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泰胜风能或易主广州国资 资本“援助”可否赢得海上未来?

作者: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宋琦武科中自北京报道

与光伏民营企业的行业格局相比,风电行业国有投资比例明显较高。

近日,私人风塔头泰升风能(300129。SZ)计划通过固定增长引入主要股东。据了解,泰盛风能拟向广州凯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德投资控股")定向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共计10.81亿元,扣除发行成本后将用于补充流动性。

10月13日,太升风能发布了上述增幅的最新进展:10月12日,泰盛风能向特定目标发行股票的申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接受,但该交易仍需经交易所批准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才能实施。

泰盛风能相关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公司已向交易所提交相关文件审批,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相关事宜的流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交易的全面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易于托管国有资本

公开资料显示,泰盛风能成立于2001年,2010年10月登陆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陆上、海上风电设备(包括风塔、导管架、管桩等)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和销售,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风电塔架的企业之一。

同时,作为民营企业,太升风能的股权结构主要由自然人所有,在其前十大股东中,除西藏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其余九名股东均为自然人。同时,多元化的持股比例使得泰盛风能没有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由刘志成、黄景明、夏全光、张福林、张金南5人(合持股份22.25%)组成一组协同行动者。

然而,三个月前,作为私营实体运营了20多年的老牌风电制造商突然开始引入新的股东。

7月23日,凯德随后与刘志成、黄景明、张金南、张福林、张淑寿签署有条件股份转让协议,按每股15元的价格认购公司发行的在外普通股总额的5.5% 同日,凯德投资控股、泰盛风能签署有条件股份认购协议,认购泰盛风能向特定目标公司发行的2.16亿股股份每股5.01元。

股权变更完成后,凯德持有太升风能的股份将占其普通股总额的26.93%。这意味着,此次交易的实施不仅将使凯德投资控股成为控股股东,而且泰盛风能的控制权也将发生变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从5人组成的团队转变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国有制的好消息让资本市场欢呼雀跃。自复牌以来,泰盛风能股开始一段上涨期,截至10月21日,泰盛风能股收于10.01元/股,较其停牌前6.55元/股上涨52.82%。

为海洋提供动力

资本市场对于太升风电市场看涨并非空风。

凯德成立于2015年5月29日,是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下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高科技产业,涵盖科技战略投资、母基金、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

泰盛风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双海战略"一直是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公司引入凯德投资控制主要集中在其区域资源优势上,通过引入新股东来扩大公司的海上风电市场。

泰盛风能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泰盛风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9%达13.9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4.96%。其中,海上风电业务已成为推动业务绩效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报告期内,泰盛风电海上风电设备产品实现营收8.75亿元,占总收入的62.77%,同比增长5.86亿元,同比增长202.86%。同时,从订单情况来看,截至6月30日,泰盛风电在执行和挂单总额为32.4亿元,其中,海上风电在执行和待定订单16.11亿元,规模为陆上风电订单(15.78亿元)。这意味着海上风电业务板块已成为太升风电的主要业绩支撑板块。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市场仍然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

根据GWEC的预测,从2021年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70GW,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1.5%。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场新增装机容量的比例预计将从2020年的6.6%增加到21.3%。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而广东是我国海上发展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省份之一。

根据广东省2017-2030年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广东省规划23个海上风电场用地,总装机容量为6685万千瓦。2020年10月、12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和《关于促进我省海上风电有序发展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多次明确广东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持。在此背景下,泰盛风能表示,未来,公司计划向广东省政府申请配置陆上和海上风电资源,各100万千瓦。

财务压力

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作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全资企业,凯德投资控制在广东具有深厚的区域资源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为太升风能引入更多的业务资源,有利于促进其整体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同时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发展。

缓解财政压力似乎是太升风能容易成为国有资本东道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泰盛风能的最终报告明确指出,投资控制向凯德发行股份筹集的资金为10.81亿元,扣除发行成本后筹集的净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泰盛风能在文件中表示,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企业资本足迹更大,生产周期更长,将对公司的资金链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目前,太升风能在资金方面还不能富裕。

泰盛风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风力发电机塔架一般是由下游风电开发商直接购买的,也就是说,泰盛风能的主要客户为大型发电企业,这类企业通常规模较大,信誉良好。但相比之下,太升风能在产业链的区位和规模上都没有优势,这意味着它容易出现被动的还款和还款。

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泰盛风能应收账款不断增长。财务数据显示,应收账款分别为人民币6.67亿元、8.04亿元、13.64亿元和13.29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19.28%、18.80%、28.10%和26.36%。

与此同时,泰盛风能也面临着大规模的短期债务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其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太升风能短期债务达12.5亿元,其中仅应付票据规模就达到12.39亿元。

此外,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太声风电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分别为人民币17.82亿元、24.87亿元、38.88亿元和19.27亿元。泰盛风在提交的文件中表示,最近一年公司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为负值。

一方面,有现金流出不断,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也在不断上升,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发展海上风电太升风电似乎急需海上风电省的国有"援助"。

"目前,公司已向交易所提交相关文件审批,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相关事宜的流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交易的全面落地仍不确定。"泰升风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然而,"作为一般的经验法则,如果一切顺利,此事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完成。这是泰森·温德(Tyson Wind)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所说的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