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现“南都繁会”

作者:廖昊

1300多年前,恰逢烟花三月,诗仙李白即将离开金陵,在秦淮河畔以酒会友,觥筹交错间,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一生,至少四次在南京作过长时间停留。画舫优游,管弦轻扬,歌咏痛饮中,诗仙在激荡着历史波澜的秦淮河畔,留下数篇佳句。

秦淮河畔的传说多是极致浪漫的,古往今来,诸多名流文士在此留下传世的瑰丽篇章。数千年的时间更迭里,秦淮河在南京的地位未曾动摇,诞生出的河岸文明辉煌灿烂。

再现“南都繁会”

一条秦淮河,半部金陵史。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

秦淮河的得名,源自一个美丽的误会。秦汉时期,民间盛传东南有王气,秦始皇东巡,途径秣陵(今南京),在方山凿长陇以泄王气,后人以此附会淮水为秦始皇所开凿,秦淮河一名由此而来。

2014年,中法两国决定联合发行一套纪念邮票,设计者决定将全套两枚邮票的图案,分别定位在一条能够代表本国文化符号的河流上。法方选择的是塞纳河。中方的选择既不是黄河,也不是长江,而是长仅百余公里的秦淮河。

这条窄到极端处两岸的树梢几乎可以交织触碰的河流,却是条富含养分的文化大动脉,被誉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文化含金量最高的河流”。

桨声轻咏六朝气,灯影醉弹十里弦。秦淮河对于南京的意义,是蕴藉着深厚人文的城市符号,也是南京城的精神坐标所在。

古都文脉,人文荟萃,金陵繁华之地

再现“南都繁会”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十里秦淮”是金陵自古繁华之地,秦淮河畔的繁荣,从东吴开启,此后历代从未断绝。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文人骚客的墨迹里记录着南京的第一次繁荣,繁华安定的古金陵,秦淮河畔的聚集人口更为稠密,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儒学鼎盛,文人荟萃,商贾云集。

再现“南都繁会”

秦淮古地图

“天下文枢”盛名秦淮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余怀这样评品秦淮:“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在这里,儒家文化的繁荣,多元文化的激荡,六朝风流、唐宋风情、明清风雅,在这里相互交融,各呈精彩。

秦淮河畔夫子庙大成门之南、泮池之北,矗立着一座宏丽的牌坊,名曰:“天下文枢”。

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这座牌坊拔地而起,一举成为南京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文化地标。

当时全国的科举中心,便是如今众所周知的夫子庙和江南贡院,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这里。

再现“南都繁会”

19世纪末期的“天下文枢”牌坊

六朝以后明太祖定都金陵,使其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又有众多文人名士聚集于此,荟萃了丰富而灿烂的多元文化,是为天下文枢的“天时”“地利”“人和”; 由文德桥相连的河水岸边,走出了贡院书屋中的谦谦君子,有吴承恩、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翁同龢、张謇等名士。

在中国纷繁多彩的艺术史上,领军人物如此众多,而又钟于一地的,莫过于秦淮。“书圣”王羲之、“画祖”顾恺之寓居秦淮,他们的《兰亭序》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名作。

再现“南都繁会”

古老的秦淮沉积着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诞生出世家传承的厚重文脉。秦淮河畔的甘熙故居,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再现“南都繁会”

甘熙是晚清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生平著作甚丰,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

甘氏父子曾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并因此留名青史。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其后甘罗、甘宁、甘卓等都是著名人物,今世甘贡三和他的儿子甘南轩、甘涛、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艺界的名人。

再现“南都繁会”

十朝繁华 商贾云集

秦淮除了占有绝对的文化权重之外,也拥有着繁盛的商贾文化,自古即是南京繁华的象征。

自吴大帝孙权建都以后,秦淮河两岸商业发达,市场兴旺,沿河有大小集市100多个。沿着河岸造屋建店,大多为前店后场,初步形成民居、商铺相混合的格局。西晋左思的《吴都赋》写道:“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

南朝时期,秦淮河两岸商业贸易更加昌盛,当时的内外贸易,是通过水运来实现的。据记载,东晋时刮了一次强台风,仅仅在石头城码头就损坏商船一万多艘。发达的水运业带动了商贸发展,也拉动了秦淮河畔各行各业的兴旺。

南宋时代,南京城共有三十六坊居民聚集地,其中就有三十二坊位于老城南,富庶繁华程度超越历史。

再现“南都繁会”

《南都繁会图》(局部)

两岸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的秦淮河畔,酒肆茶楼、店铺民宅比邻而居,得美称“十里珠帘”。明代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就展现出了600年前永乐年间,秦淮河上巳节的热闹景象。

再现“南都繁会”

《康熙南巡图》(局部),清初夫子庙秦淮河的市井繁华

画中十里秦淮沿岸,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两岸城门、寺庙、官衙、民居、戏台、牌坊、水榭,层叠毗连,由此可见秦淮河畔的盛观。

秦淮河畔院藏金陵,传承城市肌理

从历史源头汩汩而来的秦淮河,浸润着古都南京的城市之根,在南京近2500建城史、450年建都史的漫长岁月里,悠悠秦淮河延续着一座城市的人文脉络。

再现“南都繁会”

明清时代,古老秀丽的内秦淮河由中华门一径流向水西门,两段古城一湾碧水之间,自明代起就被成为“门西”,这里诞生出金陵城最早的繁华商住区,素有“达官之悠居、文人之雅居、百姓之乐居”的美誉。明初中山王徐达的东西花园、汤和的信国公府都建在这里。

再现“南都繁会”

南京古代地图

直至今天,在新老南京的心中,在秦淮河畔比邻而居,仍是所追求的终极居住梦想。河畔建筑中所蕴含的南京独一无二的文化自信,是别处无法比拟的。为了传承复兴中华文脉,秦淮区政府提出,将复现《南都繁会图》盛景,致力于在门西区域打造国际级文化创意园,江南贡院、朝天宫、中华门瓮城、甘熙故居等历史文化资源都将得到整体规划与保护利用。

传承约2500年南京历史文脉,为延续秦淮十朝荣华,再造南都繁绘胜景,国庆期间,南京泰禾院子将与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一场《南都繁会图》主题活动,通过南都繁会图及云锦的展览,展示秦淮河畔珍稀地段的历史沿革和地段核芯价值。

天赋稀缺,地段贵胄。随着新秦淮规划的落地和周边高端商业资源聚集,秦淮河畔地段价值未来将不可估量。位处秦淮河畔金陵贵脉中心的南京泰禾院子传承恒产会所商业聚落,作为南京2500年政商文明的延续,秉承复兴秦淮商脉之志,将聚首金陵才智之巅,必将擎起社交圈层价值冠冕,为时代所重。

再现“南都繁会”

【来源:扬子晚报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