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登没想到,自己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美国国内第一个“喊疼”

作者:胡麒牧博士

在拜登挥舞“关税大棒”,再一次向中国下手时,意想不到的反弹,竟在美国国内悄然发生。中国“稳如泰山”,美国方面却先坐不住了。

拜登没想到,自己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美国国内第一个“喊疼”

拜登的摩港演讲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每一次动作,都将产生“蝴蝶效应”,牵动全球经济的脉搏。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技术斗争也愈发尖锐。特别是最近,中美贸易的争端焦点,落在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不可或缺的领域上。

7月1日,美国一再炒作“中国起重机威胁论”,并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港口起重机,加征25%的关税。而就在不久前,美国才以“中国进口产品正在大量涌入”为由,在原有对华301关税的基础上,对涉及约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调整关税,由过去的25%增至100%。如此变本加厉,无疑为中美贸易关系又添了一把火。

而面对拜登政府的“一意孤行”,美国多地的港口明确表示,中国的起重机没有替代品,希望拜登政府“量力而行”,尽快取消或推迟关税计划。

拜登没想到,自己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美国国内第一个“喊疼”

带有“上海振华重工”标识的起重机

此次,拜登政府对外渲染“中国间谍风险”,并且将炒作焦点,放在与间谍活动毫不相干的起重机上,此等“冒昧”的行径,不禁让人怀疑其背后的真正目的。

而此次事件,也并不是第一次。近年来,无视中方和美国一些业界人士的一再澄清,美国媒体和政客不遗余力地,多次炒作称,在美国国内使用的中国起重机中,装有电子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将美国数据秘密传回中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但事实上,将起重机与“间谍”活动相提并论,本就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起重机本质上就是大型物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装卸货物。尽管理论上,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安装监控仪器,但这种做法的实际操作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

拜登没想到,自己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美国国内第一个“喊疼”

美国港口

看得出来,美国政府此举的真正目的,可能不仅仅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而是意在通过打击中国,来为美国本土企业“谋福利”,希望通过限制打压,中国制造起重机的进口,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扩张,从而减少美国对中国技术产品的依赖,进而实现维护国内经济安全的目的。

然而,拜登政府如此精心的“运筹帷幄”,美国企业却并不买账,多个港口运营商都对此,不抱有乐观态度。

首先,在全球贸易紧张的大背景下,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其运营效率和成本的控制,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健康,而“不计成本”的打压,本身就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而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增加的关税成本最终会转嫁到进出口企业、港口运营商甚至是普通消费者身上,造成全链条的成本上升。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度依赖进口机械设备的港口而言,成本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到其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仅如此,港口运营商还表示,关税计划在拖垮,码头作业速度的同时,老旧起重机还伴随着污染环境的问题,将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拜登没想到,自己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美国国内第一个“喊疼”

美国港口起重机

尽管,拜登政府的“雄心壮志”是希望,借此机会推动美国本土港口起重机的生产,提升国家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自给自足能力。但现实,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赌上了美国本土企业,也赔上了环境安全。

拜登政府“滥用国家权利”,无理压制中国。却没有考虑到,想要在短期内,大规模替换进口设备,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的。不仅如此,企业所要面临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挑战,更是难上加难。

退一万步讲,就算美国在技术和资金上具备一定优势,但想要全面“抛弃”中国,超越中国,建立起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当下,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拜登政府,罔顾事实,“过分自信”地向中国挥舞“关税大棒”,不仅没让中国感受到压力,还让美国本土产业“触底反弹”,群起而攻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