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稿酬900/篇!《读者》杂志7月主题征稿:“体育伴我而行”

作者:投稿征文驿站

在这个世界里,体育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一种体现,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人类的身体素质与能力朝着更高更快更强不断迈进,也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增加了更多可能的选项——不止步于陆地,天空与水下亦可成为我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梦幻舞台。

无论是绿茵场上的奔跑、泳池中的畅游,还是山间的攀登,抑或高空中的飞翔,每一次呼吸和心跳,都记录着我们与体育之间绵长又精彩的故事。与体育相伴而行,你一定会获得最为与众不同的奇妙历程。

7月,在欣赏欧洲杯、温网以及即将到来的2024巴黎奥运会赛场上,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与竞技运动之美时,也请你用笔“热身”,讲讲你与体育的那些有趣动人的故事吧。

稿件要求:

1.请以“体育伴我而行”为话题,讲述关于你与体育的有趣故事。

2.字数:3000字以内为宜。

3.我们将从投稿中选出1-3篇优秀作品,并为作者送出本刊文创团队制作的手绘水彩多肉植物笔记本《小鲜肉》一册。

4.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读者》(原创版)杂志中刊登。一经刊用,即付稿酬300元/千字。

5.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请在稿件中注明联系方式(电话、地址、姓名等),以便我们与你取得联系。

6.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7月31日。

7.获奖名单及下月征文主题将在2024年8月1日公布。

《老房子里的夏天》 望一行

得知外婆家的老房子塌了的那天,一股没来由的难过涌上心头,我想起山里的布谷鸟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那些漫长的寂寞又热闹的暑假。

爸妈的生意忙起来以后,我的暑假常常在外婆的老房子里渡过。那是一处隐匿在深山里的土坯房,三面都是茂密的树林,门口有一块压平了的泥土地做的“道场”,“道场”再往前,浓密的玉米地顺着斜坡向下再次与山林连在一起。外婆的老房子就这样孤零零的长在重山与茂林之间,而我所有关于暑假最美好的记忆,也是从这里开始生更发芽。

因为老房子很偏,常常十天半个月都不见一个人经过,房子里外的一切便都成我探索的对象。屋后不到两米就是后山的崖壁,一条细细的清泉顺着崖壁流下来,汩汩汇入外婆挖的小水洼里,早上的时候把西瓜和热水冲好的橘子果汁放进水洼里,等到下午正热的时候再拿出来,西瓜和装着果汁的杯壁便被一层砂糖一般的薄薄白霜裹满,一口下去,凉意沁满心脾。

不下雨的早上,外婆会早早把羊赶进山里,吃过早饭后,她到附近山里采茶,我就自己在家。山里的电路不太稳定,停电是常有的事,遇上停电,我就带上外婆家的小狗一起过家家,把椅子放倒围成一圈,然后在地上铺上一层晒谷子的帆布,这就是我的家了。除了小狗,我还有很多朋友,只要我需要,就能想出来。我是古代大侠的时候,小狗就是我的马,我有武艺高强的少侠朋友,也有善解人意陪我浪迹天涯的武侠少女,我们在大大的“道场”上和坏人决斗,也在我搭建的房子里开怀畅饮。玩的累了,就在帆布上躺下,听着风吹过树林,吹过山岗,吹得天上的云游来游去,渐渐瞧不出形状,等风吹到凉凉的帆布上,恍恍惚惚,就连我也掉进了游来游去的云堆里。

…………

傍晚时分,外婆带上我一起去赶羊回圈。羊圈在老房子左面的山头,山头上的平地里原本种着玉米,玉米收割后就变成了一方平地,外婆赶羊,我就在玉米地的小土坎上坐着,那里可以看得很远,吹着晚风,听着头羊的铃铛叮叮当当,看着山脚下平静的长江水像一条丝带,系在我与对面巍巍山峦之间,夕阳就挂在山峦上,然后一点点泡进橘色的霞光里,直到天色开始变青,渐渐和连绵的山融在一起。我意识到该回家时,羊已经都进圈了,外婆的手电在夜幕里亮着,我们一老一小牵着手顺着山路朝不远处的老房子走去。

