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腹有浓墨真枭雄,才华横溢和中堂

作者:书生墨辰

和珅,被誉为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嘉庆查抄和府后折合白银8亿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七千万两,和珅私人财产相当于清政府15到20年的财政收入。

十九岁入宫,通过岳父关系找了个銮仪卫的差事,也就是给乾隆帝抬御轿的轿夫,至此,他辉煌腾达的官宦生涯正式开启,这位传奇的巨贪大鳄登上了历史舞台。

人们对于和珅的认识,大多数固定在影视剧中,特别是王刚老师所饰演的和珅,更是深入人心。

腹有浓墨真枭雄,才华横溢和中堂

在影视剧中,和珅是个才华浅薄,只会阿谀奉承、拍乾隆帝马屁的贪官,但真实历史上,和珅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以学识著称的纪晓岚,要知道和珅的发家史就是以学识起家。

和珅十岁时父母双亡,家境落魄,生活窘迫,甚至连仆人都能够欺负他们兄弟俩——和珅与和琳。

少年时,和珅通过变卖家产土地继续留在咸安学宫学习。咸安学宫是属于贵族院校,基本上都是满清皇室子弟,大多不学无术、玩物丧志,很少主动学习。

然而和珅却是这些弟子中的另类,他不仅积极学习学宫中应试课程,更是研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等,除了常用的汉语与蒙语,他还主动学习蒙古语和藏语,将这些比较适用的语言掌握,为后来仕途的高升提供了大力帮助。

很快和珅就成为了咸安学宫的佼佼者,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和珅在学习之余,暗中搜集乾隆的诗词文章,甚至模仿乾隆的字体笔迹,细细琢磨乾隆的喜好。

腹有浓墨真枭雄,才华横溢和中堂

当时名满天下的文坛英豪袁枚去咸安学宫拜访朋友,听闻和珅的认真苦学,亲自会见了这位后生晚辈,两人交谈一番,袁枚认为和珅才华横溢,将来必定成为国之栋梁,并亲笔为其赋诗一首:

少小温诗礼,通侯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比李摩云。

袁枚在乾隆年间的文坛地位极高,他的称赞让当时贵为中堂的英廉听在心里,这位中堂大人甚至亲自去咸安学宫,召见了这位寂寂无名的落魄子弟,这也成为了和珅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此时,英廉刚修修建了一座府邸,为了考验和珅,他让和珅为花园厅堂题字、作画。心智聪慧的和珅知道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正是凭借这次机会,让英廉看到了他的才华,在未来以后的日子中,两人的往来更多。

英廉十分赏识这位才华横溢的后辈,对和珅提携不断,甚至在他十五岁时,将唯一的孙女许配给了和珅。借助英廉的提携和指点,和珅十九岁时,在皇宫找了个差事——乾隆的御用轿夫。

若说英廉的提携是和珅飞黄腾达的起点,那么作为乾隆轿夫得到赏识,却是和珅长久以来揣摩乾隆性格的努力结果。

腹有浓墨真枭雄,才华横溢和中堂

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成为乾隆帝轿夫六年之后,和珅的机会来了。

这一日,乾隆外出时发现仪仗用的伞盖不见了,本就喜欢排场、注重礼仪的乾隆龙颜大怒,随口说了一句《论语》中的典故:“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也?”

(注译:动物们跑出来,珍藏的上好宝物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带着怒气的话让一众侍从连忙跪了下来,这些大字都不识的人如何知道乾隆帝所言之意?只能慌忙跪下,以免杀身之祸。

但和珅的想法却不同,他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即使皇上怪罪,也只能冒险一试,于是和珅朗声对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注译:是看守者的责任。)

乾隆帝定然不悦,但看到英俊儒雅的和珅一表人才,语气缓和了一些,责问和珅这句话什么意思。

熟读古籍,腹有诗书的和珅对此并不陌生,不慌不忙地解释这个典故,乾隆见自己侍卫中有如此人才,对和珅的莽撞也就既往不咎。

一路上,乾隆帝将和珅招到自己身边,留在身旁说话解闷。

腹有浓墨真枭雄,才华横溢和中堂

和珅之才,并不逊色这位自称史上最具才华的大帝,乾隆有心考一考和珅,提出众多典故文章,考验和珅。

苦读十几载,终于等到这样一展才华的机会,和珅对于乾隆的问题对答如流,甚至有些答案让皇帝侧目。

和珅口才好,说话得体,又会巧妙奉承,全然不似朝中那些严肃的大臣,交谈越多,让乾隆越受用。

凭借着出众的文采与口才,和珅给乾隆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之后,乾隆将和珅留在身边伺候左右。

和珅之才,并不只有阿谀奉承,影视剧中的和珅只是为了衬托纪晓岚而刻意弱化,历史上真实的他,在贪污受贿背后是国之栋梁的大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