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时的一支奇葩军队,逢人就投降,不行就打到你接受我投降

作者:蔡妹

世人皆知二战中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军队,却不知还有一支军队以投降为荣。他们不是为了胜利而战,而是为了投降而战。这支军队的行为让盟友头疼,让敌人困惑。他们有时会在战争还未开始时就举起白旗,有时又会因为敌人拒绝接受投降而奋起反击。他们是谁?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作战策略?这支军队的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意大利军队:二战中的"投降专家"

世人皆知意大利是二战中的轴心国成员,却不知这支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啼笑皆非。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堪称是军事史上的一朵奇葩。

说起意大利军队的军费投入,那可是相当可观。在二战前夕,意大利每年的军费开支竟然达到了英国的90%,比法国还要多出23%。要知道,意大利的国力可远远不及这两个老牌强国。这般高昂的军费投入,本该打造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可谁曾想,这支军队却成了战场上的"投降专家"。

且听老总理墨索里尼一番豪言壮语:"给我500万刺刀,我就能征服世界!"然而,事实证明,这500万刺刀不仅没能征服世界,反而成了敌人手中的战利品。意大利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是让盟友德国大失所望。

有一回,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上遇到了英国军队。按理说,这该是一场激烈的交锋。可谁知,意大利军队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一见到英军,二话不说,立马就要投降。这可把英军给整懵了。你说你好歹打几枪,摆摆样子,怎么一上来就投降呢?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英军因为没地方安置俘虏,竟然拒绝了意大利军队的投降请求。

这下可好,意大利军队不乐意了。既然你不接受我们的投降,那我们就打到你接受为止!于是乎,一场奇怪的战斗就此展开。意大利军队为了投降,反而奋起反击,最后竟然还赢了。这下英军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可谓是"赢了战斗,输了战争"。

德国元帅隆美尔对意大利军队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若意大利是敌人,则用10个师就能消灭;若意大利是队友,那还得派50个师支援才行。"这番话虽说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德国对意大利军队的无奈。

有趣的是,意大利军队的这种"投降战术"并非个例。在希腊战场上,意大利军队同样上演了一出"投降大戏"。当时,希腊军队正准备和意大利军队展开激烈交火。可意大利军队却抢先一步,派出使者要求投降。希腊将军茫然不知所措,还以为是敌人的诡计。直到意大利军队真的放下武器,希腊人才意识到这不是在开玩笑。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次海战中,意大利海军竟然主动向英国海军发出投降信号。英国海军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信号系统出了问题,反复确认后才相信这是真的。这种"主动投降"的行为,在军事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意大利军队的行为归结为懦弱。事实上,在某些战役中,意大利士兵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比如在北非的托布鲁克战役中,意大利士兵就顽强抵抗了240天之久。这种矛盾的表现,或许正反映了意大利军队复杂的内在状况。

二战时的一支奇葩军队,逢人就投降,不行就打到你接受我投降

二、"公羊座"装甲部队的离奇投降

在二战的北非战场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大奇闻。这就是意大利"公羊座"装甲部队的离奇投降事件。

1941年2月,意大利第10军在利比亚遭遇英军猛烈进攻。在这场战役中,"公羊座"装甲部队本应成为意大利军队的中坚力量。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拥有两个坦克团和两个炮兵营,总兵力约5000人。按理说,这样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应该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为意大利赢得荣誉。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当"公羊座"装甲部队遭遇英军时,他们的指挥官马里奥·巴罗塔少将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在还未交火的情况下,向英军投降。

这一决定不仅让英军大吃一惊,也让意大利的盟友德国人目瞪口呆。要知道,"公羊座"装甲部队可是意大利军队中的精锐,他们的装备在当时可谓一流。他们拥有M13/40中型坦克,这种坦克虽然比不上德国的"虎式"坦克,但在北非战场上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此外,他们还配备了先进的火炮和通信设备。就这样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居然在未战先降,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更有趣的是,当"公羊座"装甲部队派出使者向英军表示投降意愿时,英军指挥官竟然拒绝了。英军的理由是:没有足够的地方安置这么多俘虏,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来供养他们。这可能是军事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投降被拒绝的奇特事件。

被拒绝后,"公羊座"装甲部队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他们既不想打仗,又不能投降。在这种情况下,马里奥·巴罗塔少将做出了一个更加匪夷所思的决定:既然你不接受我们的投降,那我们就打到你接受为止!

