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作者:影视独舌

如果说党的百年主题创作是一个公开讨论的话题,那么《觉醒时代》《大浪沙》《中游水》《荣耀与梦想》等重大革命历史剧就上线,那么就交出了精彩的答案。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由于涉及的历史背景重叠,创作此类主题的难度不小。最明显的外部表现是,没有足够的特殊演员。

特殊演员是1980年代从前苏联引入的概念,指的是扮演党和国家领导角色的演员。改革开放后,革命性历史剧的大规模发展,针对这些剧的需要,产生了一大批特辑演员。

随着媒体的普及和审美的改变,观众对这类作品中伟人形象的需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长得像",观众更渴望看到深入的挖掘和诠释。

几位导演也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特殊演员的要求。导演张永新曾说过,他首先追求的是神一样的追求,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做到那样的形状是最好的;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主题系列汇集了一群新鲜,伟大的演员。作者从《觉醒时代》、《大浪沙》、《中间的水》和《荣耀与梦》四部作品入手,分析了毛泽东、周恩来、李大秀、陈独秀等角色。

毛泽东

说起《毛老师》,观众中最熟悉的演员还是唐国强。

自1996年电影《长征》以来,他在近25年的时间里塑造了数十幅经典的毛泽东形象,是目前毛泽东最受认可的特约演员。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电影《长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国强的外表很难满足毛泽东这个角色的要求,毛泽东是一个中年青年。在这个建党100周年的特殊节点上,许多主题创作都需要展现出年轻的毛泽东的形象。

在《光荣与梦想》中,唐国强只饰演了年迈的毛泽东。青年和中年男子之间的接力棒被交给了侯景坚和于瑞新。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两位演员都是近年来著名的毛泽东特种演员。2009年,胡景坚在《铁肩的道德》中首次饰演毛泽东,后来又与唐国强共同出演。2017年后,他在秋收起义、大转折、孤刀阔斧等作品中饰演毛泽东。

可以说,胡景健是45岁毛泽东之前最完整的年轻演员。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余瑞新是毛泽东中年特辑演员,近年来一直被杀。2016年,他在电影《难忘岁月》、《遵义会》、《勇士》和电视剧《长征大师》中四次饰演毛泽东。然而,这些年来,他拍的关于伟人的电视剧并不多,包括《长征大师》和《光荣与梦想》。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荣耀与梦想》是两人第一次参加接力赛。胡锦涛饰演的毛泽东是1920年代初至1940年代初的年轻人,于瑞新则是1944年至1944年期间负责反美援助朝鲜的工作。

如果说《光荣与梦想》完全追溯了毛泽东登上政治和历史舞台的过程,那么《觉醒时代》就是一个明确的前提。

在《觉醒的时代》中,年轻的毛泽东依然由胡景健饰演。在这一版中,年轻的毛泽东在李大昭的启发下,走上了农村调查之路,在深尝了人民的苦难之后,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在剧中,毛泽东以两分钟的蒙太奇出现。他冒着雨在长沙街头逆行,怀里抱着《青年杂志》,眼神和雨影如影不清,伤心欲绝。

在短短两分钟内,中国的危机就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这一幕,也成为《觉醒时代》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幕。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在《中流而水》中,饰演毛泽东的是王仁君。2018年,他被81st Studios的导演陈立发现,在电影《古田君》中首次饰演36岁的毛泽东。幸运的是,那一年他刚好36岁。

《中流》是他第二次扮演毛泽东。在这部剧中,王仁俊将饰演的毛主席从26岁到35岁,从青春的血到智慧的深厚,其考验不小。不过,从最终的播出效果来看,王仁君在形象和演技上,都得到了认可。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与比较常见的胡景坚、王仁军相比,在《大浪》中饰演毛泽东的包建峰,经常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出现。他最后一次出演毛泽东2011年的电影《湘江北》。

"大朗淘沙"的故事从1919年持续到1945年,从毛泽东26岁延续到52岁,时间跨度更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更加完整。因此,与前三版相比,《宝剑风版》对毛泽东的改造也更加完整。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从最初出现的形象老师,到接过革命的旗帜,到打通井冈山基地,展现出更加成熟的一面......鲍剑峰的表现可以圈起来。

