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昌镇村(社区)干部有机更新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项目,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创新“找选育用管”五步法 构筑人才“蓄水池”人才“蓄水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者:天府郫都

9月18日,"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唐昌镇村(社区)干部有机更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项目被评为全国36个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之一。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展旗村视察,称赞"战旗飘扬,名副其实",认真劝勉"乡村振兴走在前列,树立好榜样",并指示"要想让火车快点跑,全靠头带"。唐昌镇牢记托付、感恩和进步,围绕"建设好基层组织火车头"的命题,创新探索村(社区)干部有机更新。

<h1级="pgc-h-arrow-right"数据轨道="4">创新"寻找育种管"五步法打造人才"水库"</h1>

"我们深刻认识到,'火车头'的作用是建设坚强组织,引领党的建设,而组织的振兴在于人才的振兴。唐昌镇党委书记刘瑞平表示,唐昌镇着力"打造基层好火车头"的主张,从"人民"入手,大胆启动落后干部有序撤军机制,实行公开"选拔",探索"选一管"五步法,创新村(社区)干部有机更新。

"寻找选择性育种管"的五步法是什么?"多种渠道'寻才',不拘一格'选才','人才培养'全面培训,公平公正'用才',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刘瑞平向记者介绍,唐昌镇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共有633人,主动走访两个村委会,党组领导和资深党员畅谈推荐,各级党组织向镇委推荐,并主动公开邀请大学生志愿者, 退伍军人,临时新兵和个人自我提名。通过座谈会、结构访谈、公开演讲、全面考察等方式,不拘一格地"选拔"了25名后备干部;通过实岗岗位、离岗培训、后续学习、专业培训等方式,全面培训"教育"38人,其中副书记提拔3人,村干部"吊死"15人,政府机关干部"吊死"10人,重庆"吊死"10人;通过请回、派、出、换,公平、公正地利用了79名优秀人才,其中致富人员7人。12名回国青年和3名政府机关干部被接纳为"两委";从詹起村、先锋村提拔3名副书记担任书记;54名干部在各村服务。同时,通过明卡、奖惩管理、规范化管理、自我管理等方式,完善了人才"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党组织书记"红黄卡"综合考核、项目备案等制度,实行"黄牌警示"、"双黄牌惩戒"、"红牌直接惩戒"等惩戒机制, 有效推进干部规范管理和监督。

<h1级="pgc-h-arrow-right"数据轨道="12">人才"水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h1>

2018年以来,唐昌镇用"五步走"选拔调整了一大批村(社区)干部,有效解决了"三大症结",有效推动村(社区)干部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组织振兴的"火车头"角色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现在的唐昌镇,村干部有了新的面貌。目前,"两委"委员134人,40岁以下99人,占73.8%;大专以上学历97人,占72.7%。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7.5岁;有10位新秘书,其中最年轻的刚刚年满29岁。目前,"两委"有16名后备党组织书记、15名副书记后备干部和46名后备干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活水。

据了解,2019年,唐昌镇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城镇,展旗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先锋村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塘厂镇"五步工作法"在皮度区全面推广,全区动态预备役325支村级后备力量,将源活水注入村(社区)"两委"集中换位,形成痣都区"摸、找、选、培育、精炼、使用、管理"的七步工作法, 由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出版和推荐;展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展旗村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锋村党委书记任健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白木村党委书记李波被选为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五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记者 郭心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