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来源:赵伟宏观勘探

作者:赵伟、杨飞、马杰英(赵伟,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任)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报告点

近日,房地产债务风险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讨论。作为民营房企重要的融资方式,境外房地产债务有哪些变化,面临哪些潜在风险?本论文梳理,可以为房地产债务提供不同的视角。

问:离岸房地产债务是多少?在非金融企业中规模第一,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境外房地产债券存量在非金融公司债券中最大,近年来融资大幅增加,超过在岸房地产债券。截至10月初,中国房企境外房产债券存量达2,118亿美元,占所有境外债券的22%,仅次于金融机构境外债务规模。2017年以来,境外房地产债券净融资规模逐步扩大,2019年和2020年超过2000亿元,远高于在岸房地产债务约500亿元,使得境外房地产债务存量逐渐攀升,占在岸房地产债务的70%以上。

境外房地产债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部分房企境外债务远远大于在岸债务。境外房地产债务发行人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发行的境外房地产债存量近65%,而民营企业境内房地产债占比仅为20%左右;一些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离岸房地产债务发行规模甚至超过在岸房地产债券,贵源、徐汇等在岸债券规模约为在岸债务规模的2倍,龙湖高达50倍。

二、问:在房地产监管下,境外房地产债务有哪些变化?签订离岸房地产债务融资合同,成本上升

离岸和在岸房地产债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这与房地产监管和融资成本有关。近年来,境外和在岸房产债券融资一直是"长期"的,例如,2017年境外债券发行大幅放开,而在岸债券的持续收缩与境外债务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密切相关;但自2021年以来,离岸和在岸房地产融资已经减弱,前九个月的融资均转为负值。

随着信用风险的发酵,境外债务发行的难度和成本增加,特别是对债务压力较高的企业的影响。在房地产调控下,房企融资和销售回扣等逐渐萎缩,债务压力加大,境外和在岸房地产债务违约频发。随着信用风险担忧的上升,5月份以来境外房地产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平均发行成本大幅上升约100个基点至8%以上,境内债券发行成本差距扩大;

问:离岸房地产债务会成为房地产债务的雷区吗?再融资压力下,还款风险增加

2022年上半年,境外房地产债务到期日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部分主体债务压力较大、资质较弱或面临较大再融资压力。2022年上半年,境外房地产债务到期2150亿元,同比增长10%,超过1716亿元到期在岸债务,其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分别占比超过66%和70%。在违约的担忧下,境外房地产债务融资大幅萎缩,前30家房企中有近半数因过去一年境外债务融资负、叠加短期债务等,或进一步加大再融资压力。

在销售回扣的压力下,未来需要密切跟踪住房融资和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变化。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更加侧重于房企融资监管、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评估等,对房企融资的影响不断显现;经验表明,过去,房企走出债务"困境",更多地依靠调控放宽、销售反弹等方式,房地产定位发生变化,当前一轮房地产调控力强,大方向不变,后续需要跟踪和处理"二次风险"措施。

风险警告:债务风险敞口,监管政策变化。

报告正文

问:离岸房地产债务是多少?

境外房地产债券存量在非金融公司债券中最大,近年来融资大幅增加。截至10月初,离岸债券的存量接近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中国美元债务,占90%以上。中国房企境外房产债券存量达2,118亿美元,占全部境外债券的22%,仅次于金融机构境外债务规模。近年来,离岸房地产债券发行规模逐渐上升,从2016年的不到35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9月的373亿美元,所有离岸债务的比例从不到7%上升到24%以上。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近年来,境外房地产债务净融资屡次超过在岸房地产债务,存量规模不断累积,占在岸比重的70%以上。2016年后,在岸房地产债务融资大幅下滑,离岸房地产债务融资规模开始攀升。短短一年,境外房地产债务净融资从2016年的-331亿元大幅增至2017年的1472亿元,2019年和2020年年均净融资额超过2000亿元,远高于同期在岸房地产债务融资500亿元。离岸房地产债务存量大幅增长后,占在岸房地产债务的70%以上。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二、问:在房地产监管下,境外房地产债务有哪些变化?

离岸和在岸房地产债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这与房地产监管和融资成本有关。近年来,境外和在岸房产债券融资一直是"长期"的,例如,2017年境外债券发行大幅放开,而在岸债券的持续收缩与境外债务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密切相关;但自2021年以来,离岸和在岸房地产融资已经减弱,今年前三个季度均转为负值。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随着信用风险的发酵,离岸债券的发行难度加大,成本不断上升。在房地产调控下,房企融资和销售回扣等逐渐萎缩,债务压力加大,境外和在岸房地产债务违约频发。随着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加剧,自5月以来,私营部门债券的离岸发行量有所下降,8月份净融资额降至近三年低点21亿美元。同时,境外债券发行成本也大幅上升,从年初的7%左右上升到第三季度的8%以上,单一债券发行利率甚至达到12.5%,进一步扩大了与在岸房地产债券的利差。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债务压力较大的企业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国有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发行离岸债券的难度和成本上升增加了再融资的压力,特别是对债务压力较大的住房公司而言。2020年下半年以来,建业房地产、绿地、富力房地产、金融信托等房企离岸债务发行规模相对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较小,净融资处于负区间,同期境内房地产债务融资也相对低迷;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问题:离岸房地产债务会成为房地产债务的雷区吗?

离岸房地产债务到期的压力将逐渐增加,还款额将超过在岸债务。2022年房地产债务到期额达到3520亿元,再创新高,比2018年增长2.4倍,其中上半年到期规模甚至超过在岸房地产债务,达到215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具体来看,恒大、贾兆业等境外房地产债务到期规模较大,均在90多亿元,除境外债务外,华夏幸福、富力地产等房企在岸房地产债务到期规模也比较大。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信用违约的发酵进一步增加了再融资的难度,尤其是债务压力大、资质较弱的主体。在房地产调控下,房企融资和销售回扣等逐渐萎缩,债务压力加大,境外和在岸房地产债务违约频发。随着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加剧,中国美元房地产债券的信用利差扩大了350多个基点,达到800个基点左右,触及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发行成本上升、难度加大、债券短期发行等,进一步加大了离岸房地产债券的再融资压力,尤其是主体债务大、资质薄弱的主体,2022年上半年境外房地产债务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占比分别超过66%和70%, 分别。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在销售回扣的压力下,未来需要密切跟踪住房融资和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变化。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更侧重于房企融资监管(见《房地产调控,这次不一样?》),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评估等,对住房融资的影响不断显现;经验表明,过去,房企走出债务"困境",更多地依靠调控放宽、销售反弹等方式,房地产定位发生变化,当前一轮房地产调控力强,大方向不变,后续需要跟踪和处理"二次风险"措施。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赵伟:从离岸债,看地产债务压力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境外非金融股票债、房地产债占比最高,近年来融资明显增加,一旦超过在岸房地产债,现存量约为2118亿美元,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别占65%和62%,部分房企境外债务已超过在岸债务。

(2)境外债务与在岸债务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以及房地产监管、融资成本等。随着债务风险的发酵,境外债券发行难度和成本上升对债务压力较大的房企影响更为明显。

(3)2022年上半年,境外房地产债务到期日再创新高,部分债务压力较大、资质较弱的主体可能面临更大的再融资压力。在销售回扣的压力下,未来要密切跟踪房地产债务融资和房地产相关政策变化。

风险提示:

债务风险敞口,监管政策变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