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作者:伊蝶社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般就是对钱有概念之后),一定要给零花钱,否则孩子可能会偷拿家里的钱。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位博主自述,很有感慨。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起因是博主表哥家孩子偷拿家里钱,大人愁得着急上火,就马上跑来问当老师的妈妈如何是好。

表哥说,“小姨,怎么办呀,都说三岁看老,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这孩子不会完了吧,还有没有救啊?”

妈妈却说没大事儿,然后一指旁边的博主说,“曦曦小时候也偷钱,现在不也是个自由身嘛,没在监狱里关着。”

博主这才知道妈妈一直是心如明镜,就问她是怎么知道的。

妈妈说:“你自己那个小柜子里那么多书、磁带和vcd,总不能是大风刮来的。”

妈妈也借着机会询问博主,“当时为什么要愉拿钱?其实这些东西问我要,也会给你买的。”

博主说自己不喜欢问父母要钱,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偷拿。还倒打一耙:

“既然发现了,知道我缺钱,就应该主动给我啊,我一个小孩能有什么坏心思,只要钱够花,肯定就不偷拿了。”

接着又问妈妈,“为什么知道我偷钱还不教育我呢,不怕我长大偷金吗?”

妈妈说也想教育,但是不知道怎么教育,感觉拆穿了大家都很尴尬,愁着愁着他就长大了,不但没偷金,针也不偷了。

其实孩子偷钱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后续父母处理不当,给孩子贴上小偷、“坏孩子”的标签。

评论区很多人都说,这位博主妈妈很智慧。

孩子偷拿钱的问题可大可小。这位妈妈明显是经过理性判断,才决定假装不知道的。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首先,她看孩子偷拿钱的用途。

孩子没有被霸凌和劫持,也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而是用于日常买书和磁带,她对孩子的人品放心了。

紧接着,她又关心起孩子的心理感受来。

虽说孩子的行为是有些出格,但还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就没立即拆穿他。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孩子自己慢慢成长修正,问题迎刃而解了。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说起小孩子教育,咱们做父母该管还是要管的。

这位妈妈的“无为而治”,本质上也是一种管,关键是把控了“管”的尺度,做到张弛有度。

因为如果父母眼里都难容一粒沙子,事事管得太紧,丝毫不给孩子留余地,可能会适得其反。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我就见过一些父母,无论大小事都要时刻叮嘱:

“看看现在都几点了,还不睡觉!”

“别老吃那些垃圾食品,多吃点菜,有营养!”

“快去把东西收拾了,总磨磨蹭蹭的……”

对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孩子可能刚开始会选择服从,随着长大,你会发现他处处跟你对着干。

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时刻按你的指令来。

比如说,你不让他吃垃圾食品,他偶尔也会嘴馋,吃上一点。你不让他追星,他却买了明星的小卡片当书签夹本子里。

父母陷在管孩子的细枝末节里,那么当孩子稍有偏差就觉得失控,不但自己累,还在长期下去也会觉得压力巨大。一味追求“精细”和“精准”,还很容易掉进“超限效应”的陷阱里。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这个效应源自一个小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美金。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

当碎碎念成为教育孩子的日常,孩子受到某种刺激过多或时间过长时,就会产生逃避倾向,这是人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

这时,父母的关心也只能成为孩子“左耳进、右耳出”的唠叨而已。

即便我们说得再对,但因“超限效应”会让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甚至是逆反。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其实那些非原则性的事,我们并没有必要去唠叨他,又或是立刻拆穿他。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有些事,父母可以假装不知道,教育要适当留白。

01.

让孩子太丢脸的事,可以假装不知道

台湾著名作家席慕容,小时候成绩很不理想。

有次考试,班上40几个孩子,她排了第35。

可这成绩无论如何是交不了差的,她当时就想了个办法,用纸条把分数糊上,又在上面写上排名第5。

当她胆战心惊的把成绩单递到妈妈手中,就后悔了,因为这种办法破绽百出,明眼人很容易看破。

可妈妈只是平静的告诉她:“老师怎么把成绩单弄得这么脏,有些看不清了,你明天问一下老师,然后再把成绩告诉妈妈,好吗?”

她知道妈妈是在装“糊涂”,给自己台阶下,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就鼓起勇气向妈妈坦白了一切。

正是妈妈的“假装不知道”,呵护了女儿自尊心,让她反思自己的行为,也激励她努力向上,最后在文学等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很多孩子犯了错,从内心是希望父母给自己留足面子的。

所以,教育中最大的留白,是一个家庭强大的容错力和包容力。

有些事我们可以不用立即跳脚,可以假装不知道,给孩子一个自我修正的“空间”。

02.

不涉及原则的小事,可以假装不知道

除了顾忌孩子的面子,我们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孩子的情绪。

记得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当孩子做错了,要装作没看见,不以为然,当他做对的时候,使劲夸他。”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她说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家长对孩子吼叫时,是在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只会加深这件事的印象,但他根本没明白你为什么大喊大叫,所以他以后会很怕犯类似的错,做事就可能变得畏首畏尾。

所以李玫瑾建议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做出最好的回应就是先假装没看见,让孩子自己去慢慢摸索,当他做对了,家长再鼓励。

保护孩子情绪的关键,是我们先做内核稳定的父母。

前段时间有部挺火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面的张凤侠心态特别稳,被网友称为妈妈届的“天花板”。

其中有个桥段是,女儿在集市上不小心弄丢了奶奶,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

妈妈得知消息后,没有批评女儿,而是先冷静下来找回了老人。

事后女儿向妈妈道歉,谁知妈妈却安慰她说,“有啥可对不起的,我经常弄丢奶奶,把她找回来不就成了!”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每个犯了错的孩子,内心都是无比忐忑的,此时父母对孩子的做法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父母的假装不知道,会让孩子拥有足够多的安全感,他就会停止叛逆和自责,不断向外自我探索。

03.

孩子自己有能力处理的事,可以假装不知道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要活得迟钝一些,但凡孩子有能力完成的事,就不要管。

因为人这一生要面临很多困难,如果父母事事亲力亲为,管得事无巨细,那么孩子很难有机会展翅高飞。

我自己在孩子小时候,就经常选择性“失聪”。

比如“妈妈,我鞋子脏了,能帮我刷一下吗?”

“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试着刷一下好不好,肯定比妈妈刷得干净。”

“妈妈,这个字要怎么读啊?”

“妈妈也不会呀,你查查字典,学会了教妈妈好不好?”

孩子有能力处理好的事,就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与这个世界发生真实的联结。

当孩子意识到人生是由自己决定和负责,想明白要如何过一生时,那么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于他而言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父母做得多,留白少。

我想起一个社会学家说的话,“文明是闲出来的。”

闲暇的时光,就像国画中的留白,是艺术的一部分,总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美的体验。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只有给足了孩子自由呼吸的时间和空间,他才有机会去想象、去思考。

过了这个年龄,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会“偷”钱,

留白的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发展,之后自信心也就慢慢培育起来了。

那么,孩子的未来之路一定是后劲十足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