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作者:铜陵社科苑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东出枞阳县城银塘路,沿G347国道行驶约十公里,便来到𠙶山镇境内的巡抚大桥。或许你并不知道,一座普普通通的公路桥,为什么被当地政府命名为巡抚大桥,其实,这与当地五百年前有位名叫阮鹗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关。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史载,阮鹗(1509——1567),字应荐,号𠙶峰,枞阳𠙶山阮家享堂人,阮大铖的曾祖父。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抗倭名将,官至浙江、福建巡抚等职。

阮鹗,初任浙江提学副使(百度解释说,相当于现在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或省教育厅长)时,正值倭寇频繁袭扰沿海百姓。忧国忧民的他,发誓一定要把倭寇彻底赶出国门。平时,除加大地方武装训练的力度不说,就连那些文弱书生也被他组织起来,亲率他们操刀练箭,熟悉阵法,随时准备同倭寇作战。

果然,没多久,倭寇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杭州城门,消极紧闭,人心惶惶,大量百姓,逃到城下,乞求进城避难,城内官员,担心倭寇乘机混入,迟迟就是不敢打开城门。城外百姓,跪求不起,哭声震天。阮鹗见状,对守城主官怒斥道:“为官本在为民,奈何坐视而不救?贼尚在数十里外,坐弃吾民于贼乎?”说罢,手持长剑,监督士兵打开武林门。

为确保万全之策,一面加强各城门守备兵力,一面下令,凡是携带行李箱子的逃难青壮年,一律从城门左边进入,而妇女老弱者则从城门右边进去,这样有序入城,既可避免因相互拥挤而造成踩踏事故。为节省时间,又命令士兵跑马传餐,分发给后面的逃难百姓,最终赶在倭寇到来前,把所有难民安置在安全地带,没丢下一人。

阮鹗,御倭有功,旋即被擢升为浙江巡抚(相当于省长)。嘉靖三十五年春,海盗首领徐海、陈东等率倭寇数万人,分乘20余艘战船,在浙东登陆。阮鹗与游击将军宗礼率兵800,迎击倭寇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不甘心失败的倭寇,转头进攻桐乡,阮鹗早有防备,他连夜杀进城中,率军民死守桐乡,并手持宝剑,对桐乡知县金燕声色俱厉地说:“吾走,则汝斩我,惟汝亦然!”倭寇将桐乡县城重重包围,拼死攻城。桐乡县城刚刚新修才一月,岌岌可危,几次险些被攻陷。阮鹗,计出奇招,熔炼铁水,泼浇倭寇。经浴血奋战40余日,桐乡终于幸免于难。尔后,阮鹗率军乘胜追击,收复被倭寇攻陷的仙居。再移兵雁门,雪夜登舟山,重创倭寇。浙江全境,终于平定,朝廷将他晋升一级,赏赐金币5枚。

阮鹗积极主战,和当时的浙江福建两省总督胡宗宪(后因其与严嵩奸党勾结、诬陷大臣、贪污财物等,畏罪自杀身亡)等主和派意见相左,受到排挤,被调离浙江,改任福建巡抚。在任期间,率领军民多次重创侵扰浙、闽沿海地区的倭寇。战功显赫的阮鹗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遭到那些嫉贤妒能权臣的弹劾、暗算,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月十六日,阮鹗遭到陷害被捕,押至京都。

阮鹗走后,福建莆田、福州、宁德等地,倭乱四起,多地被倭寇占领。沉迷道教、痴迷长生不老药的嘉靖皇帝,如梦方醒,知道阮鹗是被冤枉的,但又碍于皇家尊严,只是在下狱六天后,又将他释放,贬为平民,赐归老家。

隆庆元年(1567),阮鹗病重。其长子阮自仑上疏为父申冤,经户部尚书马森、兵部尚书霍冀联名助力,隆庆皇帝下诏为阮鹗官复原职。同年十二月,阮鹗去世,赐通议大夫,谥忠定,著有《礼要乐则》《枫山章文懿公年谱》等传世……

1598年,阮鹗次子阮自华中进士后,持续奔走呼吁,终于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阮鹗才得到彻底平反,并查清当年言官宋仪望弹劾的“搜刮民财、靡费军饷”罪名,是公用于犒劳士兵,“怯懦畏敌”则是子虚乌有。朝廷为了挽回不良影响,抚慰阮家后人,便委派时任安庆知府连继芳,带着《谕祭文》,亲自前往阮鹗墓祭拜。阮鹗去世47年后,蒙受56年的不白之冤,终于得以昭雪。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桥南不远处的𠙶山脚下,有块墓穴名叫“黄龙出洞”,这是乡贤阮鹗的长眠地。如今,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枞阳和周边游客,节假日文化旅游打卡的网红地。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巡抚大桥背后的故事

为缅怀一代抗倭名将,2024年清明节,作者曾与家人一行数人分乘两车,慕名去先贤阮鹗的墓地参观拜谒。漫步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石阶上,深深地被两侧古老而沧桑的石人石马、赑屃驮碑等雕塑所震撼。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死后能享此殊荣,可见当年立下的汗马功劳还是被朝廷认可的。据说,如此高规格的古墓葬,在安徽省境内除了凤阳明皇陵,应该是名列第二了。

阮鹗虽是个文人,却在危急关头担负起了一名军人的使命与职责,这在今天看来,同样富有深远而重大的教育意义。他的传奇人生,颇似宋末抗金英雄岳飞。值得欣慰的是,家乡枞阳父老乡亲,为了永远铭记这位先贤,特将破所河上这座并不起眼的公路桥,命名为“巡抚大桥”,以兹永久纪念。

作者:钱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