,踏上了回越国的路。而范蠡则留在楚国,开始了他新的人生。他虽然失去了自由,但却为楚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楚越两国的关系。

范蠡的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他作为父亲的无私奉献,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经济家的远见卓识。他用自己的才智和自由换取了儿子的性命,同时也为两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却可能是在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