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血管外科负责人
李俊: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血管外科负责人。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大讲堂》栏目,专题讲解“世界血栓日——拴不住,动起来”。
10月13日是第11个“世界血栓日”。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临床上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杀手。而静脉血栓又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规范的诊治可以显著降低其病死率。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关于静脉血栓的几个问题。
1.血栓究竟从何而来?
打个比方,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流动,就像流水在河道里静静地流淌。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细胞;河道有大坝拦截,血液也有瓣膜控制开关。如果水流缓慢,极易导致泥沙俱下,河床堵塞,就会使河水四处闯荡,泛滥成灾。同理,血液中若是血脂稠,凝血因子多,血细胞自然会大量堆积和黏合到一起,最终凝结成血栓。
人们经常说的血栓大多数指的是静脉血栓,往往发生于腿部和肺部,并以腿部血栓为多见。下肢静脉血栓在人群中覆盖面最大,占所有血栓类型的80%~90%。特别是长期瘫卧在床、有手术或骨折创伤、有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者,以及年龄大于60岁,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肥胖、抗凝血酶缺乏的人,往往自身血流减慢,血液变得黏滞,就更容易产生静脉血栓。
临床上,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发红、水肿、静脉曲张、皮肤溃烂,乃至“老烂腿”。而栓子一旦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堵住肺动脉,就会造成患者致命性的“肺栓塞三联征”,即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严重者随时可能猝死。
2.血栓的典型症状
静脉血栓发生时往往没有任何征兆。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则提示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者肺栓塞(PE)。疼痛、肢体肿胀红肿、体温升高、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胸痛在深呼吸时加重等症状发生应及时就诊。
(1)肢体肿胀
(2)腿部疼痛、溃疡
(3)皮温升高
(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
(5)胸痛、头晕、晕厥
3.问:好发人群
(1)下肢骨折/重度创伤
(2)近期外科手术后
(3)脑卒中、房颤等心脑血管疾病
(4)妊娠及产褥期
(5)恶性肿瘤患者
(6)长期卧床
(7)久坐,长途旅行
(8)高龄(≥60岁)
4.问:如何自测是否患上了深静脉血栓?
(1)在膝盖下方10厘米处用卷尺测腿围,当两侧腿围相差大于3厘米时,说明患侧已经出现肢体肿胀,提示可能是静脉血栓在作祟,要尽快就医,以明确病因。
(2)对小腿后侧的腓肠肌进行按压,如压痛明显,表明有血栓的可能。
5.问:发现自己可能得了静脉血栓,应该如何治疗呢?
6.如何预防血栓?
要想远离血栓病,必须从源头抓起。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其他相关基础疾病的人,首先应尽快降低血液黏稠度,服用抗凝药物,并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步治疗,彻底铲除滋生血栓病的土壤。
同时,日常中若是连续几小时静止不动,就会使静脉血栓的风险上升,而动起来则是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每天不管怎么忙,也不能久站或久坐,最好一两个小时起来走走、散散步,舒展下腰肢,或者进行腿部活动,比如踝泵运动,包括趾屈、背伸、环绕及屈伸膝关节等几个动作,尽力保持幅度最大。每日坚持3~5次,每次3~5分钟。
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必须定时更换体位,同时抬高下肢20至30度,并积极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训练,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外展外旋、内收内旋等活动。家人或护工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推拿,以促进和加快肢体血液循环,不让关节畸形,也不给血栓“萌芽”的机会。
此外,长期卧床的患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寒冷的秋冬季,务必注意防寒保暖,呵护血管健康。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阻碍下肢静脉回流。
(3)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4)戒烟、戒酒。
(5)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
(6)注重清淡、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如新鲜果蔬、鸡肉、鱼虾,忌食浓茶、咖啡、可乐及肥肉等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
(7)要穿戴弹力袜,增强静脉回流,延缓下肢静脉曲张的进程。
播出频率:吉林新闻综合广播FM91.6 \AM738
栏目:《健康大讲堂》
播出时间:周六、周日17:00-17:30
节目热线:0431-85815111、85815999、85815199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转载·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月佳、子欣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