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风电伙伴”计划启动:“十四五”风电下乡50GW,海上风电力争2024年全面实现平价

作者: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宋琦武科中自北京报道

自确立"双碳"目标以来,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风电产业的战略方向已调整为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未来,为了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风电必须进一步扩大"朋友圈"。

在此背景下,10月17日,来自118个城市、600多家风电企业的代表齐聚北京,发起"风电合作伙伴、零碳城市、富美村"活动。这意味着风电企业将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能源密集型产业、金融机构等行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政企合作机制,帮助地方经济社会转型。

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琦表示,此次"风电合作"活动涉及"支持城市产业零碳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平价型海上风电"、"建设100%绿色用电示范城市"和"建设健康发展新生态"五大重点规划。其中,零碳化在工业部门和风电农村行动为两大行动路线。

为加快城市产业零碳化进程,风电产业将通过上下游协同和技术创新,持续降低成本,以绿色动力支撑向内陆地区出口产业园区、高产能工业区、加工制造、数据等产业。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风电行业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高、中、低风速地区的用电成本分别降至0.1元、0.2元和0.3元。

对于仍未摆脱补贴的海上风电,行动计划称,该行业的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海上风电的完全平价,到2025年,海上和影响深远的海上风电成本分别降至0.4元和0.5元。此外,"十四五"期间,除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外,还大力推进东北山区、福建南南沿海、广北湾、海南省海上风电规划建设。

此外,当地政府拟与风电行业合作实施《千村风控计划》,在地区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率先启动"百县千村示范工程",力争到2021年底启动首批10个县市,总规划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示范工程。"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最好是5000个村庄,安装了1万台台风机,总装机规模可达5000万千瓦(50GW),为5000个村庄共同带来稳定持久的效益,惠及300多万农村人口。

未来,对于拥有更多行业落地场景的风电行业来说,市场增长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李鹏指出,

未来风电市场空间有多大,增量是每年2000万千瓦还是5000万千瓦,完全取决于行业自身的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只有在政策端、产业端和用户端形成联合力量, 风电行业才能稳定,最终拥有光明的未来。

(编辑:董曙光 校对:严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