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九届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崂山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集》

《第九届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崂山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集》

编号:GDZPS2085

书名:《第九届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崂山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集》

版别:浙江古籍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7151265

作者:程启坤 邓云峰主编 沈才土 姚国坤 于惠霞 段训田副主编

定价:45.00

出版日期:200605

内容简介

五月的齐鲁大地,鲜花盛开,生机盎然。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崂山区人民政府承办,旨在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崂山国际茶文化节,在著名的海滨城市一青岛隆重举行。这是大陆北方地区首次举办的国际性茶界盛会,也是世界茶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盛事。青岛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美丽海滨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区域之一。崂山,被世人称为“海上第D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名山孕名水,名水育名茶。崂山道教茶文化积淀深厚,其独特的地理、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与崂山矿泉水、崂山耐冬花并称“崂山三绝”,享誉天下。这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崂山国际茶文化节的举行,必将有力促进青岛及崂山乃至山东的茶旅游、茶产业、茶经济的发展。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茶之初,虽有劳作的技艺,但无艺术的体现,将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记于史册传于后世,是历代茶人辛勤实践和对茶深人研究的结果,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茶礼、茶祭、茶具,留下的茶诗、茶联、茶谜、茶令、茶画、茶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特别是陆羽的《茶经》一书,不仅研究和总结了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栽培、采制、煎煮、饮用和功效等知识技术,而且把饮茶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赋予饮茶这一日常生活习俗以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华茶文化,也使茶文化的高雅之美、清淡之美、宁静之美和创造之美得以充分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必须重视茶文化的研究,当前,我们要深入研究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国茶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茶文化如何促进茶产业的发展,重中之重是要深入研究茶文化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茶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这次研究会上交流的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深刻阐述了茶文化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深人探讨了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必将在茶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向论文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目录

一、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茶为国饮"促和谐——略论普及茶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戴盟(1)

从茶文化的社会实践看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徐明生(4)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对社会与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程启坤 姚国坤(8)

弘扬茶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詹立钱(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舒曼 胡智学 陈一珉(15)

谈现代中华茶文化的兴起/梅峰(19)

茶为国饮 强国健民/俞其坤(25)

对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深层思考/高先春(28)

收藏茶文物研究茶历史展示茶文化——也谈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王建荣 赵燕燕(31)崂山茶文化建设GEP模式的路径探讨/刘金山(35)

乡村文脉——整理茶区村史文化正当时/蔡泉宝(40)

试论湖南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禹利君 谭燕萍 刘仲华(43)

利用旅游资源开发茶叶产业/段家样(47)

依托晋商茶文化拓展并州旅游业/吴凤鸣(50)

做茶文化旅游文章促崂山茶产业发展/郭和平(53)

被茶与茶文化冲击着的大陆高校和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被中国茶文化撞了一下腰/马晓俐沈生荣(57)

浅谈“茶之通融性”——略论普及茶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甘良华(62)

日本抹茶产地爱知县西尾市中小学校茶教育及其影响/吉田步 龚淑英(65)

浅谈社区茶文化发展趋势——从倪焕风茶艺工作室谈起/倪焕凤(69)

茶文化场论——略论普及茶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张顺高 梁凤铭(72)

中华茶文化是先进文化/陈幼发(76)

与茶同行/王曼源(80)

论茶文化与社会文明之关系(摘要) /江平(84)

弘扬中国茶文化大力发展茶文化事业——略论普及茶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摘要) /孙志修 樊建涛(85)

弘扬茶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崂山茶文化之旅(摘要/匡新 王灵均(86)

二、茶史与茶文化研究

鲁茶渊源——纪念“南茶北引”五十周年/王裕晏(87)

中国山东崂山茶系新探/刘国明(91)

中国茶树生长北限的古茶区——山东/章传政 黎星辉 朱自振(102)

提高文化含量 促进产业发展——崂山茶文化略论/王春元(106)

崂山道教与茶文化/王诵亭(109)

浅谈古茶树的文化价值/李师程(112)

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姜育发(115)

再次认识一位中国僧人——关于日本日常饮茶的起源/工藤佳治(122)

试论饮茶的起源与演变/姚国坤 张莉颖 程启坤(124)

