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扎根强军沃土 倾心为兵服务——军事文艺10年回眸

原标题:扎根强军沃土 倾心为兵服务(主题)

——军事文艺10年回眸(副题)

解放军报记者 袁丽萍 奉云鹤

今年9月,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很快便在线上线下引起广泛关注。片中,新时代文艺轻骑队深入一线为兵服务、与官兵真情互动的场景,令老文艺战士田华心生感慨:“看到他们,就想起年轻的我们。当年战场上的宣传队,又回来了!”近300秒的视频片段,浓缩的是文艺轻骑队3000多个日夜追寻初心再出发的前进足迹,成为新时代军队文艺战线转型重塑、淬火成钢的生动注脚。

今年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10年来,军队文艺战线深入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追寻姓军为战初心本色,抒写强军的“风花雪月”,不断繁荣发展强军文化,为强军兴军提供有力精神文化支撑。

一年前,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也是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根本指南。军事文艺所展现的崭新气象,正彰显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魅力。

2019年,已连续组织25年的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如期拉开帷幕,但这一次与以往有所不同。

“走边防、到海疆,一切为了打胜仗!”50多名从基层一线为兵服务归来的文艺轻骑队队员们,身穿战地迷彩登台演出,带来座座军营向党和人民、向革命老前辈作出的深情报告。

这是军队文艺单位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的首次综合性演出。台上队员的风采,让人们看到新时代文艺战士的好样子。

“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就是我们的战场。”一支支按照“轻、准、活、融”思路组建的文艺轻骑队或文艺小分队,心无旁骛、重心向下,把舞台搬到军营、搭到演训场,为官兵送去一个个优秀军事文艺作品,为部队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在高高的喀喇昆仑上,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冒着风雪来到某驻训地慰问官兵。他们走上舞台,唱响《永远的精神高地》,将真情为兵服务的身影,印刻在官兵心中。

在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深情演唱《哨所的天空》,让手握钢枪、坚守战位的战士真切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在西藏墨脱,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参加“边防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师生穿过浓雾,登上山边的967级台阶,来到驻守在“云中哨卡”的“张福林班”,为在这里长期值守的战士深情献唱。

官兵的笑容,是留给文艺战士最温暖、最实在的幸福。活跃在为兵服务战线上的,还有部队各级宣传文化机构组织的众多文艺小分队,如空军“蓝天”、火箭军“砺剑”、武警部队“忠诚卫士”等文艺小分队。他们以蓝天为幕布、以阵地为舞台,走出了新时代文化服务的“长征路”。

“请党放心,强军有我。这是青春的誓言,爱的承诺。”2022年初,军旅歌曲《强军有我》在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轻骑队“战歌迎春”网络春晚上唱响,随后迅速在广大官兵中传唱开来。这首歌曲,就诞生在轻骑队队员陈道斌到王杰生前所在部队采风途中。

10年来,类似《强军有我》的作品还有很多,它们源于官兵,又服务于官兵。在一次次为兵服务中,文艺战士们听兵言兵语、感兵情兵志,并将这些感悟融入一个个散发着兵味战味的文艺作品,引发官兵广泛共鸣。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军队文艺工作者不仅“身入”基层,而且“心入”“情入”基层。当文艺轻骑队队员们一次次看到官兵眼角含着热泪,听到官兵那发自肺腑的掌声,总会深切感受到肩上光荣的使命责任和脚底积蓄的力量。于是,一大批带着泥土芳香、冒着热气的新作品,不断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一大批基层文艺骨干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军事文艺创演的生力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为军事文艺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土壤和更加宽广的舞台,军事文艺呈现出向现实主义回归的强劲态势。这10年,军队文艺工作者聚焦练兵备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强军的“风花雪月”,创作推出一批优秀作品。

军旅报告文学是反映强军现场的重要体裁。2019年,解放军出版社推出《中国蓝军》《大国行动》《导弹兵王》《正在发射》《筑梦九天》《风动中国》六卷本的“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生动反映强军实践,描摹新时代官兵风采,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此外,长篇报告文学《大国重器》、报告文学集《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等现实题材作品,是作者深入生活、扎实采访的重要收获,以充满激情与张力的语言聚焦新装备、塑造新形象、反映新生活,彰显作家对军旅报告文学的自觉追求。

军旅小说也以充满激情的姿态,抒写新时代强军实践。长篇小说《导弹和向日葵》,以日常生活视角观照当代军人的精神生活;短篇小说《洞中》,聚焦演训一线,对重大军事演习全过程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家透析部队新情况新变化的思辨与写实能力。小说《星光》《航母故事》等,以小见大,由基层官兵生活层层推进,最终聚焦“初心”等重大主题。小说《移防》《沙场》等,直面部队调整改革和实战化训练等现实主题,在典型环境中展开叙事。还有一些军旅文学创作者,或记录抢险救灾,或书写维和护航,或展现跨国军演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切中了强军兴军的现实脉动。

“寻根溯源整行装,初心永不忘……”今年“八一”前夕,一部展现新时代人民军队新气象、新面貌的音乐短片,在网络平台被官兵纷纷转发。歌曲《淬火成钢》意蕴深厚,深刻体现广大官兵深入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整齐步伐向前进、淬火成钢向一流的决心意志,已在官兵中广泛传唱。

