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作者:董昭武

——记洛阳市人大代表、瓜蒌种植创始人张进昌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103岁生日!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当一个人有了伟大目的的时候,他就会以劳动代替休息”。——希腊谚语

近年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青年迅速在豫西地区的伊河两岸窜红,被当成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受到人们交口称赞。他,就是伊川县瓜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产党员张进昌。当地人只要提起这位种植瓜蒌一举成名的有志青年,无不一脸骄傲的竪起大拇指,并且如数家珍般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张进昌,现已荣膺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洛阳市返乡创业好青年、洛阳市优秀乡贤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创办的企业,被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授予伊川县瓜蒌农民专业合作社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称号,被共青团伊川县委授予伊川县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称号,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优秀项目,被伊川县委组织部、伊川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伊川县科技工信局及伊川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授予伊川县青年创业创新基地称号,被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授予洛阳市农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这些荣誉标志着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一颗农业战线上的耀眼新星,已经在伊滨大地冉冉升起,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成功者的道路,并非一开始就是鮮花美酒,更有一路荆棘,一路坎坷。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困 境 思 变

张进昌在张奇庄创业成功,现在已经是全村敬重的“荣誉村民”。张奇庄与他的老家龙王屯相距三华里,两村同处浅山区,没有天然河流,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黄土地都是“望天收”,种的小麦、红薯、玉米等传统作物全看老天爷的恩赐,雨水充沛时偶有收获,遇天旱产量超低,甚至颗粒无收,村民连吃水都困难,经济条件拮据。

自古以来,当地流传有“张奇庄,无良方;龙王屯,难留人。好男不进张奇庄,好女不嫁龙王屯”的顺口溜,是对这两个村子的生动写照。由于生活所迫,村里不少孩子读完小学就辍学,能读完高中的凤毛麟角。张进昌也不例外,初中毕业后,父亲做生意赔了,几十万外债的天大压力,让勤奋好学的张进昌中止了学业,逼迫他对人生及早作出抉择。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先辈的启示

一连几天,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前途与未来。百无聊赖之际,他把目光投向家人视为“传家宝”的几个旧板箱。那是从未谋面的爷爷生前的日记和书籍,平时他不曾关注,这时一本又一本地认真翻阅,希望能给自己指点迷津。逆着时光追寻,泛黄的日记为张进昌还原出一个旧时代青年在国家存亡内忧外患之际,为着民族事业外出求学,投身革命的辉煌历程。

爷爷张吉甫(1904——1956),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共地下党伊川县马回区委书记,在有莘师范学校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发展党员,长期从事革命活动。不少进步学生在他的感召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平等籍学生中,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渡江诸多战役、解放后担任过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副部长的翟鸣武,驰骋疆场数十载、先后担任过号称“万岁军”的38军副军长和54军政委的邢泽,担任过陕甘宁边区救国会主席和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的全国“十大名记者”之一纪希晨,都是那个时期进步学生中的佼佼者。张吉甫还受组织委派,冒着生命危险到栾川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由于精明强干贡献突出,被任命为中共伊川县委委员和统战部长。解放后先后担任伊川县城建科长、民权县第一中学校长、民权县粮食局长等职,直到1956年病逝。爷爷当年走出山村闹革命、出生入死为人民的感人事迹,一直是家族的荣耀,也是十里八乡的骄傲。

迷茫时重温先辈的心路历程,使张进昌茅塞顿开,深受启发与鼓舞。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这个不曾涉世的15岁少年,很快明白:树挪死,人挪活。要想还清债务,改变靠天吃饭的宿命,必须象爷爷那样走出山村,到外面的世界经风雨,见世面,寻觅商机辟新路!他说服父母,带上家里仅有的几十块钱,连夜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张吉甫1951年任民权县粮食局长)

十年磨一剑

经过一夜的长途颠簸,从未出过远门的张进昌现身于繁华的广州街头,他顾不上饥肠辘辘,也无暇欣赏满目葱茏的南粤风情,急忙去找在此打工的堂哥。

住处有了着落就开始找工作。可他哪里想到,一没文凭,二没技能,不懂粤语的未成年人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单是没有身份证就把他挡在用工单位门外,更何况没有人愿违法使用童工。即便他磨破嘴皮,声称只管吃住不要工资,仍无单位愿意接收。日复一日的连续碰壁,不禁让这位追梦少年自尊扫地,进而怀疑人生。尽管堂哥帮他办了一张假身份证,把年龄改为18岁,但稚嫩的脸庞和尚未发育成熟的身体无法替他圆谎,找工作依然无果。

一月后堂哥才通过熟人介绍他进了一个家具厂当喷漆工,试用期三个月,工资仅96元。又脏又累待遇低,这是一份一般人不愿干的工作,而张进昌珍惜这个机会,他欣然接受,而且保证干好,每天早来晚走,爱岗敬业,年龄最小却吃苦最多,很快得到厂里好评,这一干就是二年。

