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高福至死不知,翠儿为什么选择李卫而不是他?

作者:80大叔的零食铺子
雍正王朝:高福至死不知,翠儿为什么选择李卫而不是他?

大家好,我是燕雀君。本期来聊聊高福、李卫、翠儿。

看过剧的朋友都知道,高福又叫坎儿,与李卫、翠儿三人属于患难与共,是四爷与十三爷下江南赈灾时碰到的。当时,四爷觉得三人不容易,而且为人机灵,若加以培养,日后或许有用得到的地方,于是在老十三的建议,将三人一并带回了王府。三人也因此得到了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

只不过,令三人没想到的是,这是他们改命的大好机会,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从此之后他们的命运便不在自己手中了。

四爷的府邸规矩大,下人但有犯错,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一点从年羹尧因擅自进京拜见八爷被罚当众下跪,就能看出一二。除此之外,他们皆是四爷手中的棋子,当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只能牺牲自己,以成全四爷的大局。

正如高福前脚刚假意将信献给八爷,后脚就被四爷的亲信高勿庸喂了毒酒,而像高勿庸这种私底下为四爷办事的人,也在四爷继位之后,被一夜之间处理干净。

纵观整部剧,下人中,最终只有李卫与翠儿笑到最后,成功上岸,成为了四爷雍正不可或缺的亲信。

然而,说实在的,以四爷阴狠的性格,李卫与翠儿其实也是活不成的,尤其是李卫。

当时,先是年羹尧屠了江夏镇,后有四爷当众烧了《百官行述》,且太子因此二度被废,老十三被圈禁宗人府,这么多大事接连发生,以四爷的狠辣与谨慎,一定会处理掉所有相关之人,而李卫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不是因为四爷需要有人盯着年羹尧,如果不是因为李卫与翠儿的私会,可以让四爷借题发挥,不动声色地将其安排在年羹尧身边,李卫哪还有活命的机会?

李卫之所以能够在百官行述事件中幸存下来,多亏了他与翠儿之间的感情。也就是说,当时谁如果和翠儿在一起,谁就能活,谁就能成为未来的封疆大吏以及雍正的心腹。

那么问题来了,李卫与高福明明出身一样、地位一样,且都曾与翠儿患难与共、青梅竹马,若论长相,高福貌似比李卫还要略胜一筹,翠儿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李卫,而不是他呢?

小编认为,一共有三点原因,其中最后一点最为关键。

1.缺乏韧劲

雍正王朝:高福至死不知,翠儿为什么选择李卫而不是他?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翠儿这个人。

翠儿只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家乡遭逢洪水,背井离乡,为了葬下母亲,不惜要卖了自己,后来得高福、李卫以及四爷等人出手相救,这才没被买走,还得到机会进入王府。

说实在的,这对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来说,绝对是一步登天了。翠儿一面在王府侍候,一面得福晋指点,不仅开了眼界,也长了见识。

这一点从翠儿后来的举止谈吐就能够看得出来,很多时候李卫接不上来的话,她都能轻松地接上来,而且既能让四爷感到开心,又能让其对李卫越发放心。李卫的官之所以会越做越大,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少不了翠儿这个贤内助的帮衬。

也正是因为翠儿有了不同以往的见识,她在看人选人方面,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从而在李卫与高福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翠儿看来,高福与李卫虽然都对自己很好,但高福相较于李卫,身上的韧劲差上一些。

比如,在本剧的开始,高福扮“尸体”,李卫跪地求赏赐。在李卫的奋力吆喝下,已经很多人围了过来,并给了他们一些钱。然而,就在这时,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有人将烟灰撒到了高福的脚上,高福立马就炸毛了,各种痛骂,以致他们合力表演的这出戏彻底砸了。

虽说骗人是不对的,但你高福毕竟有自己的使命,既然要装就装到底,怎么能被人激一下就原形毕露呢?从这件小事,也由此看出高福这个人身上缺乏韧劲,不懂得忍耐,根本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

如果换作李卫的话,一定不会这样,即使再委屈,也努力将这出戏唱到底。

翠儿与他们俩朝夕相处,自然能够看出高福这种缺点,因此这就是她没选高福的原因之一。

2.嘴巴不严

雍正王朝:高福至死不知,翠儿为什么选择李卫而不是他?