10年来,舞台艺术和军旅音乐从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生动抒写强军进行时,焕发出新的魅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等大型演出中的优秀军队节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歌曲《不忘初心》《解放军来了》《请你检阅》《因为有你》《边关战歌》《胜利召唤》等,以及军乐《钢铁洪流进行曲》等,从不同侧面热情描绘强军风采、抒唱官兵心声。

影视创作展现新的生机。今年暑期,取材于大陆航母舰载机试验试飞事迹的电视剧《海天雄鹰》,以贴近真实的艺术表达展现官兵奋斗历程,掀起收视热潮。此外,电视剧《空降利刃》《深海利剑》等聚焦练兵备战火热实践,刻画官兵情感生活,获得观众好评。

近年来,“强军风采”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学征文、歌咏演唱、“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军乐视频汇演等,不仅丰富了基层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催生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在2022年“强军风采”群众性文化活动部署开展的“能战善战当先锋”野战文艺创演中,就涌现了表演唱《战场高地》《迷彩花开》、男子群舞《大国利剑》《超越》等展现强军实践的众多作品。基层部队广泛开展微视频、微电影拍摄制作,用镜头记录强军故事、展现军营生活,《星火》《传承》《航标》等一批军营微视频推出后受到欢迎。

“当我在战斗中牺牲,请别难过;我化作翱翔的雄鹰,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军旅歌曲《请放心吧!祖国》诞生在千里边防线。歌词中洋溢的英雄主义精神,随着抒情的旋律,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你把自己融入边疆的辽阔,每一寸山河都把你深深铭刻……”歌曲《山河铭刻》描绘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光辉形象,表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家国情怀。

“开山岛虽小,也是祖国的领土,我要让国旗永远在岛上高高飘扬。”电影《守岛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们真切感受王继才同志崇高的人生境界。

记录英雄、塑造英雄、礼赞英雄,是军事文艺的鲜明特质。10年来,我们迎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日子。军旅作家捧出了一批高扬着革命英雄主义旗帜的作品。《牵风记》《远去的白马》《迟到的勋章》《跨过鸭绿江》《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英雄山》《对阵》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个个战斗英雄形象,引导官兵思考我们这支军队战无不胜的“精神密码”。

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催生了一批军旅报告文学的精品力作。《决战江城——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抗疫纪实》《武汉抗疫——解放军来了》《“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等,塑造了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英雄人民军医形象;《林俊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试飞英雄》《刀尖上的舞者》等,为新时代军旅文学的英雄叙事增添光彩。

文艺是一种力量。那些流淌着英雄旋律、闪烁着金属光泽、呈现出阳刚气象的军事文艺作品,不断铸造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铮铮铁骨,汇聚起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强大正能量。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军队文艺工作者从时代脉搏中感悟艺术创作的新思路、新路径,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

2021年10月,在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集训上,一堂由文艺轻骑队创排的文艺情景教育课《迷彩青春正步走》,令参训代表耳目一新。这是由文艺慰问向文化育人转变的一次全新尝试,综合运用故事讲述、诗词朗诵、情景表演、视频呈现等形式,让官兵身临其境受感染、潜移默化受教育,开创了文化育人新范式、军事文艺新品牌。此后,很多单位都开展了文艺情景教育课的创排演出,如武警部队的《红肩章》、西藏军区的《放歌青春》、空军某部的《红色阵地》等,都起到良好效果。

2022年春节,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轻骑队创作“战歌迎春”网络春晚,把传统舞台扩展至多个空间维度,运用特效技术和电影手法对歌曲、舞蹈、器乐、朗诵及小品等节目进行全新剪辑,打造了一场科技赋能的新样态文艺演出,受到官兵和网友普遍点赞。

信息时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播方式创新,成为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军队文艺工作者积极探索数字化、网络化、年轻态为兵服务的新路,不断拓展为兵服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内容手段。部队各级还积极开展网络直播、“时空对话”“云联欢”等活动,文化服务由传统“面对面”向“网络+”拓展,更大范围、更加高效地惠及官兵。

近年来,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江姐》、话剧《兵者,国之大事》、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等,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复排,使这些艺术经典焕发新的光彩。这些复排,是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观众审美习惯、融合现代舞台艺术元素而进行的全新呈现,是军事文艺创作向社会拓展、融合多方力量打造精品力作的一个缩影。

在影视剧创作上,军事文艺战线探索走开军队优选题材、地方组织摄制的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军地联合制作电影《古田军号》《革命者》《三湾改编》《红海行动》《长津湖》、电视剧《热血军旗》等一批优秀作品,为新时代军事文艺创作探索成功经验。

2022年,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军队共有6部作品获奖,充分印证了新时代军旅文学的实力与活力。“新生代军旅作家”群体的崛起与日渐成熟,使军旅文学的底蕴更加坚实。这批更具新锐感的中青年作家,围绕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和传承红色基因,在写作手法、语言结构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

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为奋进强军一流鼓与呼,军队文艺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展望未来,强军战歌会更加激越、更加嘹亮!

来源:解放军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