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县,荡气回肠!

作者:今日温县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百余年风雨洗礼,历史与人民共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引领者;而辉煌的党史中,更蕴藏着无数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奋斗不息的制胜密码。那些荣光的历史瞬间,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与鲜血淬炼出的革命底色。

温县,这片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革命志士的热血。这里的英雄儿女,用一簇簇生命接力的点点星火,点燃了温县人民的救国、强国梦想,谱写了一曲曲风云激荡的历史壮歌!

温县,荡气回肠!

温县革命岁月

从五四觉醒到解放战争的英雄篇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1919年,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烈火已在温县燃起。当年7月,在北京中国大学读书的董希舜参加“五四”运动被捕释放返回家乡温县后,多次组织师生、民众大会,以自己亲身经历,慷慨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讴歌北京学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主义精神。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进步的温县教师,奋笔编写鼓词、短句,青年学生纷纷涌上街头演讲,觉醒的温县民众,振臂高呼“还我河山!”遍及城乡的爱国运动在温县逐步开展。1921年,县立高等学堂的教师郑师儒、王棻林等人创办了温县最早的报纸《温声》,在助推新文化运动开展中,让人们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人民解放,必须进行社会制度根本变革。

1925年秋,温县古城村人王师古投笔从戎,应招为黄埔军校第4期学员,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留尚村人范金堂和大吴村人杜伊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夏,范金堂、王师古、杜伊训3人先后回到温县联络学生和青年,组建血华学社,出版《血华周刊》,在全县传播马列主义,播下共产主义的“红色”火种。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1927年8月,现名朱家庄、原名冉继云庄人冉思广也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28年5月,在冉继云庄学校发展3名党员,组成了党小组。8月,又发展9名党员,组成了第二党小组。9月,建立了温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冉继云庄支部。1932年10月,杨垒党小组组建。冉继云庄党支部和杨垒党小组的活动,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在温县人民中的影响。

抗战时期,温县党组织也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9年6月,温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沁阳温县边区工作委员会组建,发动温、沁、孟三县边区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温县,荡气回肠!

王帅 摄

抗日读书会、战时师训所、政教工作团,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温县创建的三个抗日群众团体。特别是南贾清凉寺战时师资训练所,为温县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骨干。温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侯松林、原武汉军区空军政委闫超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碧血书忠祠,星辰映忠魂。烈士郭相臣在日伪军偷袭北保封时,带领十几名战士顽强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张峻山腹部中弹后,把肠子塞进肚里,拼力战斗;程万富在刑场上,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苏戈咬紧牙关,宁死不屈,被敌人活活打死,尸骨不存;张祥云大义凛然,把刑场当战场,驳斥敌人,英勇牺牲……

温县,荡气回肠!

王帅 摄

从1945年9月到1946年10月,温县共发展农村党员600余人、农会会员20000余人、民兵3000余人;从1947年到1948年,温县3次组织民兵、担架队,随军支前;1949年2月,又派出60多名优秀县区干部,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解放战争时期,温县共有5000多人参军,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老区人民应有的贡献。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温县砥砺前行

从农业繁荣到工业振兴的蜕变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的命运真正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里。

就在这一天,温县民主政府改为温县人民政府。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共产党人满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开启了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兴国大业如火如荼。

温县,荡气回肠!

黄福兴 摄

农业为立国之本,工业为兴国之器。

温县以农业工业双轮驱动,加快发展提质增效。

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势平坦,河系密集,自古就是河南省重要产粮区。抓兴农之“要”,即做好土地文章。

为提高产量,温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提倡改革农机具。1949年底,全县拥有解放式水车266部。同时,实行垦荒奖励政策,1950年至1952年垦荒复耕2.53万亩。1952年,粮食总产量4.7万吨;粮食全年总产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21%。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1950年起,温县县委、县政府在觉世头村南利用荒地44亩创建温县农业试验场,重点开展小麦“高、稳、低”综合科研活动。至1978年,全县已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科研网,有农民技术员3700多人。

为培肥地力,温县一手发展畜牧业,大搞有机肥料;一手抓磷肥厂、化肥厂生产。至1977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7万头,平均每亩小麦可施6方多粗肥,土地承载力大大提高。1970年以来,先后建起小磷肥厂和年产8000吨合成氨的化肥厂,为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为治理水害,1950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温县万余民工开始兴修水利,疏浚广济、利丰等灌渠修建了北平皋黄河堤;新建了大有渠导入大丰渠工程,拓宽了利丰渠。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之后的补充地下水的引蟒上岭回灌工程、引沁自流灌溉工程和治理蟒河的3个大会战,使13万亩耕地的地下水源得到补充,让日夜不息奔涌而下的大河,以蓬勃的生命力为温县的农业发展提供着强劲的动力。

