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宗万,一个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的名字。
殊不知,他曾与赵本山一起被称为“南魏北赵”。
甚至有导演下跪求他拍戏。
没错,他就是94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96版《水浒传》中的高俅。
凭着《三毛从军记》“老鬼”一角,而拿下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凭着独具特色的长相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戏骨,从出道至今却坚持不接广告。
即便有无数个一夜暴富的机会,但面对那些来找他代言的广告商,魏宗万却统统拒绝。
他说:“我有正规演员编制,国家一个月给我发4000块钱够花了,我赚那么多钱干嘛?”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戏骨,曾经却由于热爱的演艺事业,被亲哥逐出家门;如今年近90还住在出租屋。
01
1983年,魏宗万出生于上海,父亲在外经商,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上面还有一个大他几岁的哥哥。
虽然处于动荡年代,但这样的家庭仍然给了他相对安逸稳定的童年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年幼的魏宗万听到了戏曲,就这样被婉转、悠扬的唱腔迷住。大概是天赋异禀,每次出去看一场戏,回到家后他都能重新唱一遍。
9岁时,魏宗万便能独自登台,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才华。
然而,在那个年代,唱戏并不是什么被广泛认可的职业,尤其是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这样的抛头露面,简直就是给家里“丢脸”!
为此,魏父总是训斥小儿子不争气。
之后,随着家道中落,恰好魏宗万初中毕业,父母更是放出狠话,只甩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上学,另一个是进厂上班,不然就离开这个家。
没办法,在父母的双重施压下,魏宗万即使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去了上海汽轮厂做钳工。
不过,哪怕日复一日重复着无趣的“流水线”工作,对于表演他却有着无法割舍的热忱。
但那时的他,也只能偶尔到厂里的话剧院过过瘾。
直到有天在外闲逛,看到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海报,他终于决定不再忍耐,直接一通操作猛如虎,报名、买资料、复习……
一边工作一边备考,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辛,但魏宗万却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02
考试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两次失败,魏宗万终于在第三次靠着自学成功考上梦寐以求的上戏!
没想到,家人的态度却让他心凉了半截。
原本想要向父母分享喜悦的他,得到的却是冷眼和不解。
从小就更被父母偏爱的哥哥,更是趁机火上浇油,以结婚为理由把他赶出了家门。
由于颜值不够高,又不善言辞,他的演艺事业也并不顺遂。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魏宗万只能靠跑龙套维持生计。
这一跑就跑了20多年。
直到1982年,导演张军钊准备将郭小川的长诗《一个和八个》进行改编。
长相特殊的魏宗万,就这样被导演选中,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
虽然只是个戏份不多的小角色,但他却格外珍惜。魏宗万全身心投入其中,用足够细腻、精湛的表演俘获了导演和观众的心。
03
在这之后,魏宗万才算正式开启了演艺之路。
《湘西剿匪记》中,他是最凶残的匪首“魏彪”;
《水浒传》里,他扮演臭名远扬的大奸臣“高俅”;
《三国演义》中,他为了演好“司马懿”这个角色,不仅通读了原著,更是用心反复推敲,只为站在角色的角度去理解三国乱世,最大程度地还原人物本身。
导演张建亚在筹拍《三毛从军记》时,为了邀请到魏宗万,甚至单膝下跪恳求,这才说动了他来出演。
一个原著漫画中并不存在,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新角色——“老兵油子”。
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的出场,但这个角色的滑稽、搞笑,却被魏宗万演出了灵魂。
他也凭借此角斩获金鸡奖最佳男配。
正所谓:树大招风。
有了名气之后,不少广告商都希望与他合作。
但面对一个又一个“诱惑”,与“暴富”几乎只差一步的魏宗万“轴”劲儿却上来了。
一方面,他认为这些与自己的角色不符;
另一方面,这种露个脸、说句话就能挣到钱的事儿,总让他觉得不踏实。
用魏宗万的话来说:“我有编制,是国家一级演员,一个月400块钱的工资够生活就行。”
魏宗万,一生拒接广告,在热爱的事业中,拿着行业最低报酬。
几乎大半辈子都在“扮丑”、演配角。
甚至年近86岁,还住在出租屋。
如此“躺平”的状态,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
有人觉得他不够积极、不够上进、没有野心;有人认为他不过是在装清高。
但换个角度,这未尝也不是一种清醒,一种坦荡。
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里,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受外界裹挟,没有为了出名不择手段,没有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着“初心”。
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即便历经坎坷,但始终坚守初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魏宗万这样的老戏骨,不应该被遗忘,而是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