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作者:三楼的泡芙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在国际权威奖项的舞台上,理应是获奖者们的荣耀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个奖项,它的获奖者却年年都没有到现场。

奖杯造型讽刺十足,一个黝黑的小矮人,唯独鼻子是金灿灿的,对获奖者的最高嘲弄,年年如是,我中中国企业有很多年都高居榜首。

这就是金鼻子剽窃奖,一个让人抬不起头的奖项。

01

金鼻子剽窃奖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金鼻子剽窃奖”创建初衷非常简单明了,那就是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刻关注和重视,让大家都能意识到原创成果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个奖项的形式有些独特新颖,获奖者将被颁发一座小矮人造型的奖杯,长着一个金色的大鼻子,奖杯造型寓意那些通过剽窃他人知识产权从中敛财的不诚实行为。

每年,德国反剽窃协会都会根据企业举报,对一些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予以曝光,并评选出获得“金鼻子剽窃奖”的企业名单。

整个评选过程相当严格规范,企业首先需要收集好自身原创设计的产品、被抄袭的产品,以及相关的维权诉讼证据材料,然后正式向协会提出申请参评。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协会在受理申请后,会主动联系涉嫌抄袭的企业方,给予其一次解释的机会,如果企业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并无抄袭行为,则可被移出候选名单。

反之,如果企业无法作出有力辩解,那它极有可能在当年被列为“金鼻子剽窃奖”的获奖企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曝光和谴责。

这个奖项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近年来,有不少中国企业的产品屡屡上榜,这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毫无疑问,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创新发展进程中所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金鼻子剽窃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通过一种曝光式的评审机制,旨在惩戒那些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权益的不良企业,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

02

上榜的中国企业

在全球创新型企业的竞技场上,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长期存在严重短板。一年一度的“金鼻子剽窃奖”就是最好的警示。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这个由德国反剽窃协会创办的奖项,本意是惩戒那些肆意剽窃他人知识产权的不端企业。在数十年的评选中,中国企业频频高居前列,多次包揽头筹大奖。

以电锯产品为例,某中国企业的电锯产品在设计上与德国某知名品牌几乎如出一辙,商标文字也几乎被完全复制。经过细致对比,除了极少数细节上的差异外,普通消费者几乎难以区分两者的真伪。

再比如汽车用制动装置,原版产品使用的都是优质安全材料,而中国仿制品则质量明显略逊,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就连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例外,德国一款铁锅被抄袭,整体造型和细节处理几乎就是一比一的复刻,只是质量上存在差异。

甚至连儿童玩具这种看似不会备受关注的产品,都遭了殃,德国一家公司的儿童挖掘机玩具被中国企业完全复制。

这种百分之百的仿冒行为,已经完全无视了基本的诚信和尊重,引发外界哗然。外媒纷纷讥讽中国在剽窃问题上早已是老行家了。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2019年那届评选结果,当年的前十大“剽窃王”名单竟然被中国企业一网打尽,包揽了全部席位!这无疑是一记猛烈耳光,打的我们喘不过气。

面对舆论的声讨和外界的质疑,国人哪里还有什么底气可言?反而是感到无比羞愧和局促。几千年文明史的底蕴,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这些负面现象确实揭示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体系方面的不足。许多企业倾向于模仿而非自主创新,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剽窃行为逐渐减少,从2020年的6家中国企业上榜“金鼻子剽窃奖”,到2023年仅有一家。这反映出政府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正在显现成效,为企业创新营造了更加健康的环境。

03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一些不诚实的商家,无需投入费心研发,只需简单模仿生产,产品售价远比正品低廉,却能赚取可观利润。

比如宠物用品市场,匈牙利原创狗套在电商平台售价高达251元,而深圳一家企业的山寨版只需59元,比原版品便宜了76%之多。

德国凯尼派克公司精心研制的控制柜双钥匙,其市场售价大约为300元,然而市场上出现了某些国内厂商生产的类似产品,其售价却仅为19元,价格差距高达十几倍。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何人能够无动于衷?为了赚这一笔,一些小作坊索性就抛弃了对规则的尊重,肆意剽窃他人智慧成果。

一旦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追究责任,他们也不吃亏,因为跨国维权耗时漫长,胜诉希望太小,即便败诉也无妨,关闭一家再开一家,反正违法成本微不足道。

在利润和低违法成本的双重诱惑下,一些无良商家将剽窃的触角延伸至国际市场,他们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低成本生产出仿制品,再高价倾销海外,赚取暴利。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这无疑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形象,人们将“剽窃”等同于“中国制造”,印象大打折扣。

好在,近年来在国内外的打击下,这些仿冒品在海外市场的身影已经少见了。但就在我们以为他们扫地出门时,它们却找上了一条新捷径:国内消费者!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如今,这些不诚实分子将涂脂抹粉的狰狞面目藏在了电商平台。他们在平台上高价售卖仿冒品,从包装设计到商品描述,无不将官方正品原模原样复制。

外表看似正品,实际却是质量严重落后,可怜的消费者被这些“山寨货”蛊惑上当,纷纷买了这些价格不算太便宜的产品。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拔得头筹”

这种剽窃行为无疑会进一步伤害电子商务行业,身在其中的平台该如何应对?继续视而不见,任由这些虚假信息横行,还是果断出手祛除这股毒瘤?

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当前监管者和经营者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我们期待他们给出明智的答复和举措,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让电商的未来被剽窃者蛀空蚕食。

参考资料

[1]环球网:2010年2月20日,德颁剽窃奖给中国产品 称仿制品54%来自中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