可是,毕竟工资太低,急于挣钱还债的他还是辞了职,尝试寻找收入高的工作。后来的三年内,他辗转于广州、深圳和东莞,换过家具厂、玩具厂、电子设备厂等多家单位。由于他工作不挑肥拣瘦,脏活累活来者不拒,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学会了多种业务技能,积累了一定经验,待遇也随着业绩水涨船高。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5年后,为了提升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已经轻车熟路的广东,主动进军完全陌生的“魔都”上海,应聘到一家照相器材专卖店当店员,借这项从未涉足过的工作挑战自我,主动加压。根据他在广东五年的经验积累,和敏而好学,刻苦钻研,不甘平庸的行事风格,他对照相机营销信心满满。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以往每到一处都留下好的口碑,这次却首战受挫,第一个月绩效考核遭遇“滑铁卢”。老板发出预警:三个月试用期完不成销售指标,必须走人。张进昌毫不气馁,他发现自己的短板在于专业知识欠缺,推介不到位,导致客户流失。于是他拼命“脑补”,一下班就废寝忘食研读专业书籍,熟记不同品牌、型号相机的性能特点价位和优劣比较,在店里则留心观摩优秀店员的推销技巧,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第二个月开始,他月月超额完成营销任务,成为店里销售冠军,被公司刮目相看,第二年荣任店长,第三年跃升为年薪30万的区域经理。这一年他22岁,是离家打拼的第8个年头,他硬是靠超乎常人的的坚韧与奋斗,成为公司上下瞩目的业务精英。让张进昌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成功不仅赢得本公司尊重,而且收获了对面电器商店一位姑娘的芳心。

姑娘叫高芳芳,来自江南水乡,温婉俊秀,对阳刚帅气胸有抱负的小张没少关心与温存。小张每一个进步她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从不吝啬微信点赞或美食犒劳。在一来二去的交往中碰撞出爱的火花,二人很快走进婚姻的殿堂,相约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在后来 的业务拓展中,张进昌关于对重点客户采取团队协作攻关的建议,被公司采纳后利润翻了三番,他由此获得10万元重奖,之后年年获得“优秀员工”的殊荣。随着经济收入的逐年提高,他不仅替家里还清了外债,而且有了120多万的积蓄。至此,他实现了一个农村少年的华丽转身,事业如日中天,美好前程在向他招手。

他本可以象其他年轻人那样,选择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长足发展,安居乐业,但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改变家乡面貌,决心用自己十几年商海营销的经验反哺故土,改变父老乡亲一代又一代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农作模式。在与爱人商量后,二人同时向所在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为留住人才,公司老板情愿送上干股和股东之位,如此诱惑也未能动摇张进昌返乡创业的决心。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踏平坎坷成大道

当公司老板得知张进昌辞职的原委后,不由心生敬意。他提出与张进昌结为摯友,愿提供货源助其洛阳开店。张进昌谢绝了,他清楚开店肯定能赚钱,且能安排几个人就业,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改变全村的贫穷面貌,还得围绕“农”字作文章。

为了选一个合适的项目,张进昌携爱人回家看过父母,就又马不停蹄的外出考察,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在途经江苏看望岳父母时,听说妻哥种植瓜蒌带动全村致富 ,张进昌眼前一亮,随即前往拜访,得知瓜蒌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多年生宿根作物,全身都是宝,皮可止咳化痰润肺,根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籽是可口的休闲食品。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劳动强度低,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他还就瓜蒌的种植管理和加工销售等具体环节,进行了详细咨询,遂决定放手一搏,在家乡试种。

2018年3月的一天,张进昌来到平等乡政府,希望在瓜蒌种植上得到土地支持。正好碰见在乡政府办事的张奇庄支部书记田胜卫,可谓伯乐遇上千里马,两人一拍即合,田支书当即拍板,为他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瓜蒌。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张进昌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事不宜迟,他从江苏请来技术人员,引进优质瓜蒌品种,夫妇二人边干边学,全身心投入瓜蒌种植。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从犁地、挖沟到搭架铺网,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力求高标准、严要求。为解决水的问题,他铺设滴水灌溉管网5000余米,做到了既节水节电节肥,又省时省工的良好效果。一年后,金灿灿的瓜蒌挂满藤蔓,惊艳四野,扮靓山村,每亩地收入5000多元,当年共获利30多万元。在“靠天收”的贫瘠土地上试种瓜蒌成功,破天荒地创造了中原农业史上一项奇迹,消息传出,远近轰动,参观者纷至沓来,让张进昌夫妇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把小瓜蒌做成大事业的信心。

张进昌坚持认为,“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他秉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注册成立了伊川县瓜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以瓜蒌种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从种到管到包销的“一条龙”服务,带动四邻,辐射周边,吸引更多农户加入瓜蒌种植队伍。短短6年,从最初200亩,扩大到现在的3000余亩,另发展柴胡、射干、黄精、血参等中药材种植800余亩,还建成一座与之配套的瓜蒌药材加工厂,用于完成瓜蒌晾晒、切片、瓜子炒制、蒌根加工等系列工序。截止目前,经他发展的瓜蒌产值已达500余万元,带动周围龙王屯、亓岭、金滹沱、黄村、刘庄等7村50余户农民从事瓜蒌种植,让他们藉此走上富裕之路,一些光棍汉讨到了媳妇,不少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益。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此外,他每年向张奇庄村委会奉献20多万元,还向流转土地的农户按时支付租金,大大改善了村貌和民生,使过去土路土墙旧瓦房的小山村,变成今天手机轿车小洋楼的新农村。

今年,张进昌与安徽亳州、河南平顶山、鹤壁、驻马店等多地的种植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扩大瓜蒌深加工业务的同时,也在致力于种植面积开发,带动更多人致富。平等村800亩坡地的征用正在洽谈中。

张进昌坦言,他身上流淌着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定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瓜蒌种植做大做强,为家乡造福,帮困难户脱贫 ,引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山乡播种希望的年轻人

(作者系中共党员,中央知名媒体原特派机构负责人、资深记者。曾供职于宣传部门和政府机关,发表有大量新闻和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