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稀土管理新规发布后,外媒称其为报复性措施,与中西贸易摩擦有关

作者:贺文萍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稀土管理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稀土资源,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消息一经发布,西方舆论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指责中国意图控制全球产供链,遏制西方国家的战略反制能力。

稀土管理新规发布后,外媒称其为报复性措施,与中西贸易摩擦有关

“政治新闻网”欧洲版评论称,中国所发布的管理条例旨在实现对稀土资源的长期控制。当下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都有赖于稀土产业的支持,只要中国从上游切断控制稀土产业,就能够确保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其中又以电动汽车、风力涡轮发电产业尤为明显。

彭博社指出,中国长期以来几乎垄断了稀土、锂和石墨等精炼材料的供应,这些材料对高科技制造业和绿色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至于路透社、金融时报等媒体,则将《稀土管理条例》与中西贸易纠纷挂钩,将此视为中国的“报复性措施”。评论称,中国此次透过这项《条例》,在稀土开采、冶炼和流通等领域制定法规,旨在以国家安全名义来保护稀土供应。

稀土管理新规发布后,外媒称其为报复性措施,与中西贸易摩擦有关

不过,也有部分理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多年来一直不鼓励稀土出口,最新的《条例》只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合法化”。

据了解,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与储量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可知,2023年大陆稀土产量为24万吨,约占全球三分之二;全球17种稀土元素的储量为1.1亿吨,大陆占40%。

去年早些时候,大陆便收紧了几种金属的出口指导规定,包括对锗和镓相关物项、作为电池关键材料的部分石墨实施出口限制。

到了年底,大陆又宣布禁止稀土的提炼、加工和利用技术的出口,以捍卫自身在稀土技术上的市场主导地位。外媒将此视作中国“挫败西方发展稀土行业的努力”。

稀土管理新规发布后,外媒称其为报复性措施,与中西贸易摩擦有关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尝试各种方式,试图摆脱在稀土领域的对华依赖,但却收效甚微。有分析指出,相较于中国在稀土领域几十年如一日的深耕,西方在该行业的努力还不够,而且存在明显缺陷。

分析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便稳居全球稀土供应的领导位置,其稀土加工技术也是首屈一指。不过,由于中国力推稀土资源可持续化战略,加之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新的稀土供应链,国在稀土出口总量中的份额已从2010年前后的90%,下降至如今的70%左右。

在稀土的产供链中,上游生产涉及稀土的开采以及氧化物的提取和分离,而下游则主要是清洁能源产品的生产。

稀土管理新规发布后,外媒称其为报复性措施,与中西贸易摩擦有关

中国在稀土的提炼、加工和利用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主导了稀土原矿和其他上游产品的出口,这就令西方望尘莫及。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全球任何地方发现了一座稀土矿山,在没有恶意阻挠或政治干涉的情况下,开采出来的矿石大概率会被送到中国精炼,以得到纯金属。

对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至少要十年以上的大规模投资或能在稀土加工领域与中国一较长短。但从现状来看,西方虽有这种战略思维,但却乏有实质性行动。

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能维护自身利益与全球产供链稳定,这一点不容任何西方国家无端说教指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