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新华社伊拉克塞马沃10月15日电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新华社记者段敏夫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回到教室,热闹的天井重归平静,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来琅琅书声。“中国企业承建的示范学校正托起伊拉克战后教育的希望”,走在伊拉克穆萨纳省胡达尔高级中学崭新的校舍内,校长马哈茂德·亚西感慨万分。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这是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拍摄的当地学生。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在伊拉克,连年战乱冲突严重破坏了当地教育体系和教育基础设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伊拉克办事处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伊拉克有近320万学龄儿童失学。

为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伊拉克政府2020年决定在2030年前新建8000所学校,首期招标项目共1000所学校,其中10个省份的679所学校由中国电建集团承建。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这是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拍摄的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胡达尔高级中学新校区占地3500平方米,可容纳约1200名学生。承建方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今年9月正式向伊方交付该项目。

亚西告诉记者,胡达尔高级中学1962年建校,原有校舍年久失修,中企承建的新校区显著改善了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据中国电建伊拉克示范学校(穆萨纳省)项目经理李传松介绍,该公司负责穆萨纳省53所学校的施工建设,目前已实现整体完工,完全交付后可为超过5万名当地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当地民众将这些功能完备、质量优良的新建校舍称为‘中国学校’。”李传松骄傲地说。

刚刚搬进新校舍的15岁少年穆罕默德·贾巴尔欢呼雀跃,和同学们一起围着前来进行维护和回访的中方技术人员鼓掌。“以前的校舍老旧拥挤,伊拉克夏季气温高达50摄氏度,课堂上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如今搬进了新学校,我和同学们从未想过能在如此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会好好学习知识,长大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贾巴尔说。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10月8日,当地学生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内上课。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回访时,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郭雅冬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回想着项目建设期间付出的艰辛,他不禁感慨道:“在伊拉克,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当地民众对发展的迫切需求,希望通过示范学校项目为改善当地教育事业、促进本土人才培养贡献中国力量。”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伊拉克内阁秘书长哈米德·加齐视察项目现场时曾表示,示范学校项目顺利完工体现了中国企业精湛的施工技艺和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对改善伊拉克战后教学条件意义重大。穆萨纳省教育局副局长萨阿德·贾西姆说:“如阿拉伯格言所云,‘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而今,伊拉克学生搬进‘中国学校’,让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也为伊拉克战后长远发展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当地学生与前来回访的中国工程师合影。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