每天睡觉前,还有一件事也是一定要做的,就是吹牛角号。山里野猪多,外婆说,吹牛角号能驱赶野猪,一开始是外婆吹,后来我也学会了,外婆就陪我一起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我双手托起黝黑的牛角,将切去牛角尖的一头对着嘴,鼓起腮帮子朝里吹气,“呜~呜~呜~”的牛角声响起,声音浑厚而悠扬,在沉沉的夜色里画出一到弯弯的辽远的音符,穿过玉米地,跨过重山,一直连着天边的白白月光。我就这样兴致勃勃的变着各种音调,让牛角号在山谷里响起,“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吹得累了,就躺回床上,外婆的故事刚开始,我就跟着牛角号悠扬的声音,一起躺进了梦里。

就这样在山里一场又一场的好梦里,我度过了我整个童年乃至少年时期的暑假。那些被清风、月光、虫鸣鸟叫和草木书香妆点过的日子,在我后来无数的时期反复放映,甚至各种类同的碎片依旧会出现在生活中。只是后来,再没有那样热闹的一本书,也再难有那样的一场好梦。

《夏日疯长》李晚照

我对暑假的记忆,都集中在少年,小学及初中年级。高中是几乎没有假期的。

那时的暑假虽然千篇一律,但年年都如天堂,属于乡下少年特有的天堂。

所谓春种、夏长,夏天是一个田野万物疯长的季节。少年亦如是。

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只发了一本“暑假生活”,里面有一些作业题。但这本作业是按照城市孩子的模式来设定的,对乡下孩子而言有些脱离生活,几乎没什么用,开学之后,老师也不检查。很多孩子直接扔掉了。

夏天是绿色的,一望无际的绿色,在天地之间流淌。树木庄稼,野花野草,都在比赛似地争夺领地。阳光是充足饱满的,热辣辣的,不过,躲在树荫下或田野里还是蛮凉爽的。

小河从田野里蜿蜒而过,河水澄澈清凉。河里从早到晚都飘扬着青蛙“咕咕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让人怀疑河里至少有一万只青蛙。

在田野里疯跑之后,孩子们跳进小河浅水的岸边扑腾几下子,干净凉爽。然后在浅滩围堰捕鱼、捉泥鳅,在淤泥里踩来踩去挖河蚌。往往收获不多,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致,偶尔捉到一两条小鱼或泥鳅,三五只河蚌,远不够做一顿餐的,带回家就成了鸭子的美味。

…………

我最喜欢跟着祖母看大戏。

乡下小镇没有电影院,却有一个很气派的戏园子,很阔气地占了几十亩地,比乡政府规模还大,年年都有大戏上演。

孩子们看戏就是看热闹,至于那些唱腔什么的也不懂,唱得好坏也无所谓,最爱看丑角和打斗翻跟头的戏。当老生老旦们唱的时候,小伙伴们纷纷溜到场地边缘,围着买零食的小贩转。等小丑一出场,孩子们又呼啦聚到舞台前,扒着高高的砖石戏台看。甚至有孩子爬上舞台。小丑会机智“现挂”,把小孩子拎下去。观众们一阵哄笑。不过家长对艺人很尊重,一般约束孩子,不干扰演员们表演。戏班子一般会待上月余,几乎涵盖了整个暑假,一般是晚上演出。小伙伴们也不着急,慢慢地跟着看。直到剧团出预报,说最后两三场或者一场了,孩子们才开始懊恼,还没怎么看呢。所以,最后的一两场戏孩子们格外珍惜,甚至能从头看到尾。

暑假很快就结束了,回到校园内,常常觉得连写字都觉得生疏了。不过,脑子似乎很清透了,可以灌输新的知识了。

一晃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少年时的暑假就像漫画一样或者成了发黄的老照片。

细细想来,那时候似乎只是疯玩疯长,率性阅读,似乎没有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却成了我心中最自由最美好的时光。连同少年时读过的书,之后都变成属于我自己的文字,在思想里凝炼输出,让我的文章充满生命的张力和生活的温度。

如今,近乡情更怯,故乡几乎再也回不去了。其实是时间回不去了,只能付诸于笔端,留存在文字里。不能成为历史,只为那段葱茏疯长的日子。

稿酬900/篇!《读者》杂志7月主题征稿:“体育伴我而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