除了缺乏韧劲之外,高福还有两大缺点,其中一个便是嘴巴不严。

在四爷府当差的下人都知道,四爷与十三爷不同,十三爷待人和善,只要你对他忠心,他自会处处为你着想,且会经常赏赐。但四爷就不一样了,他对下人的管教极严,虽没有到动辄打骂的地步,但只要犯错,免不得要受到严惩,轻则受家法,重则丢性命。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四爷孤傲且阴狠的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朝堂上并无靠山,且还要与太子、八爷等人争夺皇位,必须凡事加十二万分的小心。

正因于此,下人们在四爷府当差,必须万事用心,讲一句“如履薄冰”丝毫不为过。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那便是嘴严。

所谓“嘴严”,一是四爷的事不在私底下瞎打听、乱议论,二是四爷交代的话或嘱托的事,不向外人说,别说是府外的人了,就算是同府之人,也不能说,因为你不知道你的身边人是不是其他府上派来的细作。

一直以来,四爷府的下人,都将“嘴严”这件事,作为自己的办事宗旨,以及基本准则。

然而,高福在这一点上,就远远没有李卫做得好。

譬如说,刑部出现换死囚的丑闻时,四爷想要借机查刑部,但却被邬思道劝阻了,提醒他不要去碰刑部,因为事涉太子。四爷听后深以为然,但他却没有直接向康熙请辞,而是先答应下来,再借机将自己弄病,通过请病假,躲掉这个差事。

四爷为了逼真,先是弄炭火,后又弄冷水,冷热交替之间,给自己弄出一个伤寒。

当时,给他弄火弄水的正是高福与李卫。高福在弄的时候,就忍不住好奇问,四爷为什么要弄这些,李卫直接说,四爷的事,咱们别打听,安心办差就行了。

由此可见,高福在这点上比李卫做的差远了。

无独有偶。李卫与翠儿因为私会之事被发现,而被迫跟年羹尧离开了王府。高福见此,失落至极,于是就去酒楼买醉,正好碰到了八爷府的管家。

管家一眼识破了他的身份,先是与之攀谈,后又使了美人计,目的就是从他口中得到有关《百官行述》的消息。虽说当时高福喝醉了,脑子不清醒,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至少要做到心里有数,他可倒好,借着酒劲儿,几乎全撂了,后来更是经受不住八爷的腐蚀,不知不觉成了八爷府的眼线。

虽说他也曾后悔,也在尽力弥补,但还是成了四爷、邬思道诱八爷出手的一枚棋子,最终难逃被碾压的命运。

3.机敏不足

雍正王朝:高福至死不知,翠儿为什么选择李卫而不是他?

诚如刚才所言,上述两点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而翠儿之所以最终选择李卫,是因为李卫比高福要机灵。

要知道,在四爷府当差,除了忠心之外,机灵劲儿也是极为重要的。

纵观整部剧,四爷无论是当王爷时,还是当皇帝时,都是一个极其务实的人,正因为他务实,所以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比如邬思道虽有才但却是瘸子,年羹尧虽有能力但却杀伐贪婪,田文镜虽一心为民但却咄咄逼人,刘墨林虽才思敏捷但却罔顾礼法。

总结下来,四爷所用的这些人,他们的优点与缺点一样突出。

然而,四爷却不在乎这些缺点,他只看他们能否帮自己办成事,能否实现自己想要的。

李卫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

譬如说,年羹尧屠了江夏镇之后,拿到了有关《百官行述》的当票,并顺利交到了四爷手上。

四爷先是将当票给了高福,让高福去取东西,但却被当铺老板拒绝了,说是主顾有交代必须见到本人才能赎当,因此最终无功而返。

四爷转而派了李卫去,这一次李卫没有直接取《百官行述》,而是扮作落魄的官二代,去当东西,当铺老板最终接受了他的东西,并付了钱。后面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四爷先是谎称王府失窃,后让主管刑部的老十三查案,老十三借着查案的由头,封了当铺,取出了他们心心念念的《百官行述》。

在整个环节中,李卫这一环是至关重要的,虽说这是邬思道的计谋,但其中有太多需要临场发挥的地方了。这当铺老板本就是人精,南来北往不知见过多少人,但凡李卫表现得不那么像官二代,或是露了怯,这东西便当不了,后面的事也办不成了。

由此可见,李卫是机灵的,比高福厉害很多,要不然王府下人那么多,四爷为什么会单找他,完成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除此之外,李卫很多事情也透露着他的机灵。比如四爷雍正让他推行新政,他利用叫花子,将新政的内容编成数来宝,散播至大街小巷,让人人都能明白新政的好处,由此减少了不少阻力。相较于田文镜的推行新政,不知道轻松多少倍。

再比如,他知道雍正生性多疑,自己不仅要用心办差,而且要让雍正攥住自己的一些“把柄”。于是,他就联合翠儿,故意在雍正面前上演了一出,妻子因丈夫另结新欢大打出手的戏码,目的就是以这种“自污”的方式,让雍正对自己彻底放心。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都能说明李卫在机敏方面高出高福太多太多,翠儿为了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最终选择了李卫,放弃了高福。

写在最后

雍正王朝:高福至死不知,翠儿为什么选择李卫而不是他?

从古至今,无论是女子择夫,还是男子择妻,都是至为重要的。正所谓择一人定终身,女子嫁得一位好丈夫,必会幸福一生,男子娶一位好妻子,必会事业通达。

正如剧中李卫与翠儿夫妇俩,翠儿因选择了李卫,从王府下人一跃成为了封疆大吏的夫人,而李卫得翠儿相助,不仅官路亨通,而且始终得雍正信任,甚至可以在最后“杀弘时”这件事上一语定乾坤。

因此说,李卫与翠儿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