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徽宗失势记:三个月沧海变桑田,亲信被撤大权旁落

作者:顾道惊城

单说宋徽宗禅让皇位这件事,就已经让朝廷在战略上出现了危机,因为儿子宋钦宗坐镇中原,老子宋徽宗坐镇东南,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呢?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这种纠纷,所以宋徽宗刚走,宋钦宗就开始全面抢班夺权了,而且在宋钦宗清洗宋徽宗亲信时,相对容易地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支持,这里面主要有四个理由:

第一、敌军来侵时,宋徽宗撒腿跑路,宋钦宗坐镇守都城,他公开抢班夺权,本身就不容易受到道德上的指责。

第二、宋徽宗时代的重臣,很容易被戴上奸臣的帽子。在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前,他们就是帮助宋徽宗搜刮民财的好手,而且就是因为他们胡折腾,所以才弄得现在局势一团糟。且不说这种论据论点有没有道理,至少在那个时候,这种舆论容易占据上风,

第三、基于民间舆论,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政府官员全拉出来枪毙了,也不会冤枉几个人。而那些身在高位的家伙,更是个个该死。

第四、基于许多人淳朴的政治观念,我堂堂大宋,居然先后被辽国和金国吊打,就是因为肉食者鄙,换几个心怀国家的底层上去,啥问题都解决了。

当然了,基于许多人的想法,他们就是心怀国家的底层。让他们上去,把那些肉食者换下来,大宋立刻就会雄起。

宋徽宗失势记:三个月沧海变桑田,亲信被撤大权旁落

在这种背景下,宋钦宗在清洗宋徽宗时代的官员时,自然是一声令下,四面都是喝彩声。

问题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宋徽宗的打算明明是空间换时间,可留下来的一帮人,却非要说宋徽宗贪生怕死,不顾国家安危逃命去了。

这样一折腾,其实也断绝了宋钦宗玩空间换时间的理论基础。因为,宋徽宗一伙这样做叫贪生怕死,不顾国家安危,宋钦宗一伙如果再这样干,又要怎么向大家解释呢?

后来,众多军事统帅都劝宋钦宗,我们必须得迁都,因为以汴梁为中心搞防御,就是无解的死局。宋钦宗也觉得必须得走,可问题是,宋钦宗就是无法执行这种选择。

师道行次河阳,遇王汭,揣敌必大举,亟上疏,请幸长安以避其锋。大臣以为怯,故召还之。

时唐恪计无所出,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幸西洛,连据秦雍,领天下兵亲征,以图兴复。”

及叔夜入对,亦言敌锋甚锐,愿如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不答。

在清理宋徽宗的亲信时,大家都是大言不惭,摆出一副“誓与汴梁共存亡”的样子。可问题是,当宋徽宗的亲信都被清理后,大家还是老样子。至少面对金军时,该吊打还是被吊打。

当然了,面对这种可悲、甚至绝望的事实,许多人还认为是内斗不够激烈。总而言之,再清理一批奸臣、卖国贼,大约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呼声,总是容易让人们热血沸腾,因为清理一批奸臣、卖国贼,这种方法是不是有用,谁也不知道。

但是这样一折腾,肯定有许多人会借此机会往上爬。就算自己不能借机上位,看着那些高官被打得满脸都是血,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啊。

话题回到清理宋徽宗嫡系的行动上,这种行为主要是受制于两种原因推动。

第一种原因就是夺权,宋钦宗想趁乱抢班夺权,必须得清洗宋徽宗的嫡系,想趁乱上位的人,也必须得清洗宋徽宗的嫡系,宋徽宗的嫡系把位置占住,后来的人怎么往上挤呢?

这种人的动机常常是贪婪的,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在发国难财。因为大敌当前,竟然架着高大上的理由挑动内讧,这是什么性质的事?

第二种原因就是理想主义,普遍老百姓大都是这样的。

因为,宋徽宗的嫡系制订的国家大战略竟然是空间换时间,敌人还没来,他们就计划着朝东南方向逃窜,这在广大人民群众眼中,就是卖国行为啊。

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宋钦宗的权力很快就巩固了。

宋徽宗失势记:三个月沧海变桑田,亲信被撤大权旁落

第一次汴梁保卫战结束后,宋钦宗派人请宋徽宗回汴梁。

宋钦宗之所以会这样做,是不希望国家分裂成两个中心,否则,万一到了关键时刻,支持空间换时间的人,难免会向宋徽宗那边靠拢。

时用事者言道君将复辟于镇江,人情危骇。

如果宋钦宗没有夺权成功,宋徽宗肯定不会回汴梁的,因为空间换时间是既定大战略。问题是,宋钦宗夺权成功了,宋徽宗如果敢继续呆在江南,宋钦宗一翻脸,那可要坏事了。到时,可千万别说什么,我是你爹,你是我儿子。

