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作者:建文知筑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历史与新篇:深圳南山五校建筑方案设计竞赛,由深圳市南山区建筑工务署主办,有方建筑(深圳)有限公司策划代理,包含南头小学改扩建工程项目、育才一小改扩建项目、沿山学校工程项目、荔山小学工程项目、红树湾学校项目,共计5个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

本次竞赛关注校园文化传承、学生幸福感、教育空间组织、链接城市与社区、在地特征塑造等方面,意图让校园设计回归建筑学和教育日常,是促进深圳南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项目区位示意图 ©有方

其中,荔山小学工程项目现已按竞赛规则完成最终结果评定,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获得本项目一等奖,完整竞赛结果如下: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项目基本信息

办学规模:小学36班、学位1620个

用地面积:13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3671平方米

项目区位: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地属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基地区位示意图 ©有方

设计单位: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MLA+亩加)

主创设计师:曹睿芝、石成

设计团队:李通、李泓逸、郭伟健(实习)、杜靖怡(实习)

本文展示的一等奖方案仅为竞赛阶段方案,实际建设或有差异,以最终设计方案为准。一等奖方案介绍文字由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提供。

视频加载中...

△ 方案视频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实体模型 ©MLA+亩加

「风谷」

The Valley

岭南的夏季风,

穿过大小南山的隘口,为场地带来凉意。

「台地」

The Terrace

顺应原生地势,逐级抬升,

在山景视廊中,创造校园公共空间序列。

「岛楼」

The Island

灵活多变的框架体系下,

完成教学空间从私密到公共的过渡。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风谷,顺应夏季风向

荔山小学位于深圳大南山西侧山脚。夏季风从海面吹来,穿过大小南山之间的隘口,为场地带来了风向清晰的西南风。踏勘适逢风雨天,沿山路扑面而来的风势从微观上印证了宏观的猜想。顺应风向,我们将校园主体建筑沿长边布置,形成校园风谷。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场地区位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场地风向 ©MLA+亩加

界面,回应未来变化

场地直面大南山一侧为在建住区,未来高密度住宅塔楼将遮挡大南山的景观视线。在深圳高密度空间开发需求下,西北侧的E2用地大概率也将面临开发。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场地分析 ©MLA+亩加

场地仅有的两个长边在界面属性和景观视线上都将发生较大变化。反观两个短边,能看到大南山余坡和小南山顶,有潜力保留稳定的山景视廊。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整体鸟瞰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大小南山视线通廊 ©MLA+亩加

沿山路,尺度宜人的社区绿廊

作为片区现状主要出行道路,沿山路拥有宜人的尺度、宽阔遮蔽的行道树和周边生活化的底商界面,具有成为社区绿廊的潜力。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沿山路实景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沿山路社区界面 ©MLA+亩加

于是我们将校园入口广场、图书馆、体育馆、舞蹈盒子等可共享的功能空间布置在沿山路一侧,使其与社区绿地、商业广场、幼儿园共同构成社区街廊。架空的主入口广场方便家长接送;内退的图书馆界面可分可合,便于灵活共享;遮风挡雨的岭南骑楼空间向邻里开放;分时共享的体育馆衔接相邻幼儿园与未来大南山登山径入口。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沿山路共享界面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沿山路入口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岭南街廊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沿山路立面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台地,顺应地形的公共空间序列

场地原有地形从南到北的高差为4米,为化解校园入口到操场的高差,我们将操场架空并抬升4米,设置在8米标高处。场地顺势被切分成四层台地,从0米到8米依次抬升。同时,每块台地在左右长边将教学岛楼切割开,留出城市与山的“气口”,形成若干群岛而非连续街墙。四层台地在不同标高处也衔接了两侧的教学空间。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台地切分策略 ©MLA+亩加

四个不同主题的校园台地

2米、4米、6米和8米标高的台地,不仅是对高差的化解,更塑造了从校园入口广场到游戏院落、再到望山操场的校园核心公共空间序列。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四个主题台地 ©MLA+亩加

四层台地对应了四个不同主题:

林荫台:为学生提供荫凉遮蔽的入口空间;

游戏台:底层专业教室起伏的屋顶成为趣味山丘,给低龄学生创造了可以嬉戏玩耍的乐园;

采风台:拾级而上,在校园的升旗台处回望小南山顶,微风拂面而来;

活力台:200米标准运动场和立体复合风雨球场,成为师生释放运动活力的主要场地。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入口广场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游戏台 – 趣味山丘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风雨球场 ©MLA+亩加

满足不同层高的台地底盘

音乐、美术、报告厅、风雨操场、食堂等不同层高需求的教学空间共同构成了台地的底层,使得台地的高差设置更加合理和经济。局部透空的落地庭院为底层专业教室提供采光和通风。架空的风雨操场两侧敞开,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自然通风,减少能耗。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风谷剖面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岛楼,框架体系提供灵活性

三栋教学岛楼在场地沿山路一侧排列,面朝大南山和风谷。南侧布置普通教室组团,逐层退台形成朝南的露台。岛楼北侧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布置交通和教学服务空间。由上至下,教学岛楼逐层扩大,框架结构为教学服务空间提供了灵活重组的可能,未来可依据校方需求进行空间改造和功能置换。阅览室、社团活动室、讨论室、工作坊、教师办公室等辅助空间在这里灵活切换、自由重组,是弹性多变的“拓展坞”。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教学岛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拓展坞”空间 ©MLA+亩加

多层共享、高效串联的教学岛底盘

教学岛在8米标高以下布置了高频使用的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专业教室,通过竖向交通与上部普通教室组团相连,确保了课间10分钟内学生在普通教室与专业教室之间的高效转换。同时,沿山路一侧首层设有4米层高的阅览室和8米通高的读书剧场,通过设置管理边界,实现对社区的分时共享。扩大的底层空间内部设置通高中庭和架空区域,使风和光得以在教学岛的底盘穿透。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教学岛底盘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短轴剖面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通高中庭 ©MLA+亩加

私密到公共的空间过渡

从沿山路到教学岛,再到风谷庭院,方案在平面布置上形成了一个剖面序列,依次为风谷庭院 - 退台 - 教室 - 内廊 - 灵活的教学或服务功能,也完成了从公共 - 次公共 - 私密 - 服务空间的过渡。普通教室的南向退台不仅是观赏自然山景的露台,也是风谷向教室室内的过渡。双边廊的普通教室,一侧是内廊,一侧是露台,两个界面均可打开或关闭,为教学提供多样灵活的场景。露台相互连通,既是各自教室的扩展空间,也是相邻教室的交流空间;走出露台,直面自然的教育感知在这里发生。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教学岛标准层平面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服务空间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普通教室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望山露台 ©MLA+亩加

东侧服务岛由教师宿舍楼和行政专教楼组成。在高效紧凑的主体空间之外,内侧向风谷拓展,形成“岛中岛”的第三空间,在限定围合出台地庭院的同时,作为新型教学空间和教师活动空间来使用,平面可以自由切分布置甚至面向庭院完全打开。这也延续了从私密到开放、正式到非正式的空间过渡。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服务岛 ©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私密 – 公共的空间过渡©MLA+亩加

竞赛结果发布|MLA+亩加,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 总平面图 ©MLA+亩加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项目类型:教育建筑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

设计单位: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MLA+亩加)

主创建筑师:曹睿芝、石成

设计团队:李通、李泓逸、郭伟健(实习)、杜靖怡(实习)

设计时间:2024年

用地面积:13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3671平方米

#记录我的2024##头条创作挑战赛##全球设计灵感##建筑##城市画册##灵感建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