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作者:墨忆史谈

黄芊芊,17岁考入北京大学,28岁就已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拥有70多项专利。

年仅30岁就获得了顶级IT大奖,成为亚洲地区唯一的获奖者。

尽管收到众多国外高薪邀约,黄芊芊始终选择留在祖国,坚守科研岗位。

那么,没有出国经历的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北京日报】【北京大学新闻网】【人民日报】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芯片技术突破

2019年,年仅30岁的黄芊芊获得了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这是全球仅3人获得的顶级IT大奖,而她是亚洲地区唯一的获奖者。

这个消息立即在学术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她的研究成果有望大幅降低芯片的能耗,提高芯片的性能,这对于当前面临能耗瓶颈的芯片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获奖后,黄芊芊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邀请。

许多人认为,这是她进入国际舞台的绝佳机会。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黄芊芊却选择了继续留在国内发展,并开始与国内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合作,希望尽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事实上,黄芊芊的成就远不止如此,她的人生可谓是优秀至极。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2006年,年仅17岁的黄芊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系。面对众多同样优秀的同学,黄芊芊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要想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出国留学是必经之路。

然而,黄芊芊却坚信,中国的科研实力并不比国外差。

于是,她毅然决定留在北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2016年,黄芊芊的博士论文被评为了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她提出了一种新的超低功耗器件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在理论上可以大大降低芯片的能耗,提高其性能,这个成果也让业内人士眼前一亮。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拿奖拿到手软

2017年,28岁的黄芊芊迎来了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她被聘为北大微纳电子学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女博导之一。

这个任命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通常来说,成为博导需要多年的科研经验和学术积累。

但黄芊芊用自己的实力证明,年轻并不意味着能力不足。

作为一名年轻的导师,黄芊芊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她不仅要继续自己的研究,还要指导学生,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

为此,她常常工作到深夜,尽管工作繁忙,但黄芊芊却乐在其中。

她觉得,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同年,黄芊芊还入选了全国仅4人的"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2018年,黄芊芊的研究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她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她开始着手研究一种全新的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黄芊芊和她的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反复进行实验和调试。

最终,她研制出的新机理超低功耗器件,成功打破了国际上硅基隧穿器件的亚阈摆幅纪录。

这个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知名的国际科研机构纷纷引用她的研究成果。

但是黄芊芊并没有满足于理论研究,她主动与国内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展开合作,共同研制世界首个基于12英寸CMOS生产线的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抓住机遇大获成功

2019年下半年,一个重要的机会摆在了黄芊芊面前。

当时,华为正面临着美国的技术封锁,急需突破芯片领域的技术瓶颈。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黄芊芊主动请缨,加入了华为的项目组。

她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无偿提供给华为,帮助华为在芯片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华为项目组中,黄芊芊展现出了卓越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她不仅贡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项目快速进展。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在她的努力下,华为成功研发出了7纳米芯片,这被认为是打破美国技术封锁的关键一步。

2020年,黄芊芊的成就再次得到认可,她荣获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和第二届"科学探索奖"。

同时,她还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榜样。

截至目前,黄芊芊已发表60多篇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创造了70多项专利。

她的研究成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新型半导体器件、超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等,这些都是当前芯片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在科研之余,黄芊芊也非常注重人才培养。

作为北大的博士生导师,她始终坚持亲自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方法传授给下一代。

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被现有的理论所束缚。

在她的指导下,已有多名学生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放眼国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黄芊芊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她流利的英语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让她在国际会议上总能成为焦点。

她的演讲常常引发热烈讨论,很多国外同行都对这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印象深刻。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她用自己的实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人才的风采。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黄芊芊停下脚步。她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的渴求。

即使工作再忙,她也会抽出时间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她认为,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也影响着她周围的每一个人。

在芯片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像黄芊芊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他们的努力,正在一步步缩小中国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为中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新闻网】信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芊芊研究员获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2019/12/23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人民日报】黄芊芊从20岁起持续攻关——在集成电路基础研究中奋力攀登(科技视点·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奋勇担当①) 2022-12-05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中国妇女】从0-100的创“芯”先锋,助力中国“芯”崛起.2023-07-04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北京日报客户端】全球仅3人!北大30岁女博导获得这项大奖,真提气.2020-01-06

17岁北大,28岁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三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