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5年大授衔,共有5位军级将领被低授为大校,分别是啥原因?

作者:有态度的学爸

1955年9月份,为了表彰那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重要贡献的将领们,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这次授衔的主要依据是资历、职务和战功。按照这个标准,当时的军级将领基本都是少将,个别的还被授予了中将和上将。但有5位军级将领却仅被授予大校军衔,他们分别是谁?因何原因被低授了呢?

55年大授衔,共有5位军级将领被低授为大校,分别是啥原因?

16军军长尹先炳。尹先炳是湖北汉川人,出生于1915年,15岁加入红军队伍,担任过团参谋长并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尹先炳先后担任过八路军129师新编第11旅旅长(副旅长为秦基伟)和冀鲁豫军区湖西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他的最高职务是二野第5兵团第16军军长。1952年12月,尹先炳率16军入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他在个人生活作风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因此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3军政委张力雄。张力雄是福建上杭人,出生于1913年,16岁参加革命。红军时期担任过团政委并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高职务是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当时第7军分区的司令员是皮定均;解放战争时期张力雄的最高职务是13军政委。1955年授衔的时候,张力雄的资历和职务足以授少将,但他长期担任政工干部,战功稍显不足,因此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今年108岁仍健在。

55年大授衔,共有5位军级将领被低授为大校,分别是啥原因?

张力雄将军

60军政委刘瑄。刘瑄是山东邹平人,出生于1918年,18岁参加革命。抗战时期的最高职务是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13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的最高职务是二野第3兵团第11军31师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刘瑄跟随12军入朝参战,担任第31师政委,参加了金城战斗、秋季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1955年3月升任60军政委。1952年定级时,刘瑄被定为正师级干部,加上他红军时期的资历比较浅,因此1955年被授予了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

24军军长梁金华。梁金华是湖南湘阴人,出生于1913年,18岁参加红军,担任过特务营营长。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和陈毅一起留在南方,打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梁金华进入新四军任职,最高职务是皖南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期间,他的最高职务是24军副军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梁金华跟随部队入朝作战,不久后升任志愿军24军军长。24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得十分出色,累计毙伤俘敌16000多人。在对待战俘问题上,梁金华有一些过激做法,在当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

55年大授衔,共有5位军级将领被低授为大校,分别是啥原因?

28军代军长肖峰。肖峰是江西泰和人,出生于1916年,11岁参加革命,12岁加入红军队伍,担任过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政委并跟随部队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的最高职务是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最高职务是28军代军长。依照肖峰的资历和职务来看,1955年他理应被授予少将军衔。但金门战役的失利影响了他的授衔,最终他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