于是,一场奇怪的战斗就此展开。"公羊座"装甲部队开始向英军发动进攻,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得胜利,而是为了让英军接受他们的投降。这种"为投降而战"的行为,在军事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场奇怪的战斗中,"公羊座"装甲部队居然取得了胜利。他们成功击退了英军的进攻,甚至还缴获了一些英军的装备。这一结果不仅让英军感到意外,也让意大利的盟友德国人感到困惑。

战斗结束后,"公羊座"装甲部队再次向英军提出投降。这一次,英军终于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就这样,"公羊座"装甲部队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他们的"投降使命"。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德国人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意大利军队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轴心国的军事行动。墨索里尼对此也感到十分尴尬,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挽回意大利军队的声誉,但收效甚微。

"公羊座"装甲部队的离奇投降事件,成为了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了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复杂处境:一方面,他们有着不错的装备和训练;另一方面,他们却缺乏作战的意志和决心。这种矛盾的状况,最终导致了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失败。

三、意大利军队为何如此热衷于投降

二战时的一支奇葩军队,逢人就投降,不行就打到你接受我投降

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尤其是他们对投降的热衷,引发了许多人的疑问。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意大利的参战动机值得深究。与德国和日本不同,意大利并没有强烈的扩张欲望或复仇情绪。墨索里尼加入战争,更多是为了在战后的谈判桌上争取利益。这种缺乏坚定信念的参战动机,直接影响了军队的士气。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对英法宣战。然而,这个决定并不受到意大利民众的普遍支持。许多意大利人认为,他们的国家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这种观点在军队中也很普遍,导致许多士兵对战争缺乏热情。

其次,意大利军队的装备和训练也存在问题。虽然意大利在战前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军事建设,但这些资金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许多武器装备虽然看起来很先进,但实际上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意大利的M13/40坦克虽然在北非战场上表现不俗,但其装甲薄弱,火力不足,经常在战斗中出现故障。

训练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意大利军队的训练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战演练。许多士兵在上战场前,甚至没有进行过实弹射击训练。这导致他们在面对敌人时缺乏信心和经验。

再者,意大利军队的指挥系统也存在严重问题。墨索里尼为了防止军队发动政变,故意削弱了军队的权力。他任命了许多忠于法西斯党但缺乏军事才能的人担任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往往令人失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格拉齐亚尼元帅。他在北非战场上指挥意大利军队对抗英军,但其决策常常让人匪夷所思。在1940年12月的巴尔迪亚战役中,格拉齐亚尼不顾下属的反对,坚持要在沙漠中修建一条长达100公里的防线。这条防线不仅没有起到防御作用,反而成为了英军的活靶子。

此外,意大利军队的后勤保障也是一大问题。由于补给线过长,加上意大利海军无法有效控制地中海,导致前线部队经常出现弹药和食物短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士兵宁愿投降也不愿继续战斗。

1941年1月的托布鲁克战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英军对托布鲁克发动了进攻。守卫城市的意大利军队虽然有25,000人,但由于补给不足,加上指挥混乱,最终在一天之内就投降了。这次投降不仅让意大利损失了大量兵力,也让英军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军队的投降并非总是出于懦弱。在某些情况下,投降反而被视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例如,在希腊战场上,许多意大利士兵认为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他们宁愿投降,也不愿为墨索里尼的野心送命。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后,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意大利士兵主动向盟军投降,但盟军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处理如此多的俘虏。结果,许多意大利士兵不得不继续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只是换了个"雇主"。

总的来说,意大利军队的频繁投降,反映了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尴尬处境。作为一个被卷入战争的国家,意大利既缺乏坚定的战争目标,又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投降往往成为许多意大利士兵眼中的最佳选择。

四、意大利投降后的混乱局面

二战时的一支奇葩军队,逢人就投降,不行就打到你接受我投降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事件在意大利境内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投降公告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许多意大利军人和平民都不知所措。这场混乱不仅影响了意大利本土,还波及到了意大利占领的所有地区。

在罗马,投降消息传出后,街头立即陷入一片混乱。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有的欢呼雀跃,认为战争终于结束了;有的则惶恐不安,担心德国人的报复。与此同时,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和首相巴多利奥悄悄地逃离了罗马,前往布林迪西。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混乱状态。

在意大利军队中,许多士兵和军官对投降的消息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有些部队选择解散,士兵们纷纷脱下军装,试图混入平民中。还有一些部队则决定继续战斗,但不知道该站在哪一方。这种混乱的状况在意大利各地普遍存在。

例如,在科孚岛,驻扎在那里的意大利"阿奎"师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他们的指挥官安东尼奥·甘丁将军接到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命令:一个来自罗马,要求他们向盟军投降;另一个来自德国人,要求他们继续战斗。在这种情况下,甘丁将军决定与德国人对抗。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指示和协调,"阿奎"师最终被德国人击败,大部分士兵被俘或被杀。

在克里特岛,情况更为复杂。那里的意大利驻军"西耶纳"师面临着来自德国人、希腊抵抗组织和英国特种部队的多方压力。在混乱中,一些意大利士兵选择加入希腊抵抗组织,一些则试图逃离岛屿,还有一些则被迫继续为德国人服务。