毛泽东三位年轻演员,侯景建俊朗、王仁俊秀、包剑风俊雅。为了改进,他们都需要丰富他们所看到的。

周恩来

比起毛泽东的特辑演员,周恩来的特辑演员更为观众熟知的是刘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银幕上出现的更多是中年周恩来。在《光荣与梦想》中,他将抗日战争演绎到了中年周恩来的反美援战,以及黄晓明的青春。

从年龄上看,黄晓明在43岁时饰演25岁的周恩来,差距确实较大,但从形象上看,黄晓明并不反对和谐。在建模方面,您还可以看到与原型的接近程度。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事实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开篇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主题片就已经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彦石、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利用特制演员,其他历史人物利用明星的策略。但从今天的伟人剧来看,并不缺少熟悉的明星面孔。除了黄晓明版的周恩来,王磊版的毛泽东、王涵版的《百钢》中的李大昭都是一样的。

在《觉醒的时代》中,年轻的周恩来由夏德君饰演。他也是除了刘瑾之外,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周恩来演员。此前,他曾在《毛泽东》、《共产党刘少奇》等剧中饰演这个角色,在接下来的《百钢》中依然会有他的身影。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不过,在《觉醒时代》中,周恩来并没有过多的出现。这期间,周恩来还在奉华正茂的学生时代。1919年,他成为五四运动天津学生团体的领袖,1920年11月,他前往法国艰苦节俭地学习。夏德君的造型也改变了之前风平浪静,也凸显了周恩来充满活力的一面。

针对一大代表的"大浪沙",以及聚焦1919年至1928年党的发展史的《中流水》,周恩来也玩了很多。

在演员的选择上,《大浪》中的徐箭和《中流水》中的曲志明都是比较奇特的新鲜面孔。

出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1电影制片厂的徐箭,此前曾在《血战湘江》和《大朗桃沙》中饰演周恩来,四年后再次挑战角色。不过,在画面中,许箭在感觉不像年轻的周恩来那样气质后,剃掉了胡子。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曲志明是四位演员,实际年龄和周恩来的时间最相似。他也是迄今为止四部作品中最受认可的演员。这是他第一次出演周恩来,《中流》之后能否成为新的年轻周恩来特级演员,值得期待。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李大昭

说到李大昭,除了他自己的独立传记,现在最为人熟知、最被观众认可的就是《觉醒时代》。

《觉醒时代》留下了李大昭非常和蔼可亲的形象。撞到北京,他跟司机说话,用微薄的工资把穷学生、工农带走,用满满的车跟穷人一起包饺子。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张伟在《觉醒时代》中首次出演李大昭。过去,他更根深蒂固的角色,大多是针对武府战争将领,对他来说,李大昭是一个转型的机会。而通过他的演绎,李大昭救危救救,探索路寻找红子的心,也充分展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与梦》中的李大昭也是张伟饰演的。两部作品,由李大昭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组成。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觉醒的时代(上图)荣耀与梦想

《中游水》和《沙浪》都充分代表了李大昭的一生,从他推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从领导北方工农运动到为革命做出最终牺牲,都有丰富多彩的描写。

前者饰演李大昭,饰演董勇。在形象方面,董勇也比张伟更符合公众对李大昭的印象。其实,过去他也曾收到过"觉醒时代"李大昭的一角邀请,但受年龄限制,失去了双臂。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的确,从年龄上看,1981年出生的章琦,和当时的李大昭年龄完全一样。生于1968年的董勇,与李大昭相去甚远,但这也让两个版本的李大昭展现出霍利奥特不同的一面,沉稳稳重。

到《大浪沙》中,李大昭这个角色由孙立史出演。与过去的两位演员相比,他很少在银幕上活跃。200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他继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在更多地参与表演教育和戏剧,《大浪桃沙》是他为数不多的电视剧之一。

在《大浪之沙》中,孙立史饰演的李大昭虽然形象不相似,但其精神核心的塑造却极其丰满。包括生活中亲密可爱的一面,革命血腥的一面,都融入了他。因此,在《大浪沙》中,李大昭的很多表情符号包也广为流传。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陈独秀