1970年起,温县首创的农田地下管道灌溉技术,在全国引起反响并迅速得到推广。1974年10月,水电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温县地下管道施工及布局专题。1975年8月,省水利厅和省农田水利科研所编印《打井灌溉》一书,详细介绍温县地下管道建设。1978年,温县引进冲水钻和冲击锥打井设备。从此,机井建设全部进入机械操作阶段。

在工业发展上,1966年6月,温县建设第一条3.5千伏高压输变电工程;1968年9月,全县人民筹集资金308.7万元建立第一座化肥厂;1969年10月济温小铁路竣工通车,同年11月,温县第一座大型混凝土永久式6孔拱桥建成;1972年5月,温县第一条柏油路——温沁公路温县段全线竣工。1976年,温县工业企业达到42家。工业总产值比1966年增长9.5倍。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温县实力跃升

从双轮驱动到五张名片的时代画卷

中国共产党心怀人民群众,胸怀富国大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1987年,温县繁育出第一个小麦品种“温麦2540”。之后连续4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温麦2540”抗倒伏、产量高,最高亩产达570公斤。1991年,“温麦2540”开始规模化种植,当年温县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物亩产达到1016.5公斤。这一成绩让温县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亩产吨粮县”。

温县,荡气回肠!

张世伟 摄

1996年,温县24.9万亩小麦亩产达518.9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县目标。2006年,祥云镇15亩小麦高产攻关田豫麦49-198亩产717.2公斤,创造了大陆三大主产冬麦区单产新纪录。2008年,温县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温县被授予“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温县被确定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近年来,温县又先后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怀药、小麦),被评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怀药、小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生一方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采撷古温大地特殊地质条件的丰富营养,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2003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温县被授子“河南省十大中草药种植基地”荣誉称号;2008年,“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温县被评为国家级“四大怀药”质量安全示范区;2015-2023年温县铁棍山药连续入选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7年,温县铁棍山药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荣誉称号;2018年,温县铁棍山药荣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至此温县铁棍山药已集齐原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原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大“国家级地标”;2019年,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温县成立;2022年温县铁棍山药及其制品生态原产地延期保护成功;2023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省唯一……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让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喜迎发展的春天。1978年,邓小平挥毫题字:“太极拳好”。从此,太极拳成为温县乃至全国一张璀璨的名片;1980年,温县成为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1992年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温县成功举办;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温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在全球叫响了“共享太极,共享健康”;近年来,陈家沟先后获得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河南省最美乡村、河南省十佳文化产业村、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等诸多殊荣……

时光荏苒,如今,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和孕育滋养它的温县,以清新稳健、淡泊坚毅的姿态,向全世界传播着最神秘的东方文化,最永恒的自然精神。

温县,荡气回肠!

徐宏星 摄

在砥砺奋进的画卷里,农业发展活力奔涌,交通网络密集交汇,工业生产焕发生机:1984年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造纸机械评比上,温县马庄造纸机械厂在众多国家定点大厂中脱颖而出,获得“亚军”。马庄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分布着20多家企业;40多家制鞋类企业鳞次栉比的东梁所村,成为全国著名的凉鞋生产基地。1993年3月,河南省小康村建设座谈会在温县召开,李长春参观了首批达标的小康村——温县马庄村和东梁所村。上世纪80年代起,以乡村集体为主体的工业企业成批出现,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形成了以县营企业为骨干,乡村集体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地,并建立了能源、机械制造和加工、建材、塑化、造纸、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人们感受到了时代前行的澎湃潮声。

时光转至2024年,有着40年调味料研发生产历史的温县,已成功获评“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56家速食调味料企业、22家食品装备制造企业、12家食品添加剂企业、53家食品印刷包材企业、17家食品研发机构、36家食品类物流运输企业、2000余家食品类电商企业等,从品类研发到味道供给,从食品生产到包材印刷,从装备制造到规模生产,从电商销售到物流运输,以2480余家食品产业链企业彰显了“食”在温县、“味”来美好的幸福感。

温县,荡气回肠!

这是温县以食品产业新动能聚势而跃的一个个突破,让温县这个全国调味料产业的“隐形冠军”在风起云涌的味觉市场上一次次成为耀眼的明星,也让“特色农业之乡、食品药品之都、太极文化之城、生态宜居之地、平安幸福之区”——温县聚力打造的这“五张名片”更加闪亮。

这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诗,砥砺着士志于道的革命气节;这一部波澜壮阔的恢弘乐章,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这一部举世瞩目的历史奇迹,解读着奋勇前行的制胜法宝。

温县,荡气回肠!

王帅 摄

昨天,英勇的温县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敢打硬仗、敢闯难关的勇气和智慧,把历史性的变革和成就写在了古温大地;明天,温县儿女将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继续书写新时代温县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新娟 报道

图片来自今日温县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