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德州|庆云:打造宜居宜业宜养之城

作者:嘿回忆

5月9日,住在渤海路街头的惠丰和张天朗、张伟一家带着一个小家庭到北海公园玩。微风拂面,湖水波光粼粼,湖面上有几艘游船伴着海浪,舒适惬意。"房子外面有几个轻松的风景,不用走很远,可以看到绿色,看到水,真是太美了。张说。

读德州|庆云:打造宜居宜业宜养之城

青云县北海公园被蓝水环绕

近年来,青云下大力气做"水"文章,打造了一座生机勃勃的滨水城市。规划打造"源泉清水,两江四岸绿"最美的生态景观走廊,实现绿水绿山是金山银山;

享受同样的蓝水,蓝天和绿色的城市

2020年,青云县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51%,其中30%为外购房者;"这三组数据的背后,是青云市民购买力的增强和城市魅力的提升。"青云县房地产管理中心主任刘海军说。

为什么一个人口只有34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县如此有吸引力?"我们'内外',抓住'价值',一手抓'质量',提高城市的质量和承载能力,不断打造宜居宜居生活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青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良好的生态,既支持行业,也支持人们。青云坚持打造良好的生态,为改善空气质量,实施环保"绿色之剑行动",实现小分散污染企业零排放,每年强制植树活动,被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打造全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绿色农业特色美食,"清云美食"县品牌,点亮舌尖上的"青云名片"。从土壤和水处理到化肥和农药控制,再到农产品检测,建立了全面的安全控制系统,以确保群众在舌尖上的安全。

在健康宜居性方面,实施雨水污染分流和城市周边蓝水两大工程,在城市地区实现主要河道水流和贯通,建设河流周边湿地系统,打造"一湖两江,蓝水城郭"绿色宜人风光。

青云不断提升软实力,吸引人气。在文明建设上,打造"小城大爱"志愿服务品牌,灵活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打造省级文明城,文明质量不断提升。在教育方面,建设"幸福教育小镇",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县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未来教育学校,个性化学与教活动。青云被清华大学授予"2020学生源中学"称号,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吸引了周边县市众多学生前来学习。一系列强度提升,成为清云宜居品质一步步上升的底气。青云逐渐成为吸引周边人口的"低洼地区"。"十三五"期间,青云净流入3万余人,他们要么是创新创业,要么是居家办公,为青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营造"近月源"的营商环境

2月10日,安徽芜湖海螺简介有限公司向青云县发送了一封"感谢信",对青云县的营商环境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评价。

据了解,德州海螺建材年产20万平方米高端系统门窗项目于2020年8月在青云顺利投产,该项目从开工到验收、项目、施工和投产仅用了87天,创造了海螺项目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给企业开拓北方市场赢得机遇。安徽海螺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之一,在2020年世界500强名单中排名第367位,跻身中国企业100强。

海螺剖面的沉降只是青云县一流商业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云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不断打造"近月源"投资萧条,吸引更多人才来庆祝创新创业。

青云县成立了"改革项目一号"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综合地解决企业环境问题。深化"一窗受理,一好"改革,以"三减一优"为抓手,推进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审批方式由"连载"向"平行",在市率先实施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登记、安全措施备案、房地产开发经营证书, 人力国防质量监督登记、文件转让合同申报程序"六证联办"并行审批新模式。设立分局办公室,审批201项及相关事项,提供个性化办公相关服务。

通过工艺再造,县减压审批材料240余件,减压审批时限60%以上,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一件",建设项目改革,一业一证改革,2020年市场主体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荣获全国数字政务博览会改革创新奖。改革行政审批模式,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专项观察员反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综合监控网络。

推进分权、政商关系、基层治理等改革的法治,保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规范政府市场边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法治营商环境成为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磨练清云鲜明的城市气质。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青云逐渐成为国内外企业"近月源"投资萧条。

数据显示,自"十三五"以来,青云市场已达30561个,较"十二五"末的14956个增加15605个,增长率达104.3%,仅京津冀地区就吸引了多达51个重点项目。"产业强联动彰显了青云宜居城市的魅力,产业上下游有效融合,符合产业集聚发展理念,形成产业、城市、人民之间动态持续向上发展的新模式。"清云县委副书记、县长陆德山说。

做好"医药、医药、健康、维护"一文

读德州|庆云:打造宜居宜业宜养之城

5月9日,山东慈济医院(青云县中心医院)揭牌,中医药与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云县召开。记者 郭庆平

5月9日,山东慈济医院(青云县中心医院)揭牌,中医药与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云县召开。会上,互联网医院实践义诊,当返回中医培训合作项目、健康综合体等9个项目现场签约后,总投资14.9亿元,为青云县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签约内容涵盖互联网医疗、中医培训、智慧药学、智能诊断、中药材种植和文化保健等领域。其中,投资1亿元的智能移动药房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互联网医院建设项目,将推动青云信息化医疗建设,实现远程会诊和医疗机构处方共享等功能;

吸引慈济医院落户,医疗项目纷纷签约,众多中医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青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我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适合维护的生态环境,以促进健康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拓展和集中。"清云县委书记张建杰说。

读德州|庆云:打造宜居宜业宜养之城

山东省慈济医院(清云县中心医院)开业。记者 郭庆平

医疗卫生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近年来,青云医疗卫生作为全县三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从中草药种植、加工到医疗服务、养老全产业链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医疗、制药、健康、健康"篇,打造环渤海健康高地。沃森田园养生休闲旅游、健康中心综合体和医院健康中心等一批大型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

中草药的种植是医疗健康产业的基础。在推动中药产业创新发展方面,青云依托国家级石轩镇,充分发挥"药膳同源"产业优势,实施优质中药材种植栽培工程,逐步将石屿工业园建设成为国家级中药材工业科技示范园和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合二为一。 集中种植、加工、销售、观光、医药、餐饮。此外,县城南西,规划中药材产业带,大规模种植牦牛、板蓝根、金银花、石材等中药。目前,全县已种植中药5000余亩,获批国家中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高端医疗服务是医疗健康产业崛起的必要条件。青云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提高县级医疗服务水平,县级人民医院顺利推进到三级医院。县内会同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省妇幼保健院、航空总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医学会,邀请中西医专家庆祝任命,吸引了10余位著名中医师在青云设立工作室。

健康养生是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近年来,青云以医疗支撑为重点,做优做强健康养老产业,形成了多层次的健康养老产业和服务模式智能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专业服务团队、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品牌高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以中国医院医养综合体建设项目为主导,全面推进健康智慧护理服务中心和首创沃市镇保健安迪生活项目的发展,打造高端健康养老综合体。

"医疗健康产业是青云县产业的优势,引领产业,要抓住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机遇,做好'医''栽培'结合的文章,依托慈济医院的建设带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打造环渤海的保健高地。"王晓东说。

德州每日新闻新媒体制作

记者|曲大鹏通讯|王凡轩 马俊亮 王洁玲

由|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