往小了说,为了帝国的最高权力,爹杀个儿子,儿子杀个爹,它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往大了说,为了国家、民族、天下苍生。立志中兴帝国的宋钦宗,杀一个只知道跑路,还一心破坏抗战的宋徽宗,它更不是多大的事。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宋钦宗下不了手,广大爱国军民也会劝他大义灭亲的。于是,宋徽宗一听宋钦宗让他回汴梁,自然只有乖乖地回去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宋钦宗清洗宋徽宗亲信时,许多人就红了眼,认为应该派人把宋徽宗身边的奸臣也全部抓起来。

问题是,人们更清楚地知道,这样一折腾,万一宋徽宗一伙狗急跳墙,在东南另立中央,那可坏事了。

道路籍籍,言贯等为变,朝廷议遣聂昌为发运使,往图之。李纲曰:“使昌所图果成,震惊太上,此忧在陛下。万一不果,是数人者,挟太上于东南,求剑南一道,陛下将何以处之?莫若罢昌之行,请于太上,去此数人,自可不劳而定。”帝从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宋徽宗这一招空间换时间,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面对这种结果,宋徽宗的亲信肯定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如此,何苦玩空间换时间呢?他们玩空间换时间的结果,就是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中。早知如此,他们肯定也会壮起鼠胆死守汴梁的。因为死守汴梁,大不了也就是这种结果。

事情已发展到这一步,留守在汴梁的宋徽宗亲信,自然都是非死即伤,跟着宋徽宗玩空间换时间的亲信,也得跟着回汴梁,继续接受广大爱国军民的审判。

宋徽宗失势记:三个月沧海变桑田,亲信被撤大权旁落

宋徽宗回到汴梁,还想依靠占据舆论制高点的方式,重新抢回权力,他首先批评了宋钦宗一伙,认为他们畏敌如虎。

对此,李纲对宋徽宗说,宋钦宗率领大家取得了汴梁保卫战的胜利(其实只是谈判交钱交人质、息事宁人),您回来之后,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就这样没完没了地指责,有点不对头吧?

许多话,李纲一伙不能直说,否则肯定会告诉宋徽宗:敌人还没有来,你就跑得连影也没有了。我们在前方杀敌,你们在后方还想瞎指挥,凭什么啊?我们畏敌如虎,你勇敢?你勇敢,为什么一路跑到东南了?

对于李纲的话,宋徽宗没有回复,只是转头责问汴梁城的高级官员:不是说好了,事事还向我汇报吗?为什么前方战事从不向我汇报?

高级官员没回话,又是李纲开口告诉宋徽宗:前方形势紧急,如果事事向您汇报,那黄花菜也凉了。

许多话,李纲一伙不能直说,否则肯定会告诉宋徽宗: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你不是皇帝了,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身份。

李纲说这些话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你不要试图抢占舆论制高点了,接受现实吧。你的嫡系成员,现在都已被定性为奸臣集团了;你们所谓的空间换时间,现在早已定性为怕死鬼的行为了。

如果你想和宋钦宗玩这种舆论战,可不是我们吓唬你,赌场之上都无父子,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就算宋钦宗认得你是爹,他的马仔们可真不知道,你是哪头蒜。

实相点,你就乖乖到后宫享清福去,那里,吃喝玩乐你可以尽情享受,至于权力,你就别想了,希望你能认清形势。

面对此情此景,宋徽宗也不敢继续胡扯了,他乖乖地钻进了后宫,但始终不愿意放弃折腾,所以就拿出一些钱财,试图收买人心。

对此,宋钦宗的态度很简单:谁收到过太上皇的赏赐,赶紧把它上交国库,否则后果是什么,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细说。

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谁敢大意呢?于是,都乖乖把宋徽宗的赏赐上交了国库。

宋钦宗一看宋徽宗这样不安份,直接就把他的亲信全部调离:您从前就是这些人的误导下,迷恋上了吃喝玩乐。现在,我们必须得把这些误国的小人,全部调离您的身边。

这样一折腾,宋徽宗立刻就成了光杆司令。

宋徽宗失势记:三个月沧海变桑田,亲信被撤大权旁落

后来,宋徽宗请宋钦宗喝酒,宋钦宗接过酒杯刚要喝,他的亲信就一个劲儿地暗示:酒无好酒、菜无好菜,谁敢说这不是鸿门宴?

收到暗示之后,宋钦宗马上就把酒放到了桌上:父皇的盛情我领了,但这杯酒就免了吧。

宋徽宗一听,当时就大哭起来:我们是亲生父子啊,我一直最疼你啊,否则,我怎么会把皇位让给你,你现在竟然这样怀疑我,你有良心没有了?

但无论宋徽宗说什么,他都无法改变,自己已经成为光杆司令的残酷现实。

宋徽宗失势记:三个月沧海变桑田,亲信被撤大权旁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