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一,南宋初年,风云突变。金军铁蹄南下,北宋覆灭,大宋江山岌岌可危。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的故事在南阳徐徐展开。

南阳,这个曾经人杰地灵的地方,如今也难逃战火的威胁。街头巷尾,往日的繁华已被恐慌和不安所取代。百姓们纷纷逃离,留下一片片无人耕种的荒芜田地。

就在这动荡之际,城门口贴出了一纸招兵告示,仿佛在暗夜中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岳家军正在招募士兵,这是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报效国家的时刻。

岳飞亲临招兵处,目光如炬,仔细挑选着合适的人选。他深知,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每一个士兵都可能成为挽救大宋的关键。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岳飞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他暗自发誓,一定要组建一支能够抵御金兵的精锐之师。与此同时,南阳的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

有人畏惧战争的残酷,犹豫不决;有人则跃跃欲试,渴望建功立业。在这纷乱的时局中,每个人都面临着抉择,而他们的选择,将会影响整个时代的走向。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四位不速之客悄然降临南阳。他们就是刘备、关羽、张飞和赵云,穿越时空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

二,初来乍到,四人各自找到了谋生之道:刘备卖草鞋,关羽卖绿豆,张飞卖猪肉,赵云则成了一名镖头。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金军南下的消息如晴天霹雳,打破了他们安逸的生活。一天,刘备站在城门前,看着招兵告示,不禁长叹一声:"好容易穿越一次,还是得白手起家。

"张飞听闻刘备的叹息,心中燃起一股豪情。他大声呵斥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处理,反而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这番话激起了其他人心中的热血。

关羽和赵云闻讯赶来,四人在张飞的屠宰场后院相聚。他们望着彼此的眼睛,仿佛看到了前世的影子。一时间,豪情万丈,热泪盈眶。

他们当即义结金兰,决定一同参军,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谱写属于他们的传奇。四人来到招兵处,岳飞的目光在他们身上逡巡。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三,关羽丹凤眼,卧蚕眉,气度不凡;张飞虎背熊腰,满脸横肉,一看就是猛将之才;赵云英姿飒爽,武艺高强。这三人很快被选中,成为了岳家军的"效用兵"。

然而,命运对刘备似乎格外不公。因为身材矮小,力气不够,年龄偏大,他只能成为一名普通士兵。看着被刺在脸上的编制标记,刘备不禁潸然泪下:"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就这样,四位穿越者踏上了各自的宋代军旅生涯,他们的命运从此紧紧与这个时代交织在一起。在南宋的军队体系中,士兵被分为"使臣、效用、军兵"三个等级,这种制度设计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我们的四位穿越者,在这个制度下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关羽的军旅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凭借其相貌堂堂、武艺高强,他很快就赢得了岳飞的赏识,直接被提拔为"使臣",进入了低级统兵官的行列。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这份殊荣激发了关羽内心的雄心壮志,他暗自发誓要在这个时代再创辉煌。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关羽屡立战功。无论是对抗金军还是剿灭盗贼,他总是冲锋在前,勇冠三军。

功劳簿上的记录越来越多,关羽也一步步晋升,从部将到准备将,最后成为正将。在绍兴十一年宋廷收回三大将兵权后,关羽抓住机会,一举成为某军统制。

然而,即便功勋卓著如关羽,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梦寐以求的屯驻大军都统制之位,终其一生都未能如愿以偿。每当夜深人静,关羽望着月光发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四,相比之下,张飞的军旅生涯则显得平稳许多。虽然他也立下了一些战功,但远不及关羽耀眼。根据宋代的"效用八资法",张飞被授予了守阙进义副尉的"无品武阶官"。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此后,他的军旅生涯仿佛陷入了停滞,长期在八资之列徘徊,始终无法跻身品官和统兵官的行列。然而,张飞却对此甘之如饴。

他常常自嘲道:"能吃饱饭,不用挨饿,这日子比卖猪肉强多了。"最终,张飞平安退伍,还领到了一笔可观的遣散费,也算是圆满落幕。

赵云的命运则显得有些悲情。初入军营时,他满怀雄心壮志,却因性格沉默寡言,与同僚相处不睦,长期被困在后方做杂役。

看着关羽青云直上,张飞也能安然度日,赵云心中充满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欲望。机会终于来了,但代价是要充当"敢死队员"。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五,赵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然而这一次,他没有重现长坂坡前"七进七出"的神勇。战斗伊始,赵云便被万箭穿心,倒在了疆场上,带着未竟的心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至于刘备,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他的军旅生涯充满了起起落落。虽然一开始备受打击,但他并未放弃。通过不懈努力,刘备终于在获得一些军功后成为了"白身效用"。

