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人四十,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值不值得过?

作者:豆包子豆儿呢

[玫瑰][微笑][玫瑰][微笑][玫瑰][微笑]

女人四十,人生半途,这话未免托大了些。万一,根本活不到八十呢?万一,不小心就活到一百二,但养老金根本没备足没备齐呢?

女人四十,四十不惑,这大话究竟是怎么敢理直气壮说出口的?这大话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内卷,让四十仍有很多惑和怕的人,也不敢再言惑。当然,也可能是根本没力气没时间言惑。

女人四十,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值不值得过?

注意,这个四十岁的女人叫阿娥。这个四十岁的阿娥有个虽然长得其貌不扬但一定嘴很甜的老公,否则阿娥不会刚到四十,儿子就已经是大学生了。

不知道同龄人的婚姻生活如何精彩,但阿娥的日常挺累的。白天在办公室忙到脚不沾地,还得抽空接收老公的命令,他最爱吃的那种大米正做特价活动,不买即是吃亏,阿娥你买不买?

秉持着‘买到即是赚到’的节省思路的阿娥,嘴上再多拒绝,身体却很诚实,瘦弱的她一只手拎两袋大米,一只手拎两大袋菜,奔回家的路上经过街坊姐姐们的麻将桌,忍不住停下观望。

是不是其他阿姐并不需要赶回家烧晚饭,才能在傍晚稳坐麻将桌旁,反正阿娥没这个特权。因为公公也站到了麻将桌旁,喊饿。并且不会帮她拎哪怕一袋菜或者一袋米。

女人四十,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值不值得过?

注意,这个叫阿娥的女人,除了有一个嘴甜心软又良善的老公,一个嘴甜帅气但老妈生日只会买只25块钱的烧鹅做礼物的儿子,还有个又凶又严厉又老古板的难伺候公公。家里的男性数量虽然不少,但能帮忙做事的不多。

明明之前也不需要阿娥独自苦撑一头家的,因为至少她有个好婆婆,把她当成亲女儿去疼的那种好婆婆,生日给红包,一盘虾刚出锅给阿娥吃第一只的那种好婆婆。可惜突然去世了。

婆婆去世,留下了患老年痴呆的公公,住在富人区但抠抠搜搜的小叔子和尖酸刻薄的弟媳,以及嫁出去后轻易不露面且一看亲爹痴呆就想着要大义灭亲的小姑子,婆婆留给阿娥的几乎全是负遗产。独自苦撑一头家,什么时候是个头?阿娥的眼泪,一定苦到堪比意式浓缩。

女人四十,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值不值得过?

《四十而惑:新世代女性的中年危机》的序言中说,「谁的中年不迷茫」。即使每个女人四十的中年危机瞬间各有不同,但我猜,相同的是都让我们意识到了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

失去胶原蛋白,失去身体活力,失去灵光一现的创意,失去感知的敏锐,失去曾经坚硬无比的牙,失去乌黑亮丽的发,失去某个健康器官,失去一些幻想和天真,告别一个又一个亲人,告别一些朋友,告别心高气傲的年轻,告别通宵宿醉过后还能顺溜爬起来继续返工的体力......

晚上吃饭的时候,三天内第三次看这部《女人四十》,电影里正在上演老年痴呆的公公举着个黑雨伞当降落伞用,摔到了楼下。电影外,我突然问坐在旁边猛扒饭的我妈,“咦,我奶奶老年痴呆最严重那几年,我爸也商量你辞职回家照顾她,那时候你也是四十岁左右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往下聊,我也没有勇气继续问她那时候是否也有过累到想死的念头,或者是否有过「这狗P日子是一天也熬不下去了,干脆离婚逃走好了」的念头。我们只是默默把电影看完,我只是默默想着,今晚睡前记得要喝点酒,求一晚好眠。

女人四十,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值不值得过?

我只能说,还好我是明智的或者说是足够自私的,不婚,就至少逃离了阿娥和我妈这种要背负起「上有老有老有老有老下还有小」而绝对不能倒下的重任,自动减少了一项中年困境。哪怕我要因此背负起另一项独自养老而身边无人递水的晚年困境。

也许还是少念书才会少乱想,少乱想才会少考虑这背负那困境的,毕竟我很少从无数个阿娥和我妈那代家庭妇女口中听过喊苦喊累喊空虚喊生活无意义。当然,也许是她们根本无时间无精力无体力思考,毕竟睁眼即是人生哲学三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也许还是少念书才会少乱想,少乱想才会钝感力十足,不会嫌弃介意平庸的丈夫,不会痛惜每一次掏钱包的精打细算的姿态不够优雅好看,不会对照顾另一半难伺候的父母所付出的努力觉得委屈,亦不会浪费时间抱怨飞速变化的时代和年轻漂亮又自视甚高的女同事。

「休涕泪,莫愁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和辛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和坚守,选择不婚和更爱自己的我们这代,选择辞职回归家庭的她们那代,选择也许从来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自己乐在其中,只要自己不后悔,也许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女人四十,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值不值得过?

我想,这部《女人四十》,以后我会每个月至少重看一遍,用于提醒自己「休涕泪,莫愁烦」。大概是因为人到四十再重看这电影,可太喜欢许鞍华把这平平淡淡,一地鸡毛的日子拍得这么好看了。人生无大事,但又件件桩桩是大事,压垮你还是磨砺你,一念之间。

我想,这本《四十而惑》,以后我也会每个月重新翻一遍,用于提醒自己「我们真实四十岁的人生跟杂志上被P得油光水滑的成功女性相比格外粗劣,就连脸上的皱纹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那又怎么样呢?

人生半途,学着自我医治,寻找更多支持,重塑看待生活的方式,抛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再加上耐心的等待,就好。毕竟,中年总会结束,孩子总会长大,关系总会变化,我们也总会变得不再那么紧张,变得更自信松驰,不再担心自己看起来是否一无是处。

这一地鸡毛的日子,你如果正在经历,没关系,我和她和她也在同样经历,大家都在同一条漏水的船上,努力扑腾着不沉下去。「休涕泪,莫愁烦」,共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