长兴顾渚山是唐代茶文化的源头- /谢文柏(132)

境会亭究竟建在何处?——悬脚岭与啄木的之考辨/谢文柏(139)

建茶记述一则考辨/林今团(143)

蔡襄与贡茶——略论普及茶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林今团(147)

风炉考——《茶经·四之器》图文考之一/沈冬梅(150)

关于《茶经·四之器》中“风炉”与“漉水囊”的考辨/罗庆江(157)

对陆羽茶经)暂学思想的探讨/鲁鸣皋(162)

陆羽(茶经)自然科学元素辨识及前瞻性探讨/王宪龙(166)

譬喻格在陆羽《茶经》中的语言艺术效果及其传播功能/范齐家(169)

陆羽及其《茶经》对日本的影响——以镰仓一室町时代为中心/顾雯 顾春芳(172)

茶叶加工利用的起源与发展/程启坤 张莉颖 姚国坤(176)

茶叶利用的演变及传播/阮逸明(183)

云南思(茅)普(洱)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黄桂枢(189)

茶文化历史资料的整理与考辨/骆承烈 葛永端 赵艳(192)

茶神、茶祖、茶圣——确立中国茶文化标志性形象符号/董郎(197)

漫话中国贡荼文化/巩志(200)

对《中国贡茶》一书的纠谬——兼与编著者商榷/谢文柏(206)

川藏茶马古道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陈书谦(210)

敢问路在何方——对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荣经段线路的推考/周安勇(214)

背夫“口溜子/陈书谦(219)

西藏茶的印象——从昌都到樟木的旅行/姉崎有峰(222)

“五丁引牛"与川陕茶马古道/丁文(225)

从茶博馆藏捐照、厘照、监照看晚清的茶政/郭丹英(229)

民国茶农的经营状况/陶德臣(236)

中国植茶北缘初探/赵大川韩棣贞(244)

茶圣诗翁信阳品茗论水/李伟 姬霞敏(249)

信阳茶兴衰荣哀一路走来/李伟 姬霞敏(252)

禅茶,人生的修为/释光泉(256)

谈佛教茶史的三件大事——兼论赵州禅茶的特殊贡献/丁文(259)

“茶禅一味”考释/陈香白 陈再羴(265)

湖南茶史钩典/黄仲先(269)

中国古今荼学典籍概要/于规亭(272)

世界伙茶文化的两条发展路线/王郁风(276)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关剑平(280)

茶事的文化意蕴研究/于良子(288)

论唐代诗僧皎然的长篇七言歌行《顾渚行寄裴方舟) /苏明明(302)

傅山的茶作品及茶文化理念/袁纪平(307)

继承闽茶文化遗产开发千年历史名茶(摘要) /林建志(313)

乌龙茶产区人文环境简析/宋恒(314)

中国乌龙茶发源地:广东饶平/陈香白 陈叔麟(316)

论崂山晓阳茶人的茶道文化/匡新(320)

福建白茶历史及其荼文化/姚信恩 陈荣冰(325)

茶文化研究与茶器具/程苗根 程超(332)

论中国茶文化与国际茶文化的再度沟通(摘要) /鲁明(336)

溯源觅踪求证信阳茶(摘要) /李伟 姬霞敏(337)

三、茶道、茶艺与茶馆

中国茶道核心理念“和”的文化闹释/萧力争 施兆鹏(338)

宋代文人茶道初探/黄薇(342)

中华茶道的形成与道家/丁以寿 程玉华 伍萍(356)

道家理论对茶道的影响/林治(364)

日本煎茶道的历史背景及其精神/小笠原秀道(369)

论茶为“国饮”——兼议中国茶道/田耘(375)

茶艺释义/红缨(380)

中国茶与室内环境的相互融合/相马悦子(386)

用茶席设计和谐的生活/乔木森(391)

日本人和中国茶艺/山口纪子(395)

茶心与花情/王淑娟(398)

当代城市茶馆创星刍议/朱家骥(400)

杭州茶馆现状分析及探索/张颖彬 邱敏华 龚淑英(403)

品饮与速饮齐飞 茶业共长天一色/丁俊之(409)

