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家有收藏》继续关注《跟着文物看古今》特别节目。今天来看萍乡博物馆收藏的一口唐代的铜钟,它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萍乡博物馆收藏的这口唐天宝五年龙钮铜钟,通高51.9厘米,是1979年9月,萍乡大屏山煤矿职工在修路基时,在矿山脚下的小溪里发现的。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相较其它大寺庙的钟,这口铜钟的体型更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它所在的寺庙是比较小的。钟分为钟钮和钟身,钟身上刻有近200余字的铭文,记录了建造者和大师的名字,这些文字反映了当时寺庙接受供养的情况。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钟体呈圆锥形,口部较平,并向下往外稍敞,腹部微鼓并向上肩部渐收,顶部铜钮是两条龙的造型,龙身拱起。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萍乡市博物馆馆员田颖茵介绍,这口钟塑造的是龙子蒲牢的形象,相传蒲牢胆小,见到鲸鱼会吓得大声喊叫,因此人们将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形,寓意敲钟时能发出巨大声音。尽管钟上有准确的唐代纪年,但据研究资料显示,萍乡几乎没有唐代寺庙,现在能看到唐钟却难觅唐代寺庙的原因,是古人通常选择推翻破旧庙宇重建,而非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去翻新,这口唐钟也得以留存至今。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
一口唐代铜钟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