然而,就在他开始憧憬未来的时候,厄运降临——他在一场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胳膊,不得不黯然退伍。最终,刘备来到襄阳,响应朝廷号召参与营田。

看着眼前的田地,刘备苦笑着说:"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种田的日子。"四个人,四种命运,都在效用兵制度下谱写了各自独特的人生篇章。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在这个乱世中,曹操也随着时空的漩涡来到了南宋。与其他人不同,他选择了一条更为权谋的道路。曹操敏锐地察觉到了效用兵制度中的漏洞,并决定加以利用。

他巧妙地认了一位宦官为义父,凭借这层关系,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一名效用兵。当曹操踏入军营的那一刻,他惊讶地发现,这里俨然成了朝廷权贵亲戚、门生故吏的集中地。

史籍上的记载印证了曹操的所见所闻:"父祖为讲座,稍有势力,即为效用。"许多不符合标准的人,仅凭特权就挤进了军官行列。

六,即便在北宋即将灭亡,开封告急的危急关头,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依旧猖獗。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效用兵"身未尝到,而请给论功倍于将士"。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他们从未上过战场,却能获得比真正奋战的将士更多的奖赏。面对这种情况,曹操不禁苦笑:"这效用兵制度,比我还会钻营啊!"他开始思考,如此腐败的军制,又如何能够抵挡外敌的入侵?随着时间推移,效用兵的弊端越发明显。

它不仅没有提高军队战斗力,反而加重了南宋的财政负担,加剧了"冗兵"、"冗费"之患。张守曾在奏折中痛批效用兵"数目狠多,或请食钱,或请驿券,耗嘉国用,无补事功。

"曹操的经历,无意中揭示了效用兵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也为南宋的衰亡埋下了伏笔。起初,效用兵的设立确实吸引了一批敢战、能战的士兵。

他们在军中地位很高,享受优厚待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我们的三国英雄关羽、张飞、赵云,就是凭借自身实力成为了效用兵,享受着比普通士兵高出一大截的待遇。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七,任何制度都有其两面性。效用兵的高待遇很快引起了投机分子的注意。正如曹操所见,许多人开始钻制度的空子,利用权势获得效用兵的身份。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即便在北宋灭亡、开封被围的危急关头,仍有不少人为了获得较高待遇而挤入效用兵队伍,却根本不会上前线守卫。

效用兵数量的膨胀和高额待遇,导致南宋的军政开支进一步加大。这不仅没有提高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反而加剧了南宋的财政负担。

张守在奏折中曾尖锐地指出:"效用兵数目狠多,或请食钱,或请驿券,耗嘉国用,无补事功。"这番话道出了效用兵制度的弊端。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效用八资法本应是南宋军改的利器,却因种种原因变成了一把伤及自身的双刃剑。它既提高了部分军队的战斗力,又加剧了军政腐败,最终成为了拖累南宋的沉重包袱。

效用兵制度的兴衰,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表面上,这个制度为军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晋升渠道,似乎是一项成功的军事改革。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其中的弊端逐渐显露,成为了加速南宋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军政腐败如同一颗毒瘤,在效用兵制度的掩护下不断滋长。

八,从统兵官到普通效用兵,许多人都在钻制度的空子,谋取私利。即便在国家危难之际,这种腐败行为也未曾停止。正如史料所载,即便在开封危在旦夕之时,仍有人为了高额待遇挤入效用兵队伍,却不愿上前线守卫。

《满江红》中的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这种现象反映出的不仅是军纪涣散,更是整个统治阶层的腐朽。效用兵制度本应提高战斗力,却成了权贵子弟逃避战斗的避风港。

军费膨胀,战斗力下降,这种矛盾最终成为压垮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效用兵制度的变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宋灭亡的根源。

开封的陷落、靖康之耻的发生,乃至南宋的最终覆灭,无不与这种深层次的腐败有关。效用兵制度的兴衰,成为了南宋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警示后人治国理政的艰难与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