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115师组建时的各营营长都有谁?他们后来发展如何?

作者:初延

八路军第115师是我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主力军,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中打了很多漂亮的仗,如这支部队创建的金超抗日基地、山东抗日基地等。八路军第115师成立于1937年8月,刚成立时,由两个主力旅和另一个独立团管辖,在团的组建下,它被分成19个营,那么这19个营的营长是谁呢?他们后来是如何发展的?

八路军115师组建时的各营营长都有谁?他们后来发展如何?

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分为六个营,由刘德明、曾国华、梁兴初、张仁初、杨尚儒、邓克明率领。

刘德明于1925年参军,早年当木匠,在西北军服役。宁都起义后,刘德明跟随董振堂加入红军,此后长期在红军服役,直到晋升为红军总司令。刘德明参加了红军长征和东征战役,在战斗中多次负伤,1942年,刘德明在战斗中阵亡。

曾国华将军参军较晚,直到第三次反对"围攻"时才加入红军。尽管如此,曾国华成长得很快,在八路军组建前,他一直处于红军总司令的位置,并多次战斗。1955年,曾国华被授予中将军衔,获得两枚一等荣誉勋章和一枚二等81勋章。

梁兴初将军是著名的第38军万岁军的指挥官,他是我军虎将领中的一员。梁兴初1930年加入红军,同年加入红军。梁兴初参军后多次建功立业,他在8路军组建前的红军,如红军东征等战役,梁兴初也参加了。1955年,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被授予两枚一等荣誉勋章。

八路军115师组建时的各营营长都有谁?他们后来发展如何?

张仁初是参加过黄麻起义的红军将领,资历深厚,战绩突出,赢得了中央领导的信赖。红军改编前,张仁初担任上安支五团团长,后来,八路军组建时,担任第686团第1营长,率部上前线。1955年,张仁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杨尚儒1930年加入红军,历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成为第686团第2营第一营长,参加了平关战役。杨尚儒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被授予三枚一等荣誉勋章。

邓克明出身贫寒,24岁就加入了红军,取得了不少成绩。红军长征后,邓克敏参加了山城之战,后来担任红军总司令。1955年,邓克明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8路军第115师第344旅下辖7个主营,除常规的6个营外,第344旅还有一个旅警卫营,警卫营营长为何振亚,其余6个营由于世英、严东山、王家道、刘国庆领, 王德荣和徐向山。

何振雅,陕西省人,1931年加入红军,任连长、红军总长。何振亚资历深厚,1936年曾任陕西抗日军第1军司令员,这是他成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何振亚率领本部上战场。1955年,何振亚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得一等荣誉勋章。

八路军115师组建时的各营营长都有谁?他们后来发展如何?

于世英,陕西省鲁南县人,是我军一员。在担任第687团第1营长之前,他曾在杨虎成将军的军队中服役了很长时间。于世英以第38军特种作战连长的身份,鼓动了第17师的顺利起义,为加强我军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他去世了。

阎东山将军在加入红军前入党,他的老兵徐海东将军在红二十五军前往陕北途中也打得不少战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严冬山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家道将军曾任我军第49师师长,也是徐海东的老将领。王家道参与了陕西鄂玉基地的建设,也为红十五军的组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家道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国庆是第688团第1营第一营长,刘国庆是徐海东在红十五军的手下,1938年去世。

王德荣是第688团第2营的指挥官,1940年在新四军服役,1941年离军。

徐本山将军在鄂玉期,继徐海东之后,他也演过革命年代、解放战争,徐本山被提升为我军92师师长军衔,后来被授予少将军衔。

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是该师直属的一个班,下辖三个主营,营长分别为曾宝堂、纪广顺、黄守发。

曾宝堂,江西省新丰人,1928年加入红军,长期在我军服役。曾宝堂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我军第192师师长,还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等战役,1955年,曾宝堂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两枚二等荣誉勋章。

八路军115师组建时的各营营长都有谁?他们后来发展如何?

纪光顺曾任独立团第2营营长,后来独立团扩大,纪光顺晋升为团长,担任第8路军翟泽茶进6团的团长,1940年8月,姬光顺在战斗中阵亡。

黄守发是独立团第3营的指挥官,他是福建连城人,黄守法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军区司令员,后来,因犯罪严重,被枪杀。

除两大旅和独立团外,第115师还有师级部队三个营,即师骑兵营、工兵营和重营,营长分别为刘云轩、王耀南、李学贤。

刘云轩是福建省长定市人民军军员。刘云轩于1930年加入红军,从此担任我军侦查排长。刘云轩的枪法出众,尤其擅长骑术,所以在红一团组建骑兵部队时,他长期担任我军骑兵团团长。后来,红军接受了改编,刘云轩还担任骑兵营长,并率部参加了平关战役。1942年,刘云轩在河北省新王县去世,享年28岁。

参加过秋收起义的红军将领王耀南将军,土生土长,江西省萍乡人。早在大革命时期就认识毛主席的王耀南,参加了刘少奇、姜宪云领导的安远工人罢工,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黄敬远是他最好的朋友。秋收起义后,王耀南长期负责我军工程工作,虽然他没有参加具体战役,但他发展了我军工程兵,但其他人无法替代,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学贤,安徽省闽南人,曾任广东省人民法院院长。李雪于1929年首次参加革命,长期在我军服役。革命年代,李雪先任中原局秘书长,也为我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3月,李学仙去世,享年88岁。

综上所述,八路军第115师19营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有三名中将和八名少将出现,此外还有四名营长死亡,一人死亡,一人参加文职工作。他们都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