解析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培训教程中“茶叶标准”部分的误区(摘要) /杨志军杨力李远菊(414)

中国琴道与茶道(摘要) /马守仁 郑雯嫣(415)

信阳毛尖茶艺(摘要) /郭桂义 胡孔峰 罗娜(416)

试论崂山茶俗的培育、插扬和创新(摘要) /马庚存(417)

四、茶产业与茶叶科学

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引导,加速产业化进程,全力打造江北第D一名茶/邓云峰(418)

培育知名茶品牌 重振中国茶雄风/邬梦兆(423)

中国茶产业品牌分析/鲁明(427)

茶业品牌的文化意识/汪秀芳(433)

论中国茶饮市场与品牌打造/鲁明(436)

日本茶业现状与发展的展望/王亚雷(443)

近日本的中国茶市场概况/藤井真纪子(446)

于日本乌龙茶市场的现状及展望/藤原贤昌(451)

种新型的茶叶提取物保健食品“东茶宝”/张织珍 单夏峰(453)

氨基丁酸茶的研究进展和开发前景/林智(457)

前进中的中国有机茶/刘新 傅尚文 邬志祥 张优 舒爱民(461)

珍稀奇葩——天然富锌富硒有机茶——锌、硒元素与人体保健功效/王亚兰 吴健(465)

普洱茶的概念与所属茶类的探讨/程启坤 姚国坤 张莉颖(468)

茶树的起源、演化和分类/虞富莲(473)

冷泡茶之物化成分分析/牟玉如区少梅(482)

离体茉莉花释香机理及创新利用/胡国强(488)

论茶文化与茶的国际化经营/郑乃辉 叶乃兴 杨江帆(491)

对大陆茶叶批发市场的再思考/赵晔 耿明斋(494)

质疑茶叶行政许可-质量市场准人/杨力(499)

英德茶叶产饮历史和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成就与发展动力/陈杖洲(503)

郑州市茶叶批发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张跃 马晓俐(5I1)

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青岛茶业竞争力/陈秀云 王漪 张云伟(517)

北方乌龙茶栽培及加工技术/江崇焕(521)

关于推进崂山茶标准化进程的思考/柳淑珍(525)

茶业教材建设研究(摘要) /陈香白(529)

弘扬茶文化,打造21世纪茶产业的“航母”(摘要) /丁文(530)

依靠科技 提升品质——-浅谈普洱茶发展新趋势(摘要) /李师程(531)

应用 HACCP 原理降低崂山绿茶农药残留量的研究(摘要) /汪东风 王漪 张云伟 陈秀云(532)

崂山茶区茶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摘要) /冯明祥 姜瑞德 王继青 王佩圣(533)

山东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技术(摘要) /彭正云 江崇焕(534)

程启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世界茶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原主任。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240多篇,主编或参与主编的著作30余部,有《赏鉴名优茶》《中国绿茶》《茶的营养与保健》《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茶叶入门100问》《喝茶悟养生》《古今名茶》以及《中华茶文化》多媒体光盘等。2001年开始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参与组织大型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多次,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邓云锋,男,汉族,1967年7月生,江苏淮安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现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沈才土,男,1945年3月生,文化管理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历任中共开化县委副书记,中共浦江县委书记,中共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绍兴市政府副市长、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姚国坤,浙江余姚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国际茶文化杰出贡献茶人”“中华杰出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赴马里共和国担任农业发展部茶叶技术顾问;赴巴基斯坦考察和组建国家茶叶实验中心;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茶文化讲授。2003年,参与组建全国个应用茶文化专业(树人大学内)并任系主任;2005年,筹建全国所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内)并任副院长。1991年出版全国本以茶文化冠名的专著《中国茶文化》,2004年主编全国套茶文化专业试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出版茶及茶文化著作80余部。先后4次获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并取得6项科技成果。

于惠霞,女,山东龙口人,1962年11月生,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崂山县流亭镇团委书记,崂山县团委副书记,崂山县(区)团委书记,崂山区政协经协办公室主任,崂山区政协综合处处长,崂山区旅游局副局长(正处级),中共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中共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党委书记,中共崂山区委沙子口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2004年12月,任崂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现任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