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光宪《思帝乡.如何,遣情情更多》赏析

作者:小杜牧

思帝乡

孙光宪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孙光宪,生年不详,去世在968年,我们知道宋朝是960年建立,故孙光宪在宋朝建立后八年就去世了。孙光宪是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人,在后唐时做过陵州判官。大约在926—930年间跑到湖北江陵避难,当时高从诲据荆南称南平王。高从诲非常重用孙光宪,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后来他劝南平王高继冲将三州之地献给宋朝廷,归宋后孙光宪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刺史。

孙光宪《思帝乡.如何,遣情情更多》赏析

孙光宪 画像

孙光宪特别喜欢读书,经常买书,甚至抄写校勘,老而不倦,他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笔记著作即《北梦琐言》。孙光宪的词,加上《花间集》和《尊前集》总共存84首,在唐五代词人当中,他的词是最多的,绝大多数都是艳词,比如这一首,其实就是一首艳词。

这首词主要写一个上层妇女的闺怨,“如何,遣情情更多?”意思是想排遣怨情,结果愁怨反而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永日,是指整日。水晶帘,是指水晶做成的帘子,此处可以看出居处之华美,是富贵人家。蛾,指女子的眉毛。羞,是害羞的样子。敛羞蛾,即皱着眉头。此句写女子整日在水晶帘下皱眉,说其愁怨。

孙光宪《思帝乡.如何,遣情情更多》赏析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六幅罗裙,中唐以后,又宽又长的裙子成为时尚的主流。当时一条裙子一般用六幅布帛竖向缝合而成。李群玉有一句诗“裙拖六幅湘江水”。更有用七幅、八幅布帛的,六幅裙的周长达3.18米,而八幅裙的周长则达4.15米,比古代西方宫廷中流行的曳地长裙还要肥大,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豪华侈糜的社会风尚。窣地,就是拖地。微行,即小步走,慢走。曳碧波,是说罗裙伏地就像身后拉着荡漾的碧波一样,此处用比喻手法。

“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后面具体写女子的行动。团荷,就是圆的荷叶。

孙光宪《思帝乡.如何,遣情情更多》赏析

雨打团荷

这首词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句“如何,遣情情更多?”就是直接抒情;后面两句“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这属于外貌描写;“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是通过她的衣着和行动来描写;最后一句主要是行动描写,去看满池疏雨打团荷,“疏雨打团荷”通过一种景物描写,把女主公的愁情和盘托出,非常形象生动。

“团荷”我们刚才说了是圆的荷叶,“满池疏雨打团荷”,疏雨打团荷,很明显要对团荷进行摧残,它的香气、绿色、形状,都要被雨摧残。“疏雨打团荷”其实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对词中女子的青春年华、如花外貌地摧残,而心爱之人不知所向,不知等他回来时自己的花容月貌还剩几许?最后一句有这样的言外之意在里面,所以我们要好好理解。

这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形象鲜明,词句优美,体现了早期清丽的词风。

孙光宪《思帝乡.如何,遣情情更多》赏析

(注: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