陈独秀没有固定的特辑演员。因此,在选择演员时,相比外表,也更追求神一般。同时,由于它的人生经历非常有争议,所以在这四部作品中形象多变,演员们也有不同的表演风格。

让我们从觉醒时代开始。剧中,陈独秀饰演一个角球,因为和魏。这也是他自《中国1921》和《军业大业》以来第三次出演这个角色。

与《中国1921》和《人民伟大事业》相比,《觉醒时代》展现了陈独秀从1915年到1921年的旅程。在此期间,他走在中华民族进步潮流的最前沿。

《觉醒时代》并没有刻意美化、标注历史人物,塑造了很多生活细节,这也让陈独秀褪去了未来评论的刻板印象,生动地展现了他不拘一格、可爱、亲密的一面。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因此,虽然俞和薇以及陈独秀在造型上不是很相似,但受到了业界和外界的普遍肯定,并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今年的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有意思的是,虽然《建军》和《觉醒时代》中的陈独秀都是因和魏,但它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前者是彼此意见相左的"大父母",而后者是和蔼可亲的老师。两者之间的区别值得深思。

相比于《觉醒时代》的浪漫表达,《大浪沙》的笔法更犀利。该剧的导演Garna Shahati在党史剧方面经验丰富,特别擅长在固定主题中刻画人物。她导演的《毛泽东》、《秋收起义》、《共产党人刘少奇》等历届重大革命历史剧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塑造陈独秀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大浪桃莎》也突破了前作的风格,展现了它完整的后半生。包括南党建党李相义、五次徒刑、牺牲燕乔次子、开除党籍及其晚年生活等,都已显现出来。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特别是对他凄凉晚年的描述,极其动人。潘兰珍的陪伴、陈松的死,以及《小学识字课本》等细节的呈现,让这个版本的陈独秀更加丰富立体,也更加压抑、偏执和深刻。

郑文杰在刻画中也比其他演员更出类拔萃。"封建大父母"留着胡子盯着的形象,在剧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到了"中流水",陈独秀的形象又变了。该剧聚焦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8年在井冈山的胜利会议。建党后,陈独秀的高光时刻少了,多了错误的选择。

特别是在后期,陈独秀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声明》后的三个月里,一边是党内日趋混乱,另一方面,李大昭和他的长子多年来的弱者、穷弱无助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这个版本的陈独秀由王志飞饰演。这也是他第一次出演这个角色,但他会在电影版《红船》中继续向观众讲述陈独秀的起起落落。

同时,在本版中,陈独秀和李大秀在战争友谊中的友谊也得到了凸显。陈独秀从监狱出来的时候,他和胡石冷冷了几句话,然后穿过人群,拥抱了李大昭的剧情,让不少观众感动。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与其他三版相比,毛泽东从青年记忆的角度出发的《光荣与梦想》,陈独秀的篇幅大大缩短。

另一方面,编剧和电影《建军大冶》是赵宁宇。蒋介石转过脸,王经纬犹豫不决,陈独秀和毛泽东在是否"翻枪"的论证码上,"建军"和"荣耀与梦想"在剧情设计上更加相似。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建设军队》(上图)《光荣与梦想》

然而,在八七会之后,当毛泽东想离开湖北回到湖南时,《光荣与梦想》特意设计了一个陈独秀和毛泽东透过窗户看的情节。第一代领导人眼睁睁地看着未来的领导人迈向新的距离。

这个版本的陈独秀由吴刚饰演,他特别擅长眼球戏演员,在剧中,虽然面部表情不是起起伏伏,而是在他的眼神中,却能看清自己的固执、固执和对未来的热切希望。

党史剧四轮洗礼后,不再“特型”的伟人形象你还分得清吗?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演员的选择上,还是在角色塑造上,伟人在银幕上的形象都比过去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一方面,这可能与管理层对主旋律定位的改变有关。

一段时间以来,伟大革命的历史剧缺乏形式上的创新。但随着《觉醒时代》等剧的上映,不难发现,现在掌握舆论立场和观众话语权,不再排斥革命的历史题材,而是空洞宏大的叙事过敏。

这也让主题系列创作,从多方面思考如何应对当前国内文化生态的变化,如何抓住年轻观众的注意力等问题。

银幕上伟人形象的改变和演员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殊演员与"星系"之间的矛盾。

过去,特殊演员和专业演员所遵循的表演体系和操作逻辑是完全不同的,这导致了谁将扮演伟人的争议性问题。

但现在,随着新生力量的崛起越来越多,特殊演员和专业演员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伟大的人物以更加生动多变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的主题、播出的集中时期,往往出现几部戏同时演绎一位伟人的处境。由于目前电视剧大主题存在主动攻击、组织、创作的主要前提,可以在宏观层面为塑造一位伟人找到内在的统一,避免观众在集约接受主题的系列洗礼过程中的混乱。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温/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