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作者:今瓜州

漫漫求学路

作者:苏云霞

这几天,高考、中考状元陆续出炉,我的思绪被慢慢拉回到自己过去的求学经历中。我就读的小学,会宁县老君坡镇苏堡小学,在国家近几年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和创建美丽乡村的过程中,2021年作为一个省级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进士故里——苏家堡。就是在这个有文化底蕴的村庄,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留下了我人生成长经历中的美好记忆。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那个年代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乡村孩子的玩乐之地大多是自然场所,玩具也是经过简单地打磨、折叠、缝补而成,而且随着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玩乐也在不断变化着。女生踢毽子,跳绳,玩抓石子;男生打弹珠,摔四角,挑秸秆,吹纸板玩。留下了特殊年代的痕迹,使我难以忘怀。甚至到现在出现在梦中的都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儿时的玩伴、父辈的身影。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村里是没有幼儿园的,也没有学前班,直接从一年级开始。那时候没有专业的老师教我们普通话,我们基本上都是唱读,上课老师讲解完后,因为没有更多的笔和本子供我们肆意写、画,我们就散开来盘坐在堡子的院子里,拿着废旧电池的黑碳棒唱读着、画着(还记得父亲说我好学,就把自己收藏很久的一个牛角送给我画字,也是因为这,哥哥很不服气,也有没有吃到葡萄还嫌葡萄酸的因素吧,他嘲笑我戴的红领巾是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记忆的。“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篇篇带着方言的课文内容在堡子的天空里到处飞舞。用会宁县中学高级教师吴建烈老师的话说:就是靠这些低学历“鸡娃抱鸡娃”的教师,硬撑着把学生从“大山褶皱里”送出去的。是的,我们是从大山褶皱里出来的,但是我们的根却深深扎在了那片贫瘠的黄土地里。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记得升三年级的时候,我因为数学考试成绩离及格线还差2分,面临留级的境遇,父亲买了八两白糖提上向我们的班主任“走后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礼当太少的缘故,反正最终以失败告终,就这样我二年级复读了一年。正是因为复读,也助长了我的胆量。班主任房门前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樱桃树,那几日,熟透了的樱桃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晶莹剔透,诱人极了,引来了同班几个学生的觊觎。一天中午,趁着老师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们偷偷摘光了那些成熟的樱桃。下午放学的时候,班主任在全校师生面前承诺:要把我们这些“小偷”给揪出来,几经周折,最终偷樱桃事件水落石出。原来,班主任是拿樱桃当诱饵,就这样,我们几个被迫征订了一期的《学生天地》。虽然花了父母一笔钱(我记得是6毛5分钱),但是对于当时那个很难得到课外书籍的我来说,觉得还是因祸得福,那本《学生天地》我一字一句读了好几遍。

上五年级的时候,因为交不起70块钱的学费,我留在家跟上父母干农活,放驴,一星期过去了,同姓的老师找到父亲,借给我学费,我才重返校园。当时并不觉得苦楚,只觉得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和自信。六年级,我是在邻村上的学,需要翻越两座大山。那一年,父亲生病了,母亲外出务工为我们挣学费。我回忆着母亲做家务的流程,洗衣,做饭,蒸馍馍。早晨,等我做好饭吃完后,一起的同学已经翻过了山,我一路小跑,等追上他们,已经到了校门口。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我求学最艰苦的岁月就是初中了。学校离家远,只能住校,宿舍是一间能容纳40人左右的大通铺,在高不及膝的水泥墩上架着铺板,铺板占据两面墙的地方,中间留有一块空地,供我们洗漱、做饭、吃饭。铺板前头放个木箱子,里面装着一周的食材,人多铺板少,一个人独占一块是不可能的,大家只能把彼此的褥子压住一个边,每个人的位置也就是一个被窝的宽度,晚一点上床的人就直接睡不下去,大家都得侧睡,才能容纳下所有人,但是你得保证不起夜,要不然舍友睡姿一变,你只有在床后面坐的份。那时候开学抢床位一度成了我们的噩梦,记得那是上初三的时候,已经熄灯了,大家正在因为有的同学还没睡下去而嚷嚷着,忽然宿舍门口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侧睡下,再往一起挤挤,那几个同学就能睡下了,这宿舍,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生比你们现在还多,都睡得下。临床一个不满的声音传出来“那人也有个胖瘦之别呢”。“我们那会都是初三补习生,还能比你们瘦”。当得知顶撞的是校长之后,我们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宿舍的屋顶有两处瓦片滑落了,雨水冲走了上面的泥土,透过屋顶向外望,能够看见外面的光,遇到下雨天,会往下漏雨,我们就把包铺盖的塑料盖在身上,任由雨滴打在塑料上,溅到脸上。到了冬天,一个宿舍只有一个火炉,还是那种几乎着不起来的火炉,偶尔哪天火没有灭下去,晚饭后,大家抢着在炭灰里埋上一块砖,等下自习取出来捂一下脚底板。平时上课火都是灭的,晚上熄灯前时间紧张也没人生火,很冷很冷,大多数学生都手脚起了冻疮,皮肤经常出现紫血疱坏死,溃烂流脓。

至于饮食,由于是住校,周末回去会背足母亲花一天时间为我们姊妹仨准备的一周的干粮,有饼子,晾晒的手擀面(要不然夏天坚持不到周末就会馊掉),咸菜,洋芋。弟弟负责下课排队打水,我切好洋芋,等着弟弟的温开水一来,洋芋和水一起下锅,为了节约时间,水开了就下面条,硬洋芋加上没煮烂的面条,好多学生都吃出了胃病。煤油炉子烟熏火燎地做饭,吃剩的馍馍只要拿出宿舍,一股煤油味熏得人再也无法下咽。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40人吃住就在这一间宿舍,霉腐味、臭脚丫子味、被窝的味,交织在一起,宿舍的卫生清洁程度可想而知。经常会有老鼠啃破木箱钻进去偷吃食材,站在宿舍门口,常常听到里面丁零咣啷的声音,循着声音从门缝里看去,原来是老鼠从锅盖上蹚过去了。有一次,我们刚睡下,冰冰凉凉的,软绵绵的一个东西从我耳朵踩过去了,我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舍友吓得大叫了一声:“啊?老鼠!”原来,老鼠从我耳朵踏过去后,又踩到了她。

上了高中,学习压力更大了,为了腾出更多时间学习,有条件的就去吃食堂,家庭条件差些的就继续用煤油炉子做饭,偶尔到食堂吃个包子解解馋。早晨天蒙蒙亮就借着楼道的灯光、操场的路灯背书,中午吃过饭一个箭步冲进教室,一头扎进书堆,瞌睡地坚持不住了就叫同桌帮忙掐掐胳臂、大腿,刺激清醒了继续学,实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眯5分钟。

高三和班上的第一名住在一个宿舍,早餐时间,她咬两口干馍馍,喝点水就去背书,晚餐吃个泡面或者馍馍将就一下就去学习,搞得我们心里更加急迫,我也效仿着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营养不良晕倒了,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诊所输液,班主任打电话把我母亲从乡里喊上来,母亲把我搂进怀里心疼地哭了好久。就这样,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终于结束了三年高中的学习生涯。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学路

俗话说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正是因为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会宁教育的“三苦”精神,打小我们就很清楚: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回想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这条路充满了荆棘,充满了不易,它不仅需要我们付出很多汗水、泪水,而且要求我们具备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不断鞭策自己、突破自我。感念这些年,一路风雨漂泊,一路崎岖坎坷,一直未曾放弃的自己,更需要感念的是,那些年陪伴我一起走过艰苦岁月的恩师、父母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