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漳州市第六批一书记进驻村加入防疫一线

作者:东南网漳州站

当一个好的"主骨"多强度一起抗疫

——漳州市第六批村一书记在防疫第一线展现"硬核"

面对新一轮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漳州市(包括省、市、县)一书记自觉投入到抗疫斗争中,践行起初次使命,展现责任,风雨冲浪,奋战在前列,化身防疫指挥员, 宣传人员、军人、主管,团结带领党员聚心共战,扬党旗

主动前进,疫情防控时"主骨"

村里一书记不仅是一个头衔,更是神电的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和艰辛,村里一书记无所畏惧,挺身而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全村的生活筑牢屏障。

南京县、西镇省体育局一等秘书范伟及时召集村"两委"干部,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讨论评估,梳理细化疫情防控工作流程,确定岗位责任。整合现有资源,在下线与华安县交界处设立站点1,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筑建抗疫防线。

东山县西坑村市委组织部一书记严立芳牵头成立了村防控领导小组,成立了大数据测绘、重点区域检查、全面联络等五个小组,建立了日常信息聚合机制。同时,主动对接县科技园管理委员会、镇海洋和渔业站,组建海上巡逻队,建立3个防控服务点,形成防疫"联盟"。

长台区市检察院第一书记周学军带领村党员干部进户,用手机APP教他们登记核酸检测预约。利用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设立国家核酸检测点,打开核酸检测通道3条。同时,租用两辆公交车,为行动不便的人士、丧偶老人和竹、旗等山地人员提供交通服务。

市科技信息研究所陇海区白塘村一书记张鹏组织村"两委"干部进屋,检查中高危地区外国游客、返乡村民情况,重点对全村72家住宅酒店、53家餐厅、28间出租屋、4家娱乐场所地毯式排房。

广泛宣传,增强群众防控意识

面对村民防控意识参差不齐,为了深化村民疫情意识,加强农村群众科学防控意识,村里一书记除运用横幅、手机讲道、"村声"、宣传栏目等常用宣传方式外, 还能根据当地情况,通过油诗、"三句半"等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村民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紧迫性。

集美大学华丰乡良浦村一书记林雄喜通过张贴宣传口号、建立微信群(村级3个、村级微信群14个)、广播、电话留言等方式,积极营造疫情防控强势氛围。

卢浦县后坑村厦门理工学院一等秘书王伟组织志愿者在全村主干道、住户、人员聚会场所等场所悬挂横幅、分发防疫宣传册,通过"村环"和移动宣传车开展防疫宣传,每天两个时间段进行防疫宣传,提醒村民遵守疫情规定。 预防要求。

云县市公安局一书记、玉树和平村林月文指导村"两委"干部实施"一四网"模式,即在村厅用扩音器广播空中宣传,由村"两委"干部带领班组进入户内宣传, 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群劝说人们走出去。

采取更多措施,构建群防防线

针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村里一书记没有搞砸,而是讲出了方法、策略、针对性防控工作。通过认真的人员测绘、疫情监测、环境杀伤、物资供应、物流等工作,精准政策,严防死亡,不留死胡同,建立严密的防线,抵御集团控制,使土壤负责,守土责任,守土尽职尽责。

濪安县亭阳村省交通厅一书记苏璐芳充分发挥"自主摸排、大数据"的作用,在全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掌握高危地区返乡人员动态,做到到底盘点清楚,情况明了,不要留下死胡同, 不要错过一个人。同时,实时跟踪掌握相关人员的变化情况,严格执行措施,确保控制到位。

卢浦县老城区后村一书记沈晓杰组织村"两委"干部采取分包干部的方式,分包组联户、责任人、挨家挨户协助核酸检测预登记,并由村组长对11个疫区返乡进行严格控制。同时,积极多方努力协调爱心人士捐赠口罩10万只,有效解决了防疫物资紧张问题。

漳州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平河县安侯镇马三村一书记陈明东,借助网格管理模式开展测绘工作,做到水平向边缘、垂直到末端,不漏一户,不漏人。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密切跟踪重点人群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和防疫知识宣传,加强对村口的监管,在村口设立岗位检查,形成闭环管理。

漳州台商投资区自然资源局梅镇开普藤坑村一书记李志军组织了161名党员上岗,成立了半山、石门、天边等8个工作组,加入疫情防控一线。实施"党员志愿者"模式,设立11个党员先锋岗位,在村门口设置10张疫情防控卡,实行24小时值班,有效阻断疫情蔓延。

在疫情防控这片无烟战场上,村一书记将始终恪守第一责任,担负第一责任,保持工作第一作风,团结带领党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护家长、村民的生命健康。(记者吴丽艳,闽南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