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7136
书名:《古道新风:2006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版别: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勤晋主编 程启坤 任新建 冯明珠 李远毅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62135753
定价:80.00
出版日期:200604
内容简介
今天,凡是到西藏去的人,无论你是因公出差还是观光旅游,大多取道成渝至拉萨的空中航线。两千多公里的距离,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便可抵达。但是,你可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善男信女是五体投地,磕着数不胜数的等身长头,一路上饱经雨雪风霜,忍受饥渴和抵抗野兽侵袭,凭着一种意志与信念,一步一步走到拉萨的。他们从起点到终点最少也是半年以上。……此外,50年前的青藏、川藏、滇藏所谓“大路”,亦只是宽不过两三公尺的烂石小道。在这上面行走着由人力背夫、骡马和牦牛组成的商队,它们担负着内地与西藏进行“茶马贸易”和物资交流的重任,直到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以后……
在2004~2005年间,我校茶叶研究所刘勤晋教授和他领导的中、日、韩茶马古道学术文化考察队,在赴藏考察中就沿着这条古道前进,并多次与去拉萨朝圣的队伍同行。他们在路边交谈,在帐篷里一起喝茶或在寺庙里一同转经……藏传佛教独特的审美文化和信徒们的虔诚,使学者们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鼓舞着他们克服高山反应和道路崎岖之种种困难,走完了万里川藏茶马路,并由此而引发关于茶马古道缘起、演变及历史作用的大讨论。
半年多来,关于茶马古道文化的讨论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热烈响应:他们从史实出发,运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独特眼光与综合集成的方法为本次会议成功地描绘了“古道春秋”、“古道纵横”,“古道民生”,“古道文萃”以及“古道精神”等数十篇绝妙论述,并奉献百幅精美古道写真。现应大会组委会之约,由我校出版社集书出版,以飨读者。
总之,延续千年的茶马古道历史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的金书,而香巴拉奇特而美丽的风情又是一幅幅让人百看不厌的精美画卷。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局的春天,在西部大开发深入而有序进行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这部集子奉献给您,希望得到您的珍爱和永远的支持。
本书从史实出发,运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眼光与综合集成的方法为2006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描绘了“古道春秋”、“古道纵横”、“古道民生”、“古道文萃”以及“古道精神”等数十篇论述。
目录
人·茶·路/王小佳
古道春秋
茶马古道与茶马古道文化/任新建(1)
茶马古道上的省思/冯明珠(5)
川藏古茶道形成过程/贾大泉(14)
中国最早的茶马古道一川甘、川青道/李家光(17)
云南普洱茶马古道研究/黄桂枢(22)
湖南黑茶史上的“甘引”与“陕引”/施兆鹏 朱海燕 (28)
古道纵横
从孔道大通到天竺通衢——考察川藏茶道纪实/刘勤晋(33)
塞北茶马驼道在华茶经济中的地位/阮逸明(45)
普洱茶与茶马古道/杨凯 李晓梅(51)
南路边茶与西藏/杨绍淮(54)
茶马古道与鹤庆商帮/孙官生(59)
敢问路在何方——对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荥经段的推考/周安勇(68)
古道民生
“康定锅庄”的由来及演变/郭昌平(74)
藏茶的起源和进化/李朝贵 李耕冬(77)
一代巨商邦达仓在芒康的兴衰/洛松次仁(85)
努力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昌都旅游/刘根柱(88)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四川边茶/齐桂年(93)
从茶马古道谈“藏茶汉饮” /甘玉祥(96)
茶马贸易之都——宜宾/颜泽文 唐洪 刘盛龙(99)
古道文萃
《交广印度两道考》所涉茶马古道云南若干地名,文化之再考/木霁弘 杨海潮(103)
日本“贡茶古道”初探/滕军(120)
茶马古道文化及其开发价值/张楠(125)
绚丽的民族文化大走廊-川藏茶马古道/蒋秀英(131)
茶马古道文化考察纪行/姉琦有峯(142)
西藏拉萨的甜茶馆现状及其社会作用/吉田步(151)
通过红茶馆看西藏文化/古泽泰江(157)
背夫“口溜子”/陈书谦(159)
古道精神
茶马古道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宋炳林 通嘎 刘树森(162)
对佛教僧侣饮茶起源的探讨/康法善(166)
韩国茶叶生产,消费的增长与良种开发/朴龙求(170)
茶马古道上背夫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李锡东(175)
康巴藏族茶俗及川藏茶道“背子”文化初探/汪海鹰(179)
古道写真
后记/Postscript
刘勤晋,四川成都人,1939年7月出生于蓉城书香世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西南农大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首届茶学学科带头人。从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少年立志学农,志在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西南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高等茶学教育50年,为中国现代茶业发展培养多层次茶学人才逾千人。为了振兴华茶,已届八旬,仍奋战在巴渝古茶区茶树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战斗岗位上,现任重庆市古树茶研究 院院长。曾主编《茶文化学》《制茶学》《茶叶加工学》《茶学概论》 等高等茶学教材,著有《茶经导读》《普洱茶的科学》《中国普洱茶 之科学读本》《名优茶加工》等十余种茶书,参与编写《中国茶叶大辞 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世界茶文化大全》等。因教学科研成绩卓著,成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之一,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荣获“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和以当代茶圣吴觉农命名 的“觉农勋章奖”。
程启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世界茶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原主任。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240多篇,主编或参与主编的著作30余部,有《赏鉴名优茶》《中国绿茶》《茶的营养与保健》《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茶叶入门100问》《喝茶悟养生》《古今名茶》以及《中华茶文化》多媒体光盘等。2001年开始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参与组织大型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多次,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任新建,又名泽旺夺吉,男,藏族,1939年9月出生于四川康定。1956年毕业于南京军械工程技术学院,后曾任著名藏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教授的学术助手及由任乃强教授指导,在四川社会科学院攻读“康藏地方史”方向研究生。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康藏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四川藏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政协委员。著有《中国藏区黄金资源开发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国藏式建筑艺术》(合作),撰写与主编专著和论文集有:《川藏边历史资料汇编》、《四川藏学论文集》(合作)、《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李安宅藏学文论选集》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朵甘思考略》获中国藏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明正土司考》、《论清代的瞻对问题》等9篇论文获四川省历史学会、民族学会、藏学会的优秀成果奖。
冯明珠,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197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主修中国近代史,师从台湾近代史名家李守孔先生。《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1774—1925》即是以硕士论文为基础,经过二十多年持续不断努力的成果。2012年9月13日,被任命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她是历史方面的著名学者、作家,在工作中很有研究精神。她在台北故宫任职多年,对中华文化非常认同,对历史也很有造诣,从未中断过对于学术的追求。2016年9月7日,卸任台北故宫院长一职的冯明珠在北京受聘为北京故宫研究院顾问。2016年9月9日引起了国民党、民进党“立委”的不同声浪,绿营痛批,蓝营认为未违反规定不应限制。她1978年从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毕业,同年就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一路从图书文献处干事做到文献处长,2008年接任台北故宫副院长至今,工作生涯几乎奉献给台北故宫,对台北故宫运作及文物了解甚多。当时在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主修中国近代史,师从台湾近代史名家李守孔先生。因工作关系,也从事清史研究,曾参与《清史稿校注》,著作以藏学、清史、清代档案为主。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