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关小姐》:中西文化交流下的广州印记

作者:增城日报
《西关小姐》:中西文化交流下的广州印记

“西关小姐,东山少爷”,这是广州人熟悉的一句老话。东山和西关都是羊城最有底蕴、最有人缘、最有知名度的两块宝地。旧时出入东山的都是官家子弟,它与代表着传统的西关各分东西,相辅相成。而居住在西关的多是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她们大多成为了自清朝中叶起活跃在西关商埠的一群新时代女性。当时的广州一口通商,中西文化在此不断碰撞、交汇,西关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商业区,新建了大量新式学堂,让越来越多的西关小姐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借此契机,西关小姐学贯中西,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接受了西方教育。她们不仅代表着当时的潮流方向,还代表着新时代解放的女性。

《西关小姐》以女主人公若荷的人生命运主导全篇,她的性格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她可以从最顶上的头发丝到最底下的鞋跟都受西洋影响,但她骨子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中国女性。

毋庸置疑,西洋文化对若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不断开拓并创新家业,在接二连三的挫折下,她改进经营方式,创新衣服样式,联合其它商家发展家业,奔走周旋于不同人之中,独立而自信。同时,西方浪漫的爱情让她变得大胆而勇敢,牧师鲍斯基的浪漫爱情故事令她久久不能忘怀;张大人和苏珊小姐的异国情缘使她深思迷离;独立自由、激情奔放、义无反顾的人生观念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于是,当她爱上东山少爷刘可风后,她会与他孕育爱的结晶。于传统的中国女性而言,这是不会轻易到达的一步,她却怀着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与此同时,她骨子里的传统品质却没办法使她完全跟随刘可风而去,为爱放弃一切。若荷为了宽慰病重的父亲,为了支撑家业,她选择了在西关过安稳的日子……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晚清到广州解放,融广州发展的历史、广州民俗风情和若荷这个大时代的小人物生平于一体,再次展示了那个变幻莫测的年代中广州的模样。广州是改革发展的前沿,从小说情节中即可略见一斑。同时,作者还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广州的风物和风俗。如“木棉花已经开过了,枝干骨硬挺拔着……娇俏的白兰树,花骨朵含羞带露地掩映在枝叶间……那些紫荆木槿,花絮香气如一个浓妆艳抹的西洋妇……泛绿绽蓝的珠江水……”“桌上放着些时鲜的岭南水果,龙眼、黄皮、削成条块用盐水泡过的黄澄澄的菠萝,有着珍珠般瓜瓤的木瓜,大红的西瓜,还有南瓜子、葵瓜子,以及香喷喷的南乳花生”“甜品有杏花楼的凤凰奶糊、荣德的马蓉汤丸、南信的姜汁撞奶、荣华的麻香酥,咸点有娥姐粉果、金钟阁的鸭膶水饺、伍湛记的及第粥、欧成记的鲜虾云吞等等。” 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广州人耳熟能详的圣心大教堂、爱群大厦、孙逸仙医院、太平餐馆、陶陶居、满洲窗、木雕、西关大屋、彩色釉瓷、牙雕、送子观音桥、万木草堂等。

■书籍简介

《西关小姐》是梁凤莲“羊城烟雨四重奏”长篇小说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呈现了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关小姐若荷的爱情、婚姻和事业。若荷堪称广州文化的独特代表,她深谙中国文化又如饥似渴地汲取西方文化,既固守祖业又与时俱进,既顽强不屈又逢事变通,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广州这个最早得欧风美雨的古老商埠的文化特色。

■认识作者

梁凤莲是广州人,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曾在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东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81年参加工作,历任公安局保密处干部,报刊记者、编辑,文学期刊编辑、广州市文联文学创作研究所专业作家、广州市荔湾区文联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青年文学院第一届专职院士、第二届客座院士,现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一级作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广东省作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