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无棣融媒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上下楼梯时感觉膝盖“吃不住劲儿”,有时甚至差点跪下去……很多人会称之为“打软腿”。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打软腿”,软的到底是哪?《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指出膝盖无力的病根儿,并推荐3个日常强化动作。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 梁堂钊

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康复学系教授 王 琳

膝盖没劲可能是髌骨变软

髌骨,俗称膝盖骨,位于股骨下端的前面,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为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连。髌骨具有保护膝关节的功能,可传递股四头肌力量,在膝关节伸屈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行下蹲、上下楼梯等屈膝动作时,髌骨会在股骨的凹槽里上下滑动,从而驱动小腿运动。为避免与股骨发生摩擦,髌骨表面有一层光滑、柔软有弹性的软骨。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把膝关节腔比作一个房间,软骨就像一面墙皮,保护着内在的墙壁。

但如果墙皮因潮湿、损坏等原因肿胀、发软,就会像墙皮鼓了包,摸上去软塌塌的,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继续发展,墙皮可出现龟裂、剥脱,墙面变得坑坑洼洼,与之相对的股骨表面也会逐渐被磨损,甚至露出墙体。

此时,髌骨在坑坑洼洼的凹槽内运行,便会引发酸痛或“打软腿”,也就是髌骨软化症。

三种情况警惕骨头变软

髌骨软化症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是髌骨软骨面因慢性损伤后,软骨发生肿胀、龟裂、破碎、侵蚀、脱落。

髌骨软化症好发于30~50岁的青壮年,尤其是女性,这与女性先天髌骨易向外倾斜、软骨过早退化等因素相关。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虽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但少数人的髌骨先天发育位置不对,没有在股骨的“槽”内,或是髌骨、股骨之间的“槽”不匹配,更易发生软骨磨损。后天因素中,最广泛的学说是创伤因素。比如:

  • 膝盖的创伤或扭伤,使软骨受损;
  • 长时间进行负重深蹲、爬山、上楼梯等高强度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磨损软骨;
  • 肥胖增加膝关节负担,使髌骨损伤的可能性更高;
  • 年龄增长,或类风湿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等疾病,也可使软骨和骨骼结构发生改变。

髌骨软化症发病缓慢,很多患者走平路时不会有明显不适,较难被发现,但屈膝时,股骨正好压在髌骨软骨的磨损区域,便可引发疼痛。因此,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

1. 走远路或上下楼时膝关节酸痛或隐痛,可伴有“咯噔响”或打软腿;

2. 屈膝久坐后起身时,膝关节疼痛无力;

3. 半蹲位或深蹲时膝关节疼痛。

如怀疑自己已有了“软骨头”,可通过下蹲方法进行自测:

单腿下蹲试验

尝试单腿站立,然后缓慢下蹲(如果无法保持平衡,可手扶桌椅借力),成功蹲下后再单腿站起,一旦过程中出现疼痛、腿软或根本无法站起,警惕是否患上了髌骨软化症。

3个动作预防髌骨软化

髌骨软化症是髌骨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就运动康复来说,其重点在于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力锻炼,以训练股四头肌力量为主。具体练习如下,供参考。

1

弹力带伸膝抗阻

以右侧为例,站立,右腿膝关节弯曲。可使用弹力带在小腿处施加适当阻力,小腿尽量伸直以对抗阻力,保持几秒后缓慢还原。每天2~3组,每组8~12次,整个过程保持正常呼吸。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2

靠墙静蹲

双脚与肩同宽,距墙约30厘米。屈膝成半蹲姿势,膝部根据自我感觉选择适当弯曲角度,膝关节和大腿前侧有紧张感为宜,维持30秒~2分钟,腿感觉酸胀后起身,整个过程中保持正常呼吸。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3

股四头肌主动抗阻

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收紧下腹部和臀部,头部与脊柱呈一直线,向前看或稍向下看,下蹲屈髋屈膝,尽可能深地下蹲,动作结束后起立。每天2~3组,每组8~12次,可根据身体能力选择无负重或适当负重。

走路时突然“腿一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提醒:想要预防髌骨软化症的发生,运动前要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增加锻炼强度;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下坡跑,保持膝关节在无痛范围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