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作者:屈远志

他从一个不知名的毛茸茸的男孩,到一个死胡同的石油大亨,再到美国第一个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我心目中,只有一个赚钱的英雄,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指的是大卫·洛克菲勒的祖父约翰·洛克菲勒。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父亲必须有儿子

就是所谓的"有他们的父亲必须有他们的儿子"。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发放高利贷,将50美元的积蓄借给邻居,收取利息并赚钱,他受到父亲的称赞。因为他的父亲威廉认为:"生活只能靠自己,生意应该早点,只有钱才是最有保障的。"父亲"赚钱为王"的想法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野心的渴望。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决定辍学谋生。他去了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研究了近四名恶霸" - 不断的采访一再被拒绝。洛克菲勒,一个失败的洛克菲勒,连续六周持续,一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由于无法照顾人,洛克菲勒最终成为一家谷物公司的会计文员,每月收入12美元。

除了保持良好的客户外,洛克菲勒有时还会为公司提出想法。有一次,该公司以高价购买了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发现大理石有缺陷。正当该公司的老板们不知所措时,洛克菲勒建议将责任归咎于负责运输货物的三家航运公司,并让他们赔偿损失。此举为公司节省了1000多美元的亏损,给老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将洛克菲勒的年薪提高到500美元。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20年合伙企业创业净赚4,000美元

在他工作的第三年,在提出将年薪提高到800美元并被老板拒绝后,洛克菲勒干脆解雇了他的老板,然后独自一人。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从父亲那里借了1000美元,外加800美元的积蓄,并与他的英国朋友莫里斯·克拉克共同创立了洛克菲勒一号。公司主要经营粮食、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20岁的洛克菲勒成为一家贸易机构的合伙人。

他们在开幕式开始时运气不好。中西部的农作物霜冻严重,几乎没有收获。农民不得不使用每年的谷物收成作为抵押品,但公司必须支付押金。结果,许多类似的公司已经倒闭。合伙人克拉克建议关门,但洛克菲勒表示,现在是每个人都离开市场的时候了。

通过从银行借2000美元,洛克菲勒迅速将他收集的谷物和肉类转售到欧洲以赚取点差。由于运营顺利,该公司在第一年就实现了4,000美元的净利润。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赵普逃离兵役,大开战

1861 年 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四年后,林肯总统发布了征兵令。洛克菲勒应该按年龄参军,但他只想着如何发财。

为了逃避服兵役,洛克菲勒首先假装患有足病,真的不能假装继续,他只是花钱换了一个替身作为炮灰。在战争爆发之前,洛克菲勒尽其所能借钱,投入所有的钱,并储备物资和战略物资。随着战争的蔓延,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订单像雪花一样飞向他。其他人估计,在短短四年内,洛克菲勒的收入不低于10万美元。

后来,传记作者说洛克菲勒实际上非常关注内战。他的办公室就像陆军参谋部。洛克菲勒花了25美元买了一张美国地图,并把它放在墙上。有人认为,洛克菲勒在地图上的位置实际上是他的营业网点:黄色标签代表谷物,红色标签代表火腿。所谓战争情境图,其实就是商业攻击图。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这位26岁的年轻人切断了公司的所有权

在内战前夕,宾夕法尼亚州石油的发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冒险家,宾夕法尼亚州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的井架一度排成一排。在1861年至1862年间,宾夕法尼亚州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番。面对繁忙的采矿现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应用尚未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开放必然导致油价下跌。不出所料,由于疯狂的钻探,许多钻探人员已经失去了血液,钻探价格从每桶20美元暴跌至仅10美分。

当原油一次又一次地暴跌时,洛克菲勒果断地介入了。与许多只关心开放原油的人不同,洛克菲勒决定从炼油开始。他发现,精炼成煤油的原油可以卖到每加仑30美分左右,远远超过它能提取出来的价格。1863年,随着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入,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建立了炼油厂。在安德鲁斯成功地从原油中提取煤油后,美国发展了煤炭精炼工业,以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炼油已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业务。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操纵银行,打压小公司,对兄弟是一个打击

随着石油工业的繁荣,公司迅速扩张。1870 年 1 月 100 日,洛克菲勒合作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很快,标准石油公司凭借煤油的高品质为该行业树立了标杆,并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三分之一。1870年7月,欧洲大陆爆发了弗朗哥-普鲁伊特战争,战争的蔓延导致美国石油出口市场萎缩,原油价格从每桶4美元跌至3.25美元。宾夕法尼亚州和其他州的炼油厂自发组织了三个月的驾驶,许多炼油厂苦涩难耐。

洛克菲勒利用该公司的股票购买了克利夫兰主要银行的总裁,禁止他们向那里的中小型炼油厂提供贷款。小型炼油厂缺乏原油和现金,要么关闭,要么被标准石油公司吞噬。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克利夫兰26家炼油厂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兄弟富兰克林的炼油厂也被宣布破产,兄弟转身离开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创建仅信任的 IR 市场

洛克菲勒不得不期待它,并全力以赴地扩张。1884年,洛克菲勒将总部迁至纽约金融中心百老汇26号。随着石油帝国的崛起,太大而无法处理的危险正在增加。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了这些弊病。

就在那时,洛克菲勒在一家公共出版物上发现了一篇文章,上面写着:"小商人的时代已经结束,大企业的时代即将到来。"他觉得这符合他的垄断理念,所以他聘请了文章的作者多德作为法律顾问。正是多德提出了一个名为"信任"的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信任",就是生产一批企业的同类产品,不再分离,而是以高度整合的形式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集团。洛克菲勒创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合资企业,即信托基金会。在这种信任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1家企业,成功开创了美国经济的"垄断时代"。在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公司占据了美国炼油能力的95%,90%的产能和25%的原油产量。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公司在市场上如此彻底地占据主导地位。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创办一所大学做慈善工作

成名后,洛克菲勒选择退休。退休后,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慈善事业上。他投资60万美元创立了芝加哥大学,并在接下来的10年里向芝加哥大学捐赠了3400万美元。这是他的第一笔大笔慈善捐款。

对于慈善事业,洛克菲勒也使用"信任策略"。洛克菲勒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和基金会已经成立,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作为回应,表达了尊重和感激之情,牧师们谴责洛克菲勒的"脏钱",并拒绝了10万美元的捐款。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洛克菲勒于1937年5月23日去世,享年98岁。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估计不低于14亿美元,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那一年,美国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占GDP的百分比而言,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