意大利本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不勒斯,一群意大利平民和一小撮军人组织起来,发动了著名的"四天起义",试图在盟军到来之前赶走德国人。这场起义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千名平民在战斗中丧生。

在北部的一些城市,如米兰和都灵,德国人迅速控制了局面。他们解除了当地意大利军队的武装,并开始大规模逮捕犹太人和反法西斯分子。许多意大利军人面临着被送往德国劳动营的命运。

海军方面的混乱也值得一提。意大利海军接到的命令是将舰船开往盟军控制的港口投降。然而,这个命令并没有明确说明应该去哪个港口。结果,意大利舰队分成了几个部分,有的驶向马耳他,有的驶向亚历山大港,还有一些甚至试图开往大西洋。德国空军趁机对这些舰船发动了攻击,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这片混乱中,也出现了一些英雄人物。比如在罗马的"格拉纳蒂里"伞兵团,在得知德国人即将进攻罗马后,他们决定奋起抵抗。尽管装备不足,他们还是在罗马城外的防线上坚持了两天,为罗马市民争取了宝贵的撤离时间。

意大利的投降也给盟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突然之间,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意大利战俘。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关押这些俘虏,许多盟军指挥官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有些地方,意大利战俘被安排去做各种杂役工作;在其他地方,他们甚至被允许自由活动,只需定期向盟军报到。

这场混乱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1943年10月13日,意大利正式对德国宣战,局势才开始逐渐明朗。但即便如此,意大利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南方在盟军的控制下,北方则成立了墨索里尼领导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意大利的投降及其后的混乱局面,不仅改变了二战的进程,也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意大利的政治和社会格局。这段历史成为了意大利人集体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五、意大利投降对二战局势的影响

二战时的一支奇葩军队,逢人就投降,不行就打到你接受我投降

意大利的投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改变了地中海地区的战略格局,也加速了轴心国的败亡进程。这一事件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意大利的投降导致地中海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长期以来,意大利控制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一直是盟军进攻欧洲大陆的主要障碍。随着意大利的投降,这两个战略要地很快落入盟军之手。1943年9月9日,盟军在萨莱诺登陆,开始了意大利半岛的战役。虽然德国军队迅速接管了意大利的防御工作,但失去了意大利盟友的支持,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

在北非,意大利的投降对轴心国的影响同样巨大。虽然到1943年5月,轴心国已经在北非战场失利,但意大利的投降彻底切断了德国在北非残余部队的后勤补给线。这些部队很快就成为了盟军的俘虏。例如,在突尼斯的德国非洲军团,在失去了意大利海军的支援后,无法撤离到西西里岛,最终不得不向盟军投降。

巴尔干半岛是另一个受到意大利投降重大影响的地区。在投降前,意大利在希腊、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都驻扎有大量军队。意大利投降后,这些地区的局势迅速发生变化。以南斯拉夫为例,当地的游击队趁机缴获了大量意大利武器,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在克罗地亚的拉布岛,当地的意大利驻军甚至主动将武器移交给了南斯拉夫游击队,这些武器后来在铲除当地亲纳粹势力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希腊,意大利的投降引发了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驻扎在凯法洛尼亚岛的意大利"阿奎"师拒绝向德国人投降,结果遭到了残酷镇压。近5000名意大利军人在这场冲突中丧生,这一事件后来成为了著名小说《佩里伦的上尉的曼陀林》的创作灵感。

意大利的投降还给了盟军一个意想不到的优势:大量的情报资源。意大利投降后,许多意大利情报人员选择与盟军合作,他们提供的信息对盟军后续的军事行动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例如,在1943年10月的那不勒斯战役中,前意大利情报人员提供的城市地下水道系统图帮助盟军顺利突破德军防线。

然而,意大利的投降也给盟军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突然之间,盟军需要接管大片原本由意大利控制的领土,这给盟军的后勤和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利比亚的的黎波里,盟军接管城市后立即面临了食品短缺和治安混乱的问题。为了维持秩序,盟军不得不与当地的意大利行政官员合作,这引发了当地阿拉伯人的不满。

对德国而言,意大利的投降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失去了意大利这个盟友,德国不得不单独面对西线的盟军和东线的苏联军队。为了填补意大利留下的空缺,德国不得不将大量军队调往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在其他战线的实力。

在政治层面,意大利的投降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动摇了其他轴心国小国对德国的信心。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开始秘密接触盟军,探讨单独媾和的可能性。这种态度的变化最终加速了轴心国的崩溃。

意大利投降后,墨索里尼政权的覆灭也给其他法西斯政权敲响了警钟。在西班牙,弗朗哥政权开始调整对外政策,逐渐与轴心国保持距离。这一变化对后续战局产生了微妙但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意大利的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它不仅改变了地中海和欧洲南部的战略格局,也加速了轴心国的最终败亡。这一事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对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