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作者:天择杂谈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天择创办,欢迎关注~

战神粟裕的背后(85)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红7军团渡过闽江后,没有按照中革军委设想的那样吸引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所以李德和博古立即命令红7军团改北上为东进,做好准备奔袭尚在数十里之外的水口镇,并相机袭击福州城,这一策略生效了,国民党军立即抽调部队回援福州。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而在红7军团这边,军团长寻淮洲在横渡闽江的时候坠马负伤,军事指挥重任落到了参谋长粟裕身上,眼前的重要一仗就是中革军委电令的袭取福州,这令他感到深深的不安。因为此时攻打福州城有五个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是福州城工事坚固,而红7军团缺少重武器,根本无法攻坚。

二是红7军团对福州城的兵力和工事部署一无所知,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是红7军团虽然之前进行过攻坚作战,但都是胜少败多,部队缺少攻坚的经验。

四是由于红军的大肆宣传,红7军团攻击福州很难做到出其不意,对预有准备之敌实施攻击是非常困难的。

五是红7军团属于劳师远征,国民党军属于以逸待劳,在红7军团人数和武器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攻城将是一场灾难。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总之,红7军团对福州驻军的兵力和工事情况都不了解,以装备粗劣的数千之众去攻打省会大城市,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粟裕从来没有打过这种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从心里不同意打福州。然而政委乐少华要求坚决执行中革军委指示,作为参谋长的粟裕只好执行中革军委的计划。在攻打福州前必须要占领水口。

水口是福州城上溯闽江中心的必经之地,被称为闽江守备军精锐的保安第11团驻守该镇,矮矮的大腹便便的闽江守备军司令王劲修亲自坐镇指挥一切,但当他听说有大股红军准备攻打水口时,这位叶公好龙式的司令官带着一帮歌姬舞女保镖之类急急忙忙乘船顺流而下逃往白沙去了,见司令官逃去,保安11团也在团长的带领下弃城而逃。

顺便说一下,这个闽江守备军司令王劲修是黄埔1期毕业,之前他的部队在鄂豫皖苏区被红四方面军全歼,他只身逃了出来,由于黄埔1期毕业生的身份,他没有受到过多责罚,但也没有受到重用,1948年9月22日,他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1949年8月,他随程潜、陈明仁率国民党军在长沙起义,他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军,王劲修任军长。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1950年2月,王劲修奉命率第52军移驻攸县、茶陵,军部设在攸县城关。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展生产,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教育中,王劲修提出“部队整训,要改变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做法,要重视学习《孙子兵法》”等主张,受到批判。5月30日,王劲修举枪自杀,终年50岁。

红7军团攻占水口镇后进行了整编,首先是按照临时中央指示:今后红7军团对外即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行动,领导人以声名赫赫的方志敏、罗炳辉名义出现。其实红7军团领导层不变,红7军团下辖3个师,即第1、第2、第3师。

第1师师长胡天桃,政委李仕元;

第2师师长王裔三,政委李世清;

第3师师长王永瑞,政委钱起司。

在水口镇,粟裕开始认真了解福州情况,研究作战计划。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距入海口仅100余里,闽江直贯城内,在北宋王朝时,有福州太守张伯玉鼓励百姓广植榕树,整个城内浓荫如盖,所以福州又被称作榕城。福州城内有一个西湖,比杭州西湖面积略小,故又得名“小西湖”,因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烟雨偏宜睛更好,约略西施未嫁”而闻名于世。

因为福州战略地位重要,历代守军都对福州加固防御工事,尤其是在明代抗击倭寇时,城防更是被大大地加强了,但是福州城防到底坚固到什么程度,因为寻淮洲和粟裕等人都没有去过,所以都没有直观的印象。不过有个消息令粟裕稍稍定了一下心,那就是福州的地下党会配合红7军团攻城。

粟裕的计划是红7军团分4路攻城,其中3路是辅助攻击,主力兵团借此机会由新店大道向着白鹤亭地区攻击,进攻的时间放在深夜的11点。当各路攻击部队到达福州城外围时,亲临前线的粟裕强烈建议放弃攻城。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①福州城高大的城墙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缺少重武器的红7军团根本无法破坏城墙。

②夜幕下的福州城竟然灯火通明,这使粟裕非常肯定国民党驻军早有防备,红7军团已经无法隐蔽作战企图。

③福州城内没有任何动静,这说明城内的地下党组织肯定已经遭到破坏,无法配合红7军团攻城。而事实是福州城内的地下党早就被王敬久的第87师给镇压了。

看着高大的福州城,粟裕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虽然知道强攻福州城必然吃大亏,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粟裕只是红7军团的参谋长,并不在红7军团的决策层内,他只有建议权,并无决定权,如何说服军团领导采纳他的意见呢?粟裕反复考虑,特别强调说,中革军委的命令是要红七军团“相机袭取福州”,现在已经没有这种“袭取”的机会,即使付出很大代价攻进城去,也解决不了城中敌人,权衡轻重,还是以撤退为上。

然而红7军团政委乐少华本身就是左倾主义者,李德和博古要求他坚决贯彻中革军委的指示,而中央代表曾洪易则站在乐少华的一边,虽然寻淮洲同意粟裕的建议,然而却无济于事,粟裕只好按照预定计划攻城。

我军进攻准备就绪,为何粟裕建议放弃进攻?只因三个细节令他不安

1934年8月7日晚23时,使红7军团参战官兵永世难忘的战斗开始了。

(天择杂谈原创:本文在史实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手法,未完待续)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曾在国防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历史和哲学颇有研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