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序章】
当清秋的脚步渐渐踏过夏末,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成员——白露。
从这一天起,空气里的燥热逐渐消散无踪,早晚的微凉让人感受到初秋的寒意,露水亦在清晨草丛间悄然铺满晶莹的霜珠;而随着天气逐渐凉爽,人体内的阳气开始衰弱,抵抗力下降容易让病毒趁虚而入。
因此,要想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平安健康地度过,现在就应该积极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正文】
1 不做之事之一——避免夜归露营。 进入秋天之后,夜晚露重湿气大增,尤其是接近凌晨时分的气温骤降,露珠会变得更加稠密且寒冷。此时若穿着单薄衣服在外长时间逗留,身体就容易受到湿寒之邪侵扰导致感冒。
如果因为工作忙碌或者朋友邀约需要熬夜,记得多披一件外衣或带上保温被;回家后马上喝热水暖身并迅速用温水冲洗掉身上的汗液和湿气,再盖上棉被充分休息,以免风邪趁虚而入引发疾病。
中医有云:“春不食肝, 夏不食心, 秋不食肺, 冬不食肾”——秋属金、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肺,秋季是肺病多发的高峰期,保护肺部更是至关重要。晚上10点钟以前入睡,保证足够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预防疾病的首要任务。
2 不做之事之二——不贪冷饮寒食。
在夏日里畅饮冰镇饮料、吃雪糕解暑是许多人的共同爱好,可是到了凉风四起的白露季节,贪图一时的口感快感则会为健康带来隐患——过度食用寒性食物会造成肠胃受凉,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从而降低消化功能,使身体变得虚弱。
建议大家尽量减少生冷饮食摄入量,可以改喝常温饮品或者加几颗枸杞红枣熬制暖胃养生茶。同时也要少吃螃蟹、柿子、葡萄等偏寒性食物以免伤胃伤肾、引发过敏性皮炎等症状。
3 不做之事之三——不要剧烈运动。
在白露前后,气温虽已不再酷热,但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燥天气;此时如果做太多剧烈运动会加剧人体脱水现象,造成内脏负担过大,导致疲劳甚至晕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秋燥气候环境下高强度的活动可能还会引发心绞痛、脑梗塞等疾病。
所以这段时间最好挑选如太极、散步等舒缓有氧型的运动进行日常锻炼,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就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了。当然,也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园里打八段锦、练习呼吸吐纳法来调节气息,提高身体素质。
4 不做之事之四——避免大开窗户通风。
为了给房间内添置更多凉风,人们总是习惯把家中的门窗全都打开透气,实际上这个习惯会带来更多的不利影响——室外的灰尘夹带细菌病毒一起飞进屋子里会加重呼吸道过敏症的病情发展。
白天出门前记得把窗户全部关好,选择早晨或黄昏时间开一小扇窗即可完成换气。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将窗缝开得太大以防受凉感冒。另外,也可以购买空气过滤机定期清洁家中污染物质以维持良好空气质量。
1 不吃之物之首——不吃肥腻荤腥的食品
随着季节更替,人们的口味也随之转换。不少人认为,在干燥乏味、急需润肺滋补的深秋季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但是油腻的食物容易导致积食腹胀等肠胃不适;肉类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极高,长期过度食用会引起肥胖、高血压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少吃烧烤和油炸的肉食以及动物内脏;多吃些清淡的素食如莲藕炒肉丝、清炖鱼头豆腐、冬瓜薏米汤;还可以选择用山药搭配鸡鸭排骨一起炖煮来进补,既补充营养又利于养生。
2 不吃之物次之——不再进食西瓜等凉性水果。
炎热难耐之时咬上一大口清凉多汁的西瓜无疑是极致享受;但对于已经进入秋季的人体来说这种极冷性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功能。
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寒者,食用过多凉性的食物更容易导致腹部隐痛、腹泻、水肿等情况出现,因此应当停止摄入寒凉性较高的食物。
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适当吃苹果梨橙柿子桃等偏平性的水果补充水分维生素纤维素;此外,还可以饮用蜂蜜菊花茶代替果汁汽水来清热去火、生津止渴,促进身体健康。
在白露这个特别的时间点到来时,我们必须遵循节令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来保持身心健康;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严格贯彻实施,“4事不做,2物不吃”的小贴士将能有效地帮助您抵御疾病的侵袭,为您和家人营造一个安宁快乐的秋冬。
同时还要加强日常防护和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养成合理膳食、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保持乐观开朗、规律作息的生活态度,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够更好地抵御各种病邪攻击;祝各位读者在即将到来的美好季节里平安幸福!
【总结】
总之,通过上面所提及到的具体建议,在即将到来的秋季里我们要时刻牢记住“4事不做2物不吃”,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养生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坚持并付诸于实际操作中才会见到成效。
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够重视起来自身健康状况,并积极实践这些实用指南,在享受美味佳肴与美好生活的同时,让自己和家人都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迎接美好而精彩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