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挺有意思的滄浪亭

作者:吉林松涛

 

挺有意思的滄浪亭

坐在亭子里,

 翻看自己的老照片,赫然出现了两张在沧浪亭的黑白照,曾经去过的地方,总是让你回味。

那是一九八二年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也就在人间四月天的好时候去了苏州,去了沧浪亭,这沧浪亭是苏州园林中比较小的一个,然而它的资格却相当地老。

一个园子的出现往往都有故事,这个园子是在北宋庆历四年(1064年),诗人苏舜钦赞同当朝范仲淹搞的新政而倒了霉,倒霉后就产生了这么一个沧浪亭。

宋朝立国轻武重文,文人士大夫很吃香,然而文人易搞小圈子,也就是结成朋党,报国方式不同,互相倾轧,无所谓好坏,皇帝有时成了傀儡,范仲淹被另一伙儿利益集团搞倒了,苏舜钦也就被革职来到了苏州,滿腹才华,不甘寂寞,他花了四万青钱(约合黄金十两)购一个很破烂的小园子,于是在这水旁建了一个小亭子,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歌谣,将亭命名为“沧浪亭”,表现得超然物外,情归本真。

这么一算,这沧浪亭也有九百多年历史了,当时园子建好,苏舜钦还写了一篇《沧浪亭记》赞赏一下自己的小园子,再加上其他文人来游小园写诗记遊,小园子渐有了名气。

这苏诗人悠哉其中,每天乘着小船,喝着小酒,唱着歌与魚鸟同乐,一想何必在那名利场上,斤斤计较,太没意思了。

可是沒在这园子里呆上几年,又被启用,不想在赴任的道上,病死了,时年40岁,也属英年早逝,白瞎了这么一个人。

沧浪亭的名气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为文人寄托情感的好去处。

二百年后,明朝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也写了一篇《沧浪亭记》,把这块地由来已久的演变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沧浪亭名气也就更大的,追溯到了吴越时代又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这个沧浪亭所居之处竞然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后来到了清朝有个梁章钜,拼了一幅集引联写在亭子的柱子上,联日:

清风明月本无价,(欧阳修)

近山遥水皆有情。(苏舜钦)

人们来到亭下,高声吟诵一下这个联,吟诵过后,就是觉得爽气自来。

真就是古往今来,山山水水明月清风给人的愉悦绝对是最绿色的,让人会迸发出无限的想像力,不花钱的东西往往给人的快乐不一定比花钱买乐呵的差,寄情山水,托物言志,这个套路让人活得更爽。

《浮生六记》也记载了作者小俩口逛园子事,是这样写的,中秋这一天:“于将晚时……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晩霞烂然,…携一毡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沧浪亭下,晚上的感觉,愉悦的心情,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遊人不可能体会到明月当头照的感觉,这正好是一个佐证。

一个小园经营了若干年,不但把造园艺术发揮到了极至,其中文章辞赋也写的那样地空灵,这不叫绝啥还算叫绝,苏杭的天堂之美就是这些无数叫绝的人文景观给凸现出来的。

日久天长把一个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搞明白了,也是大不易的事,老了琢磨琢磨自己曾经经历的事,再反求一下,扩展开来,也挺有意思的。

挺有意思的滄浪亭

本人观看归有光的《沧浪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